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6【農產品】押注黑海協議 CBOT小麥上漲近1%

 

押注黑海協議

CBOT小麥上漲近1%

 

【近期事件】

3/16晚上8:30公布3/3-3/9出口銷售報告

3/17公布作物乾旱報告

3/18凌晨3:30公布CFTC持倉報告

 

【農產品】

小麥:

俄烏雙方對於黑海協議仍存在意見分歧,市場資金押注協議破局,持續推動15CBOT小麥主力合約5月份期貨價格上漲0.93%至每英斗702.75美分。土耳其表示會繼續討論將協議延長120天而非僅60天,而德國政府週三加入了要求俄羅斯將協議延長60天以上的呼籲。俄羅斯表示,希望制訂一項完整的協議,需考量到對自家農產品以及化肥出口的問題。

 

3/3-3/9的一週小麥出口檢驗量為249,017公噸,較上週減少27%,較去年同期減少19%,低於市場預期低標,市場預期範圍在25-50萬公噸之間。去年同期出口檢驗量為307,584噸,今年累計出口檢驗量為15,903,900噸,去年同期累計出口檢驗量為16,220,987噸,年減2%

 

美國農業部3月份WASDE報告預估2022/23年度小麥出口量將年減3%2,109萬公噸。

 

3月份WASDE預估2022/23年度美國小麥供需前景與2月份維持不變。

 

3月份WASDE預估2022/23年度全球小麥供需前景為產量、出口、需求增加,及庫存減少。

由於產量的增加幾乎抵銷了期初庫存的減少,導致整體供給量僅略為下降。

期初庫存的減少主要是因為中國基於政府庫存小麥拍賣數據的調整。

全球產量增加514萬公噸至7.8894億公噸,主要是因為澳洲、印度、和哈薩克產量的增加。

目前預測哈薩克小麥產量為1641萬公噸,較上月增加241萬公噸,是自2011/12年度以來的最大收成量。

全球出口量上調98萬公噸至2.1393億公噸,原因是哈薩克、澳洲、和巴西的出口量增加,抵銷了阿根廷與印度的出口減少。

全球需求量增加203萬公噸至7.9319億公噸,主要是因為印度在食品、種子、和工業使用量增加,以及哈薩克在飼料用量的增加所導致。

全球期末庫存下調214萬公噸至2.672億公噸,主要因為中國庫存的調整,抵銷了阿根廷、哈薩克、和澳洲庫存的增加。

 

 

 

 

 

玉米:

美國農業部週三再度公布,民間出口商申報向中國出口銷售66.7萬噸玉米,激勵15CBOT玉米主力合約5月份期貨價格上漲0.93%至每英斗626.50美分。

 

3/3-3/9的一週玉米出口檢驗量為999,388公噸,較上週增加了7%,較去年同期減少13%,高於市場平均預期,市場預期範圍在50-122.5萬公噸之間。

去年同期出口檢驗量為1,146,807公噸,今年累計出口檢驗量為16,318,510公噸,去年同期累計出口檢驗量為25,933,969公噸,年減37%

 

美國農業部3月份WASDE報告預估2022/23年度玉米出口量將年減25%4,699萬公噸。

 

3月份WASDE報告預估2022/23年度美國玉米的供需前景為出口下降和庫存增加。

出口量下調7500萬英斗,連帶期末庫存上調7500萬英斗,反映出迄今為止銷售與出貨不佳。

 

3月份WASDE報告預估2022/23年度全球玉米的供需前景為產量、使用量、進出口貿易量的下調,以及期末庫存的上調。

全球產量下調384萬公噸至11.4752億公噸,阿根廷減產部份被印度及巴拉圭的增產所抵銷。

阿根廷由於2月和3月初持續的高溫和乾燥,降低了晚播玉米的單產前景因此持續下調產量。

全球貿易的變化包括了印度、烏克蘭、和巴拉圭出口的增加,而阿根廷和美國則是出口減少;土耳其、伊朗、馬來西亞、智利、哥倫比亞、埃及、摩洛哥、祕魯、以及台灣的進口量皆下調。

全球不含美國的期末庫存較上月有所下降,反映出烏克蘭和巴西庫存的下降,但部份被印度的庫存增加所抵銷。

而加計美國後,全球庫存上調118萬公噸至2.9646億公噸。

 

 

 

 

 

黃豆:

美國2月份NOPA會員黃豆壓榨數據1.654億英斗,低於市場預期1.66億英斗,導致15CBOT黃豆主力合約5月期貨價格下跌0.3%至每英斗1489.25美分。

 

3/3-3/9的一週黃豆出口檢驗量為618,803公噸,較上週增加12%,較去年同期減少23%,接近市場平均預期,市場預期範圍在30-95萬公噸之間。

去年同期出口檢驗量為798,693公噸,今年累計出口檢驗量43,329,564公噸,去年同期累計出口檢驗量42,279,373公噸,年增2.5%

 

