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21【農產品】美國華盛頓誕辰紀念日 週一農產品市場休市一天

 

美國華盛頓誕辰紀念日

週一農產品市場休市一天

 

【近期事件】

2/22凌晨0:00公布2/10-2/16出口檢驗報告

2/23晚上20:00公布美國大宗商品展望報告、晚上11:30公布EIA乙醇產量及庫存報告

2/24晚上9:30公布2/10-2/16出口銷售報告

 

【農產品】

小麥:

市場於美國三天連假前,權衡即將開始的黑海協議續簽進程以及巴西阿根廷的天氣和生長條件,17CBOT小麥主力合約5月份期貨價格上下震盪後收於平盤至每英斗776.25美分。

 

2/3-2/9的一週小麥出口銷售量為232,800公噸,較上週增加54%,但低於市場平均預期,市場預期範圍在10-45萬公噸之間,最大出口地為台灣(39,500公噸)。

今年累計出口銷售量為16,511,800噸,去年同期累計出口銷售量為17,465,100噸,年減5%

 

2/3-2/9的一週小麥出口檢驗量為472,327公噸,佔出口檢驗總量的19%,較上週下滑12%,較去年同期成長3%,略高於市場平均預期,市場預期範圍在25-60萬公噸之間。

去年同期出口檢驗量為459,361公噸,今年累計出口檢驗量為14,286,086公噸,去年同期的累計出口檢驗量為14,509,373公噸,年減2%

 

美國農業部2月份WASDE報告預估2022/23年度小麥出口量將年減3%2,109萬公噸。

2月份WASDE預估2022/23年度美國小麥供需前景基本不變,僅需求量和庫存量略有修正。

糧食用量下調200萬英斗至9.75億英斗,這一下調是基於NASS麵粉加工產品報告,該報告表示與去年同期相比,10月至12月用於麵粉的小麥磨粉量減少了2%

種子用量上調100萬英斗至7000萬英斗,主要基於NASS911月種子用量數據。

由於糧食用量下調與種子用量上調,期末庫存預計小幅上調100萬英斗至5.68億英斗。

 

2月份WASDE預估2022/23年度全球小麥供需前景為供給、需求、出口、以及庫存的增加。

全球產量上調249萬公噸至7.838億公噸,主要是因為澳洲與俄羅斯的產量增加。

澳洲產量上調140萬公噸至3800萬公噸,這將是連續第三年創新高紀錄。根據到目前為止的收成狀況,大部分增長來自西澳大利亞,主要原因為有利的生長條件。

俄羅斯產量上調100萬公噸至9200萬公噸,主要是因為春小麥收成面積的增加。

全球需球上調142萬公噸至7.9116億公噸,主因為加拿大、歐盟、和俄羅斯的飼料用量增加,抵銷了孟加拉食品、種子、和工業用量的減少。

全球出口上調133萬公噸至2.1295億公噸,主要是因為澳洲、烏克蘭、歐盟、和俄羅斯出口的增加,抵銷了加拿大出口的減少。

全球庫存上調95萬公噸至2.6934億公噸,主要原因是澳洲產量的增加導致庫存的增加。

然而,全球庫存雖然上調,但仍處於2016/17年度以來最低水平。

 

 

 

 

 

玉米:

市場於美國三天連假前,權衡即將開始的黑海協議續簽進程以及巴西阿根廷的天氣和生長條件;加上民間出口商上週五向美國農業部申報向未知目的地出售12萬公噸玉米,推動17CBOT玉米主力合約5月份期貨價格上漲0.37%至每英斗677.50美分。

 

2/3-2/9的一週玉米出口銷售量為1,124,500公噸,較上週下滑4%,但高於市場平均預期,市場預期範圍在70-130萬公噸之間,最大出口地為墨西哥(269,000公噸)。

今年累計出口銷售量為27,816,700噸,去年同期累計出口銷售量為46,532,500年減40%

 

