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
歡迎您使用群益社群平台所提供的各項金融資訊服務,為維護您的權益,使用網站請閱讀以下聲明,使用者將視為同意本網站各項聲明:
群益社群平台及其資料提供者、合作結盟廠商與相關電信業者網路系統因硬體設備之故障、失靈或人為操作上之疏失導致傳輸無法使用、遲延、或造成任何資料內容(包括文字、數字、圖片、聲音、影像)遺失中斷、暫時、缺漏、更新延誤或儲存上之錯誤,群益社群平台均不負任何責任。
群益社群平台站上所提供之投資建議及參考資料內容,不得作為任何交易行為之依據,使用者依建議或資料內容進行任何投資行為所產生之風險及盈虧,均需完全自行負擔,群益社群平台不對使用者之投資決策負任何責任。
群益社群平台中之所有鏈結可能連結到其他個人、公司或組織之網站,對被鏈結之該等個人、公司或組織之網站上所提供之產品、服務或資訊,群益社群平台概不擔保其真實性、即時性、正確性及完整性。
群益社群平台對於第三人透過本網站銷售的任何商品,或提供之各種商品促銷資訊及廣告,群益社群平台均不對其交易安全、商品及服務內容負任何擔保責任,其間之所有交易、擔保、賠償責任及售後服務皆係存在於使用者與商品或勞務提供者之間,使用者應事先詳讀各項規格與活動說明,交易期間如因商品或服務提供者發生任何變故或產生糾紛,群益社群平台不負任何責任。
使用者同意群益社群平台保留修改本聲明之權利,修改後之聲明將公佈於群益社群平台上,不另行個別通知使用者。
使用者之發言不能涉及招攬、投顧行為、抬價、點位等內容(涉及個別期貨交易契約未來交易價位之研判、建議或提供交易策略之建議),若有發現此行為本網站對其留言不負任何責任,並將會刪除相關資料如文字、圖片或檔案以及會員身分。
CBOT玉米黃豆下跌
【近期事件】
6/7晚上10:30公布EIA乙醇產量及庫存報告
6/8晚上8:00公布5/31-6/6作物乾旱報告、8:30公布5/26-6/1出口銷售報告
6/10凌晨0:00公布6月份WASDE
【農產品】
小麥:
有消息傳出,沙烏地阿拉伯在國際市場上購買了大量小麥,激勵5日CBOT小麥主力合約7月份期貨價格收盤上漲0.81%至每英斗624美分。
5/26-6/1一週小麥出口檢驗量為291,599公噸,較上週減少25%,較去年同期減少18%,接近市場平均預期,市場預期範圍在20-40萬公噸之間。去年同期出口檢驗量355,340噸,今年累計出口檢驗量19,801,058噸,去年同期累計出口檢驗量20,126,086噸,年減2%。
5/19-5/25一週小麥出口銷售量為256,000公噸,較上週增加28%,較去年同期減少30%,低於市場平均預期,市場預期範圍在15-45萬公噸之間。去年同期出口銷售量364,200噸,
今年累計出口銷售量18,630,900噸,去年同期累計出口銷售量19,436,700噸,年減4%。
美國農業部5月份WASDE報告預估2022/23年度小麥出口量將年減3%至2,109萬公噸。
5月29至6月4日美國冬小麥良率36%,市場預期35%,前一週34%,去年同期30%;
美國春小麥良率64%,市場預期66-70%。
2023/24年度美國小麥的供需前景為供給量與出口量減少、需求量增加、以及期末庫存下降。
2023/24年度由於收成面積增加,產量預計為16.6億英斗,略高於去年。然而,收成與種植的比率低於去年。德州、奧克拉荷馬州、堪薩斯州的小麥棄收面積高於歷史平均。單產預計為每英畝44.7英斗,較去年下滑4%。
需求量預計為11.12億英斗,較去年增加1%,主要是因為飼料用量的增加。
庫存量預計為5.56億英斗,較去年減少11%,為16年以來最低。
2023/24年度全球小麥的供需前景為總供給量、需求量、出口量、以及期末庫存均有所下調。
全球產量雖預計達創紀錄的7.8976億公噸,但由於期初庫存較低,總供給量還是較去年下滑。
阿根廷、加拿大、中國、歐盟、和印度的增產,被澳洲、俄羅斯、烏克蘭、哈薩克減產所抵銷。產量增加最多的是阿根廷,預計將從今年嚴重的乾旱中恢復。
根據加拿大統計局播種意向調查報告顯示擴大種植面積,預計加拿大產量將接近創新高的水平。
歐盟預計產量上調,受益於除西班牙與葡萄牙外幾乎所有歐盟成員國的降雨量都高於平均。
俄羅斯預計產量下調,因為種植面積與單位面積產量皆低於2022/23年度創新高的水平。
烏克蘭預計產量下調,主要是因為持續的俄烏戰爭所導致。
澳洲預計產量也將大幅下調,因為在連續三年創新高的收成後,單位面積產量恢復到平均水平。
