20220414【農產品】美國CPI及PPI續創新高 大宗商品齊上漲

 

美國CPIPPI續創新高

大宗商品齊上漲

 

【投資看法】

小麥價格最近受作物評及影響,若價格維持20日均線及1,100之上可短線偏多操作。

玉米關注美國、南美、及烏克蘭供給減少狀況,建議可尋找長線切入機會。

美國黃豆種植面積預計將達歷史新高,但4月份WASDE調高美國黃豆出口並持續下修巴西黃豆產量,故建議先採取觀望態度。

 

【近期事件】

4/14公佈美國農作物乾旱報告、黃豆壓榨利潤報告、晚上8:30公佈美國出口銷售報告

4/15公佈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穀物交易所報告

 

【農產品】

小麥:

短線利多:作物評級較差&俄烏衝突持續長線利空:美麥價格過高可能導致需求轉移至他國

隨著俄烏衝突持續僵持不下,再加上美國面臨十幾年來評級最低的冬小麥,導致小麥價格連續第四天走高,終場上漲0.85%至每英斗1,122美分。

 

在今晚公佈每周出口銷售報告之前,市場預期小麥出口銷量介於20萬公噸至40萬公噸之間。

 

印度消費者事務、食品與公共配發部資深次長潘迪(Sudhanshu Pandey)表示,印度小麥有充足的庫存,可以滿足小麥進口國的需求。潘迪表示,印度小麥正在進行收成作業,今年印度小麥產量有望創新高超過1億噸,這也將是印度小麥產量連續第6年豐收。印度的食品福利計畫每年需要2,500萬噸的小麥來補助貧民,而去年印度在國內市場創紀錄收購了4,334萬噸小麥。潘迪表示,印度需要先滿足國內的需求,其餘便可以用來供應國際出口市場。截至41日,印度糧食計畫的小麥庫存為1,900萬噸,遠高於政府所定目標的746萬噸。截至3月底的上個財政年度,印度小麥出口量達到創新高的785萬噸,較上個財年增加了210萬噸。

 

美國農業部駐印度專員發布報告表示,自4月起的2022/23銷售年度,印度小麥產量預估將達到創新高的1.1億噸,高於上年度的1.096億噸,主要是受到主要產區天氣有利提高單產的影響。報告也指出,由於俄烏戰爭影響了黑海小麥的供應,印度本年度的小麥出口量可望創下新高達到1,000萬噸。

 

路透社報導,小麥的出口見到回升,埃及購買了35萬噸小麥、阿爾及利亞也訂購了12萬噸小麥粉。分析師稱,市場關注重心回歸基本面,包括俄烏衝突及美國平原乾旱,因此獲利了結賣壓未持續太久。

 

短線上價格波動依然受俄烏消息影響劇烈。雖然因為俄烏戰爭供給短缺因素造成價格快速上揚,但許多買家也因為美國小麥價格高漲而降低了購買意願,轉而向印度、澳洲等地購買,使得4月份WASDE大幅下調全球小麥庫存(其中最主要為印度庫存的下調)但上修美國小麥庫存,因此美國小麥價格要再度過高的機會應屬有限。短期需持續關注美國小麥產區天氣情況是否持續影響美國小麥評級,而長期下來若俄烏戰事發展趨緩,美國小麥價格將會面臨較多變數,需觀察價格是否能持續站穩20日均線及1,100的關卡。

 

 

玉米:

美國三月份CPIPPI皆創歷史新高,大宗商品及能源上漲,帶動玉米上漲,再加上美國春播狀況緩慢、乙醇需求提升,終場上漲0.74%至每英斗778.25美分,即將挑戰歷史新高。

 

在今晚公佈出口銷售前,市場預期玉米的出口銷售量介於100萬公噸至220萬公噸之間。

 

烏克蘭農業部副部長Roman Rusakov表示,烏克蘭2021/22年度玉米出口量可能較去年同期下降26%以上,至1,700萬公噸。穀物通常通過烏克蘭的港口運輸,但在與俄羅斯的戰爭開始後,鐵路變成主要的出口運輸,大幅減低了出口運量。

