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18【國際能源】期待中國解封的能源需求前景,油價收高

 

期待中國解封的能源需求前景,油價收高。

 

 

【近期事件】

01/19  05:30 API公布上周原油庫存

01/19  23:30 EIA公布天然氣庫存

01/20  00:00 EIA公布上周原油庫存及產量

 

【原油】

    週二原油上漲,原因為市場期待中國解封的能源需求前景,中國春節將提升交通需求及G1對於2/5俄羅斯成品油的制裁。然而,中國新冠疫情持續升溫及FOMC 表示持續加息和經濟放緩疑慮,可能也使漲幅不大我們認為短期震盪拉回慢慢墊高看待。中線仍可期待中國解封帶來的需求增長(巨大的移動需求復甦),第一季末疫情趨緩,可望提振原油需求

 

OPEC 1月月報 較前月維持今明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長預期 上修今年NON-OPEC供給量  OPEC 12月產量較11月增加

預計石油市場將在第一季度實現平衡

    在高通膨持續、主要央行收緊貨幣政策、許多地區的主權債務水準續存的情況下,全球經濟已經進入一個不確定性和挑戰俱增的時期。OPEC2022全球經濟成長的預期上調0.23%,並將2023的預期持平至2.5%( Fed 成功實現經濟軟著陸,以及大宗商品價格持續回落和俄烏衝突緊張局勢緩解以及中國逐漸放寬防疫封控)OPEC認為主要下行風險仍然存在,不過中國逐步解封還有俄烏衝突可能解決的因素將替經濟帶來上行潛力。OPEC 目前預估,2023第一季石油市場將出現良好的平衡狀態,而非一個月前所擔憂的供應出現缺口(俄油產量未明顯影響及聯準會持續加息和中國疫情)

 

需求端:OPEC月報,下修2022Q42023Q1每日所需石油需求預期(中國疫情)。月報指出全球通膨壓力不斷攀升、各主要國家央行持續緊縮貨幣、許多地區主權債務居高不下、和能源供應問題尚未解決,已令全球經濟進入高度不確定時期和面對愈來愈多考驗,從而影響能源需求。OPEC月報表示2022全球石油需求增長的預期將增加254萬桶/(較前月預估持平)2023將增加222萬桶/(較前月上調持平),理由是中國放寬防疫限制措施可望帶動經濟反彈以及東歐地緣衝突仍有解決的可能性,然而石油需求增長仍充滿許多的不確定性(持續加息以及經濟放緩)

 

    2022 OECD的石油需求預估將年增136萬桶/(較前月下調1)OECD以外國家的石油需求預估將年增118萬桶/(較前月預估持平)2023 OECD石油需求增長預估將放緩至33萬桶/(較前月預估持平)OECD以外的石油需求增長則預估將加速至189萬桶/(較前月預估下修2),理由是經濟放緩、中國放寬防疫限制和高通膨等影響需求OPEC秘書長表示預計2023中國石油需求將增加50萬桶/日,中國提高石油進口配額是一個良好訊號。

 

 

 

 

 

 

NON-OPEC 供給端:

去年今年兩年,OPEC以外的產油量增長預估將分別193萬桶/(較前月預期上調4)154萬桶/(較前月預期持平),分別達到6561萬桶/(較前月預期上修4)6716萬桶/(前月預期上修5)。針對俄國 2023 年石油產量, OPEC 月報則較先前預期上調7萬至 1018 萬桶(前月預期1011萬桶)。上調美國產量,2022增長至1187萬桶/(較前月預期上修5)2023增長至1265萬桶/(較前月預期上修5)

 

     

 

 

 

 

 

 

OPEC 供給端:12月較11月產量增加9.1萬桶/日至2897.1萬桶/日,原油產量增加主要由安哥拉(+4.2萬桶) 、利比亞(+1.7萬桶)、伊朗(+0.9萬桶) 、沙特(+0.4萬桶)、奈及利亞(+9.1萬桶)、委內瑞拉(+1.3萬桶)。產量下降: 伊拉克(-0.4萬桶)、科威特(-3.5萬桶)、阿聯酋(-0.9萬桶) 、剛果(-1.8萬桶)儘管如此,OPEC每天產量仍低於產油國聯盟OPEC+的協議目標產量,因為部份OPEC成員國投資不足而未能增產。