2/3-2/9的一週玉米出口檢驗量為511,506公噸,佔出口檢驗總量的20%,較上週成長7%,較去年同期大減65%,略低於市場平均預期,市場預期範圍在36-80萬公噸之間。

去年同期出口檢驗量為1,455,864噸,今年累計出口檢驗量為13,059,816公噸,去年同期的累計出口檢驗量為20,071,512公噸,年減35%

美國農業部2月份WASDE報告預估2022/23年度玉米出口量將年減22%4,890萬公噸。

 

2月份WASDE報告預估2022/23年度美國玉米的供需前景為用於乙醇的玉米需求量減少,導致的期末庫存增加。

根據穀物壓榨和副產品報告截至十二月份的數據,以及美國能源情報署一月份的乙醇產量數據,用於乙醇的玉米消費量減少了2500萬英斗,導致期末庫存因此上調2500萬英斗。

 

2月份WASDE報告預估2022/23年度全球玉米的供需前景為供給、需求、以及庫存的減少。

全球產量下調457萬公噸至11.5136億公噸,主要原因是阿根廷的減產,但被東南亞的小幅增產微幅抵銷。阿根廷主要還是因為乾旱天氣,導致收成面積與單位面積產量的下滑。

全球出口上調290萬公噸至1.8107億公噸,主要原因是巴西、烏克蘭、巴拉圭、土耳其、

和印尼出口的增加,抵銷了阿根廷出口量的減少。對於2021/22年度來說,根據迄今為止的出貨量,阿根廷從20223月開始出口量下滑,而巴西則是增加,巴西預計2022/23年度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玉米出口國。

全球進口上調155萬公噸至1.77億公噸,主因為歐盟玉米進口增加,抵銷東南亞進口的減少。

歐盟玉米產量創15年來最低,導致進口需求大增,大多從烏克蘭及巴西進口。

全球庫存下調114萬公噸至2.9528億公噸,主要原因是烏克蘭與印尼庫存的減少,但部分被美國、巴西、和加拿大的增加所抵銷,不過主要原因還是由於全球產量大幅減少導致需求下調。

 

 

 

 

 

黃豆:

市場於美國三天連假前,權衡即將開始的黑海協議續簽進程以及巴西阿根廷的天氣和生長條件,導致17CBOT黃豆主力合約5月份期貨價格小幅走高0.07%至每英斗1522.25美分。

黑海糧食出口協議的不確定性支撐了價格,但美元指數早盤走強和原油價格下跌限制了漲幅。

市場也在等待下半週美國農業部的年度農業展望論壇,預計政府將在論壇上發佈2023年美國主要作物種植和生產的初步預測。

 

2/3-2/9的一週黃豆出口銷售量為771,900公噸,較上週增加20%,高於市場的平均預期,市場預期範圍在40-100萬公噸之間,最大出口地為中國(283,600公噸)。

今年累計出口銷售量為48,090,100噸,去年同期累計出口銷售量為48,077,000,年增1%

 

2/3-2/9的一週黃豆出口檢驗量為1,555,166公噸,佔出口檢驗總量61%,較上週下滑15%,較去年同期成長26%,高於市場平均預期,市場預期範圍在65-192萬公噸之間。

去年同期出口檢驗量1,233,033公噸,今年累計出口檢驗量39,540,145公噸,去年同期累計出口檢驗量38,923,992公噸,年增2%

 

美國農業部2WASDE報告預估2022/23年度黃豆出口量將年減8%5,416萬公噸。

2月份WASDE報告預估2022/23年度美國黃豆的供需前景為壓榨量下降以及期末庫存上升。

壓榨量預計減少1500萬英斗至22.3億英斗,主要原因是國內豆粉的消耗量減少以及豆粉的提取率提高。而壓榨量減少1500萬英斗,導致期末庫存上調1500萬英斗至2.25億英斗。

 