 

拜登政府表示,15%的乙醇汽混合汽油將於61日至915日期間提供消費者購買,而過去僅能只用10%的乙醇混合汽油,玉米種植者將會是拜登政府此項政策轉變的最主要受益者。在俄烏衝突期間,燃料價格可能會持續保持高位,但增加便宜的乙醇添加劑可能有助於平息消費者對於夏季旅遊高峰期高漲燃料價格的不滿。

 

美國農業部駐巴西專員發佈報告指出,巴西下一年度玉米種植面積將可增加100萬公頃,達到2,250萬公頃,產量將可超過1.18億公噸。但儘管巴西的種植戶有擴大種植的空間,最大的問題是他們是否有足夠的肥料來支應。肥料投入的減少也會導致單產下降,且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氣候是否能夠支持。

 

整體而言,市場短線情緒還是圍繞在俄烏戰事上,但以中長線供需的角度來看,(1) 需持續關注烏克蘭玉米的播種與出口是否順利,烏克蘭去年度玉米出口佔全球13%(2) 阿根廷乾旱氣候未來可能持續影響產量下修,阿根廷去年度是全球第二大玉米出口國,佔比22%(3) 預估今年美國農民將增加黃豆並減少玉米種植面積,故依然建議可以尋找做多的機會。

 

 

黃豆:

昨日價格波動較大,但也隨著大宗商品帶動而上漲,終場上漲0.45%至每英斗1,677.75美分。

在今晚公佈每周出口銷售前,市場預期黃豆的出口銷售量介於50萬公噸至150萬公噸之間。

 

根據中國海關總署最新數據顯示,中國依然是迄今為止世界第一大黃豆進口國,但3月份僅進口了635萬公噸,較去年同期下降了18%,可能是因為中國的黃豆壓榨利潤降低與巴西黃豆收穫及出口延遲所致。中國黃豆需求放緩的消息一度使黃豆價格下跌,不過隨著豆油及國際原油價格走揚,凸顯黃豆作為原物料的重要性,盤中黃豆止跌穩步攀揚。

 

全美油籽加工商協會(NOPA)將在台灣時間週六凌晨0點公佈月報,受訪分析師預期,受壓榨利潤可觀以及豆粕需求強勁提振,美國3月黃豆壓榨量預計創歷史新高。

 

受訪的九位分析師平均預期,美國3月黃豆壓榨量近500萬公噸,高於2月的450萬公噸,同時也將創下歷史同期最高。3月壓榨量預估區間介於488-506萬公噸,預估中值為494萬公噸。豆油庫存料增至20.72億磅,高於2月的20.59億磅,同時也將創下23個月來最高月底庫存。豆油庫存的預估區間介於19.60-21.44億磅,預估中值為20.77億磅。

 

美國農業部海外局駐巴西分部發佈報告稱,巴西2022/23年度黃豆種植面積擴張,預計達到4,250萬公頃,高於2021/22年度預估的4,070萬公頃。若天氣條件回歸正常,巴西2022/23年度大豆產量預計為1.39億噸,高於2021/22年度預估的1.248億噸。最新預測基於當前的市場環境和趨勢,包括需求強勁、價格高漲以及有利的利率水準。不過,俄烏衝突以及隨之而來的肥料供應將可能抑制種植面積的增幅,巴西2021/22年度黃豆出口量預計降至7,700萬噸,2022/23年度出口才能回升至8,700萬噸。

 

隨著南美黃豆收成進入尾聲,市場也將注意力逐步轉移到美國春季播種前景。美國新豆在4月份開始播種,市場一般預估今年美國農民將增加黃豆播種面積並減少玉米播種面積,這是美國歷史上的第三次,農民種植的黃豆面積超過玉米,也是美國黃豆種植面積的歷史新高。但4月份WASDE報告的結果卻是增加美國黃豆的出口並下調美國黃豆的庫存及巴西的產量,這兩者之間的消長還需要持續觀察,且黃豆面積的影響可能要到5月份WASDE才會公佈故目前建議先採取觀望態度。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