 

 

 

 

 

 

 

OPEC 月報表示原油及石油製品12月較11月淨進口,印度和中國增加,美國和歐洲減少。

 

OECD 庫存OPEC月報表示OECD 11月較10月庫存+270萬桶27.68億桶(原油-2580萬桶成品油+2850萬桶) 高於去年同期27.42億桶,低於過去五年平均。

 

 

 

 

影響油價利多因素:

1.全球大多數煉油廠的產能已接近峰值投資不足

中東增產積極,歐美油商受資本紀律及考量ESG,投資力道緩慢。OPEC年報表示至2045全球石油部門仍然需要12.1兆美元的投資,而在經濟下滑、疫情以及綠色能源轉型的政策影響下,全球石油投資明顯不足。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報告表示,2023全球上游油氣部門(探勘與生產)的資本支出預估將較20224170億美元,增長10%-15%4600-4800億美元,但此仍將低於2016-2019年期間的水平。2023油氣探勘與生產企業的資本支出雖然增長,但其中約半數的增長僅足以抵銷成本通膨的上揚,用於提升產量的資本支出相對較少;而包括油田服務成本上揚、美國勞動力市場吃緊,以及全球供應鏈的拖延等,也都限制了生產商在今年快速擴充產能的能力。阿聯酋能源部長表示由於對石油產業的投資減少,OPEC+生產能力下降了370萬桶/日。

 

2.歐盟對俄石油禁運

歐盟2023/2/5停止海運進口俄羅斯成品油,G7尋求2/5起對俄油產品實行2個價格上限,制裁措施將對俄羅斯精煉產品設定兩項價格限制:針對柴油等高價值出口產品以及針對燃料油等低價值出口產品。歐盟同意設定俄油價格上限於60美元,不過仍高於俄羅斯已出售的大部分原油價格(50美元)。每兩個月能夠修改一次上限價格,確保任何時候對價格上限的調整都應至少低於市場平均水平5%。俄羅斯下令2023/2/1-7/1禁止對實施俄油價格上限的國家銷售石油,增添中長期供應的不確定性。俄羅斯副總理表示明年初可能減產5-7%(50-70萬桶/)應對西方對俄油的價格上限

 

3.中國放寬防疫封控,第一季後可望增加需求。

標普表示隨中國放寬封控,預估2023中國汽油需求年增7%360萬桶。2023中國航空煤油需求預估將年增36%65.6萬桶/日,Q2Q3之後旅遊需求預期將有較明顯的恢復。中國2022/12原油進口4807萬噸(yoy+4.2%)2022第三高水平。中國商務部上週下發2023年第二批原油非國營貿易進口允許量,配額總量約1.12億噸,相比去年第二批提高了112.2%。累計今年前兩批原油非國營貿易進口允許量共計下發約1.32億噸,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18.5%,前兩批佔2023年進口允許總量的54.3%

 

4.SPR 回補

美國能源部計畫公開招標,買回最多300萬桶預定2023/2交付的原油作為SPR。買回行動將採全新模式,以固定價格收購原油,合約會在1/13前與能源業者簽訂。美國可能得費時數月甚至數年才能補回所有SPRSPR目前庫存降至38年低點。白宮曾於10月表示,將以每桶67~72美元(或更低)的價格收購原油建立SPR。拜登政府推遲補充應急原油儲備,,因其認為收到的報價不是太昂貴,就是規格不符合要求,美國能源部拒絕了2月潛在購油的幾個報價。能源部將延遲原定於下個月進行的採購,但其接受固定價格的新方案將繼續施行。

 

5.裂解價差上升

 

6.原油期貨遠近月逆價差稍微擴大

 

7.汽油價格低檔 稍微回升。

AAA全美每加侖汽油平均價格回落(2022/6/14 5.016美元 史上最高紀錄 9/21為本波連98天下跌最低點)

 

 

影響油價利空因素:   

1.對全球經濟衰退的擔憂。美國持續加息至2023Q1

Fed 主席Powell表示將持續努力降低通膨,直到完成使命,而這場抗擊通膨的戰鬥將令就業和經濟成長付出高昂代價,強調 Fed 當務之急是讓通膨回落到 2% 目標。

 