美國農業部3WASDE報告預估2022/23年度黃豆出口量將年減6.6%5,484萬公噸。

 

3月份WASDE報告預估2022/23年度美國黃豆的供需前景為出口量增加、壓榨量減少、及期末庫存減少。

出口量上調2500萬英斗至20.15億英斗,主要基於2月份高於預期的出貨量。

壓榨量下調1000萬英斗至22.20億英斗,是因為國內豆粉消耗量減少,加上提取率提高。

由於出口增加抵銷壓榨減少,期末庫存減少1500萬英斗至2.1億英斗。如果數據符合預期,則該期末庫存將是七年來最低。

 

3月份WASDE報告預估2022/23年度全球黃豆的供需前景為產量、使用量、和期末庫存的減少,以及進出口的增加。

全球產量減少786萬公噸至3.7515億公噸,主要是因為阿根廷黃豆產量下調。由於天氣乾燥炎熱,阿根廷黃豆產量下調800萬公噸至3300萬公噸。

美國及巴西出口的增加,以及阿根廷進口的增加,部份抵銷產量造成的損失。

全球使用量下調528萬公噸至3.7113億公噸,主要是由於中國的黃豆壓榨速度低於預期,及阿根廷可用黃豆的供給量減少。

全球期末庫存下調200萬公噸至1億公噸,主要是因為阿根廷、巴西、及美國庫存的減少,但部份被中國庫存的增加所抵銷。

 

 

 

 

 

 

 

 

 

根據美國能源情報署EIA的最新數據,截至310日的一週,乙醇產量小幅增長,日均產量為101.4萬桶,較上週增加4000桶,但較去年同期減少1.2萬桶。

庫存為2639.4萬桶,較上週增加107.4萬桶,較去年同期增加44.9萬桶,觸及50週高點。

 

 

美國1月份用於燃料乙醇的玉米消耗量為4.44億英斗,較上月增加5%,較去年減少4%

美國1月份玉米飼料(DDGS)產量為171.4萬公噸,較上月增加2%,較去年減少11%

 

 

美國農業部月度壓榨報告數據顯示:

    1月美國黃豆壓榨量為573.4萬噸,較上月增加2%,較去年同期減少2%。而作為對比,市場僅預期壓榨量較上月提高1.1%

    1月美國豆油產量為22.52億磅,較上月增加3%,較去年同期下滑1%

 

 

中國海關數據顯示,202212月份中國黃豆進口量為1,055萬噸,較11月份增加44%,較2021年同期增加19%。隨著壓榨利潤改善、飼料需求增加,2023年度中國黃豆進口需求有望恢復成長。

 

 

 

 

 

     

糧農組織食品價格指數20232月為131.2點,月減1.4點(0.6%),連續第11個月下降,與20223月的歷史峰值相比已經下滑了29.9點(18.7%)。指數本月下跌主要反映植物油和乳製品的大幅下跌,穀物和肉類價格指數亦略有鬆動,共同抵消了食糖價格指數大漲的影響。

 

糧農組織穀物價格指數2月為147.3點,月減0.1點(0.1%),但較去年上漲2點(1.4%)。國際小麥價格連續三個月下跌之後本月小幅回升(0.3%),主要反映出市場對美國硬紅冬小麥主產區乾旱狀況的持續擔憂,以及對澳洲供應的強勁需求也對價格有所支撐,但出口國之間的激烈競爭限制了小麥價格的漲幅。國際玉米價格微幅變化,月增僅0.1%。其中,阿根廷生長條件惡化,巴西出口強勁而第二季玉米種植卻出現延遲,導致價格上行;但對美國供應的需求低迷,拖累了玉米出口價格。

 

糧農組織植物油價格指數2月為135.9點,月減4.5點(3.2%),創2021年初以來的新低。指數持續下行源於棕櫚油、黃豆油、葵花籽油和菜籽油國際價格下跌。2月,國際棕櫚油價格連續第三個月下跌,主要受全球進口需求持續不振的抑制,東南亞主要種植區產量出現季節性下降也未能扭轉價格跌勢。與此同時,國際黃豆油價格繼續下跌,原因是主要進口國採購放緩,而南美產量前景向好。葵花籽油和菜籽油的國際價格則在充足的全球出口供應拉動下持續下行。

 

NOAA發佈的30天預報顯示,美國大陸西部以及北部平原、中西部、五大湖、大西洋中部和東北部氣溫將低於正常水平。3月份的降雨將向南移動,降雨量高於正常水平的地區包括加州南半部、大盆地中部和南部、洛磯山脈中部和西南部地區,降雨增加有助冬小麥生長。

 

 

衡量反聖嬰現象的ONI指標顯示,反聖嬰現象有持續放緩的趨勢。

美國海洋及大氣管理局NOAA氣象預測中心表示,易造成北美地區乾旱的反聖嬰現象已經結束,而今年夏天可能會迎來容易為北美地區帶來降雨的聖嬰現象,有助於作物的生產前景。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