2月份WASDE報告預估2022/23年度全球黃豆的供需前景為供給、需求、以及庫存的減少。

全球產量下調500萬公噸至3.8301億公噸,因阿根廷收成面積減少以及乾旱天氣影響單產。

全球出口幾乎沒有變化,主要原因是阿根廷出口量的減少,被巴西及巴拉圭出口量增加所抵銷。

全球需求減少308萬公噸至3.7641億公噸,主要原因是中國、阿根廷、以及巴基斯坦的黃豆壓榨需求減少。阿根廷因為黃豆減產,導致豆粉及豆油的壓榨量下調。

全球庫存減少149萬公噸至1.0203億公噸,主要原因是南美庫存的減少,但部分被中國庫存的增加所抵銷。

 

 

 

 

 

 

 

 

 

根據美國能源情報署EIA的最新數據,截至210日的一周,乙醇產量略有改善。

日均產量為101.4萬桶,較上週增加1.4萬桶,較去年同期增加5000桶,而這也標誌著產量連續第五周保持在每天100萬桶的基準之上。

庫存較上週增加92.2萬桶至2533.9萬桶,目前處於45周高位,但較去年減少14.4萬桶。

 

 

美國12月份用於燃料乙醇的玉米消耗量為4.25億英斗,較上月減少6%,較去年減少11%

美國12月份玉米飼料(DDGS)產量為168萬公噸,較上月減少6%,較去年減少19%

 

 

中國海關數據顯示,202212月份中國黃豆進口量為1,055萬噸,較11月份增加44%,較2021年同期增加19%。隨著壓榨利潤改善、飼料需求增加,2023年度中國黃豆進口需求有望恢復成長。

 

 

美國農業部月度壓榨報告數據顯示:

    12月美國黃豆壓榨量為562.3萬噸,較上月下滑1%,較去年同期下滑5%

    12月美國豆油產量為21.95億磅,較上月下滑0.1%,較去年同期下滑6%

 

 

     

糧農組織食品價格指數20231月為131.2點,月減1.1點(0.8%),連續第10個月下挫,與20223月的歷史峰值相比已經下滑了28.6點(17.9%)。指數本月下行主要由植物油、乳製品、和食糖價格指數的下跌拉動,穀物和肉類價格指數基本維持平穩。

 

糧農組織穀物價格指數1月為147.4點,月增1點(0.1%),但較去年上漲6.7點(4.8%)。在主要穀物中,國際大米和玉米價格走高,大麥和小麥1月價格下跌。國際玉米價格略有上漲(0.5%),主要原因是市場對巴西的出口需求強勁而阿根廷的旱情依然堪憂,抵消了美國銷售緩慢導致出口價格下行的影響。由於澳大利亞和俄羅斯小麥產量高於預期,全球供應量增高,國際小麥價格1月較12月下跌2.5%,連續第三個月下行。

 

糧農組織植物油價格指數1月為140.4點,月減4.2點(2.9%),較去年同期下跌近25%

指數1月下行係棕櫚油、黃豆油、葵花籽油、和菜籽油報價下跌。其中,國際棕櫚油價格連續第二個月下跌,主要受全球進口需求不振的抑制,一些主要進口商過去幾個月已經完成了庫存的補充。國際黃豆油價格小幅下滑,一方面是黃豆油與其他植物油相比缺乏價格優勢導致進口需求低迷,另一方面則是由於阿根廷天氣條件改善推動產量前景提升。葵花籽油以及菜籽油的國際價格則在充足的全球出口供應推動下雙雙下跌。

 

NOAA發佈的30天預報顯示,美國東部大部分地區的氣溫高於正常水平,高於正常水平的區域範圍機率有所增加,覆蓋了美國東部三分之一的地區。相反的,整個美國大陸西南部則要冷得多,洛磯山脈向西的整個美國大陸地區溫度低於正常水平的機率有所增加,異常積雪也是導致西部部分地區氣溫低於正常溫度的可能性增加的一個因素。

 

 

衡量反聖嬰現象的ONI指標顯示,最近幾個月反聖嬰現象有放緩的趨勢。

各國氣象局大多表示,2023年反聖嬰現象應會持續減弱。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