2.美國與其他國家產量緩步提升中。10月原油產量升至1238萬桶/日。

EIA表示美國2023/2頁岩油產量將增加7.6萬桶/日至938萬桶/,此將創下20203月(919.3萬桶/日)以來的新高,相比201911月的創新高產量為927.5萬桶/日。2023ExxonMobilChevron預估資本支出為230-250億、170億,較2022年指引溫和增加6.7%13.3%,落在長期指引的上緣,反映在高通膨及能源轉型下偏好低成本投資的心態,產量成長將維持溫和成長。2023美國將成為原油淨出口國

OPEC+產量提升中,但剩餘產能有限(沙特和阿聯酋也只有300萬桶/日的剩餘產能)

12OPEC原油日產量增加15萬至2914萬桶(奈及利亞135萬桶/)OPEC受配額限制的成員國12月履行161%減產承諾,較目標還有78萬桶/日。由於經濟前景疲軟,OPEC+決定自2022/11減產200萬桶/日直至2023年底,將以產量基準計算,實際產量可能只會減少100萬桶/日。2022/11減產協議上路後累計下滑74萬桶/日,低於配額的126.7萬桶/日,減幅似乎沒這麼大。沙特和阿聯酋正將重點從傳統的亞洲市場轉向以更高價格向歐洲供應更多原油。

 

3.美國對委內瑞拉制裁放鬆 與雪佛龍簽署合約,透過合資企業提高石油產量。其生產設備長年投資不足,預計2023 Q1增產。2023/1/14 美國煉油廠菲利普66向雪佛龍購買50萬桶委內瑞拉原油。

 

4.中國逐漸放寬防疫封控,中國疫情留意新增確診人數有所增加

中國疾控中心的流行病首席專家吳尊友表示,明年3月中旬前中國可能經歷三波感染潮,預估有10%~30%的人口被感染,第一波主要襲擊城市、第二波是農曆新年返鄉潮、第三波是工人重返崗位時。中國宣布1/8起,新冠病毒感染改為「乙類乙管」,參考各國經驗,首波Omicron感染循環大概需46個月,Q2起中國疫情將顯著降溫,經濟活動同步復甦,明年有望提振能源需求150-250萬桶/日。1/21-27中國農曆新年假期前後的旅遊活動預計將比去年同期激增。中國人潮移動大約在國定假日前後約40日左右,中國官方估計,此回新年移動量約恢復至 2019 70% 水準。

 

5.沙特下調2023/2銷往亞洲和歐洲的原油售價。阿拉伯輕原油較1月少了1.45美元/桶,是 2021/11以來最低水平,僅較阿曼和杜拜市場的每桶基準售價溢價 1.8 美元。

 

6.西方對俄油制裁 尚未看見明顯影響

2023第二週,俄海上原油出口量飆升至2022/4以來的單週最高水準,顯示俄國克服歐洲制裁對其原油出口造成的初步衝擊。在截1/13的一週內,俄油出口量增加87.6萬桶至380萬桶/日,增幅高達30%,創下去年4月以來的單週最高水準。其中,波羅的海原油出口量較前一週增加62.6萬桶,來自黑海和太平洋港口的出口量也有所增加。在截至113日的四週內,前往印度等國船隻上的原油量躍升至284萬桶/日,這些客戶是目前俄羅斯原油的最大買家。2022/12印度(日消耗500萬桶)從俄進口創紀錄的120萬桶石油,年增率暴增達32倍,月增幅也達29%2022/12從伊拉克的採購量增加7%88.6萬桶/日,從沙特的購買量增加12%74.8萬桶/日。印度85%的石油依賴進口。

 

 

 

 

【美國天然氣】


     

 

     

 

 

    週二天然氣一度反彈大漲後來收斂漲幅,收至3.586美元,上漲原因為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 (NOAA) 8 14 天展望預測(1/25-1/31甚至到2月初轉冷),美國北部西部、中西部以及下 48 州中南部地區預期出現低於平均的氣溫,將能提升全美取暖需求(+52Bcf),也可能使得產量受影響。然而,目前天然氣產量保持101Bcf/d強勁水準以及自由港能否在一月晚些時間恢復服務仍是市場關注的重點。天然氣價格若要維持強勁反彈的走勢,需要仰賴寒冷空氣能否更早到來以及強度多強並且能維持多久。天然氣現貨價格上漲90.5美分至6.115美元。

 

   高於正常的氣溫蔓延全美預計將持續到本周,2023/1天氣是將近20年來最溫暖的1月天氣,自由港可能延至2023/2(人員訓練)以及歐洲1月溫暖氣溫可能削弱美國對其出口的需求,皆是影響期貨價格下跌的壓力。我們隨著美國天氣轉冷,近期價格底部可能會在3.5美元/MMBtu左右可能更加穩固。天氣寒冷,價格才有更強機會,反之天氣沒這麼冷則會面臨下行壓力(畢竟基本面偏空),隨天氣變化天然氣價格波動劇烈,自由港回歸越接近時,底部可能接近,不要過度追空,投資人須嚴守紀律。

 

    展望下次庫存注入報告(截至1/13),因溫和天氣影響,預計減少13Bcf (5年平均-156Bcf) 。接下來的2 EIA 報告也將反映1月上半月溫和的天氣,可能顯示天然氣庫存較過去五年平均水平過剩150 Bcf,從而將庫存赤字轉為盈餘。

 

   全美氣溫都接近或高於平均水平將持續到本周。加州仍下著寒冷大雨以及持續的洪水及泥石流,並可能出現冷風。直到1/18,太平洋一系列風暴將繼續以多輪大雨和山雪襲擊北加州。本周末加拿大寒冷空氣將進入美國西部和中部,導致取暖需求增加。冷空氣下週進入美國東部,讓美國大部分地區氣溫低於正常水平,德州和美國南部氣溫為20-30s的低溫,提振全美強勁的取暖需求。1月底寒冷天氣可能延續到2月初,可能導致井口凍結,供應減少。

 

影響天然氣價格利多因素:

1.北溪1號供氣不穩定 促進對美國LNG需求成長

俄羅斯天然氣產量2022將下降18-20%6710億立方米。俄烏戰爭爆發前,歐盟有約 40% 的天然氣由俄羅斯供應,目前俄羅斯運往歐盟的日流量下降了80%,剩餘的管道天然氣還存在完全停止運輸的風險。2022歐盟LNG 進口量達1.01億噸,較2021增長58%,成為全球最大LNG買家,歐盟2022從美國進口LNG的量占總進口量41%3886萬噸(yoy+154%)

 

2.美國庫存進入取暖季節。

除較冷的西部和北部,全美大部分地區溫暖,截至16日當週,美國天然氣庫存+11Bcf超於預期極為罕見(原預期減少14Bcf)(2017-2021平均-157Bcf,去年同期-157Bcf)2902Bcf ,較過去5年的同期平均值2942Bcf減少40Bcf ( -1.4%),較去年同期3042Bcf減少140Bcf(-4.6%)1月第三週末庫存可能高於5年平均200 Bcf,高於去年同期300Bcf。

 

 

 

3.美國1月底2月初有變冷的可能性

 

 

 

影響天然氣價格利空因素:

1.經濟衰退的風險。聯準會持續加息。

經濟衰退期間,商業和工業的天然氣需求往往會減少。

 

2.歐洲儲備進度超於預期及溫暖氣溫(2022/8-2023/3使用量目標減少15% 過去四個月減少20%)歐盟同意聯合購買天然氣,量至少相當於歐盟儲存能力的15%2024年底,歐洲液化天然氣進口能力與 2021相比,該地區LNG 再氣化產能總計6.8 Bcf/d(擴張 34%)。歐盟能源部長會議達成協議將天然氣價格設定動態上限,未來若TTF近月天然氣合約價格連續3天超過每兆瓦時180歐元(56美元/ MMBtu),且價格比全球LNG參考價高11美元便會觸發上限機制,一但觸發將不允許以高於市場LNG參考價35歐元/兆瓦時的價格交易,預計2023/2/15生效,為期一年。歐洲正經歷數十年以來最熱的1月天氣。

 

 

3.Freeport LNG (佔美國出口LNG能力15%)延至2023/2甚至更久恢復出口服務

Freeport LNG 延滯2023/2重啟 將產能提升至2Bcf/d(最大出口能力的85%)2023/32.38 Bcf/d(最大出口能力的100%)

 

4.美國12/28-2023/1/23氣溫趨於溫暖

5.產量恢復接近至101Bcf/d,預計將持續增長到年底。二疊紀盆地產量增長帶動下,2023產量可望達超過104Bcf/d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