全球需求量為7.917億公噸,較去年下調295萬公噸,主要是因為2023/24年度可替代飼料的供給量增加,造成小麥作為飼料的需求量下降,飼料減少量較大的國家為烏克蘭、印度、和俄羅斯。
全球出口量預計為2.0972億公噸,較去年下調552萬公噸。預計俄羅斯將再次成為全球最大出口國,其次是歐盟、加拿大、澳洲、美國、和阿根廷。
澳洲、印度、和烏克蘭出口的減少,抵銷了阿根廷、歐盟、和俄羅斯出口的增加。
全球庫存預計減少194萬公噸至2.6434億公噸。預計俄羅斯和歐盟的庫存量將下降,但中國和印度的庫存量將增加。如果如預期,則這將是自2014/15年度以來最低的全球庫存使用比,全球一半以上的庫存都在中國。
玉米:
最新天氣預報顯示,六月中下旬乾旱範圍再度縮小。市場對於中西部產區乾旱擔憂暫時緩解,導致5日CBOT玉米主力合約7月份期貨價格收盤下跌1.89%至每英斗597.50美分。
5/26-6/1一週玉米出口檢驗量為1,180,954公噸,較上週減少12%,較去年同期減少19%,接近市場平均預期,市場預期範圍在80-140萬公噸之間。去年同期出口檢驗量1,458,519噸,今年累計出口檢驗量29,907,786噸,去年同期累計出口檢驗量43,766,601噸,年減32%。
5/19-5/25一週玉米出口銷售量為499,300公噸,較上週由負翻正,較去年同期增加113%,接近市場預期高標,市場預期範圍在-10-50萬公噸之間。去年同期出口銷售量234,500噸,今年累計出口銷售量38,166,100噸,去年同期累計出口銷售量59,241,700噸,年減36%。
美國農業部5月份WASDE報告預估2022/23年度玉米出口量將年減28%至4,509萬公噸。
美國玉米生長良率為64%,市場預期為67%,此前一週為69%,去年同期為73%。
2023/24年度美國玉米的供需前景為產量、需求、出口、及庫存增加。玉米產量預計比2022/23年度增加10%以上,因為面積與單產皆有增加。每英畝181.5英斗的單產預測是基於天氣調整後的趨勢,並假設種植進度正常;夏季生長天氣,使用1988-2022的時間段作估算。由於期初庫存也略有上調,使得整體玉米總供給量預計達166.82億英斗,為2017/18年度以來的最高水平。玉米用量預計比去年增長5%,因為美國國內需求與出口的增加。用於乙醇的玉米預計增加1%,是基於汽油需求量增加和乙醇摻入率的預期。由於收成增加、預期價格降低,飼料用量也預計增加。玉米出口預計增加,因為價格下跌支持全球進口需求在2022/23年度下降後大幅成長。儘管可能仍舊低於過去五年平均,但預計美國市場份額將增加。然而,即便美國出口反彈,巴西預計將連續第二年成為世界上最大玉米出口國。
2023/24年度全球玉米的供需前景為產量及需求量皆創歷史新高,以及期末庫存增加。全球產量預計創新高,其中美國、阿根廷、歐盟、和中國的增幅最大,部分抵銷了烏克蘭和巴西減產的影響。全球進口預計增加5%,因為全球價格下降,主要受中國、埃及、東南亞、墨西哥等國家進口量增加的推動,但部份被歐盟等國家所抵銷。中國玉米進口增加500萬公噸至2300萬公噸,主要來自於美國、巴西、和烏克蘭的出口。全球庫存預計增加1549萬公噸至3.129億公噸,主要反映美國庫存的大幅增加,但部份被巴西和中國庫存的減少所抵銷。
黃豆:
最新天氣預報顯示,六月中下旬乾旱範圍再度縮小。市場對於中西部產區乾旱擔憂暫時緩解,導致5日CBOT黃豆主力合約7月份期貨價格收盤下跌0.18%至每英斗1350美分。
5/26-6/1一週黃豆出口檢驗量為214,247公噸,較上週減少12%,較去年同期減少42%,低於市場平均預期,市場預期範圍在15-40萬公噸之間。去年同期出口檢驗量370,044噸,今年累計出口檢驗量48,670,189噸,去年同期的累計出口檢驗量49,920,537噸,年減2.5%。
5/19-5/25一週黃豆出口銷售量為424,400公噸,較上週增加266%,較去年同期增加7%,高於市場平均預期,市場預期範圍在0-60萬公噸之間。去年同期出口銷售量395,600公噸,今年累計出口銷售量50,963,300噸,去年同期累計出口銷售量59,462,100噸,年減14%。
美國農業部5月份WASDE報告預估2022/23年度黃豆出口量將年減7%至5,484萬公噸。
5月29至6月4日美國黃豆生長良率為62%,市場預期為65%。
2023/24年度美國黃豆的供需前景為供給、壓榨需求、和期末庫存的增加,但出口減少。黃豆產量預計為45.1億英斗,比去年增加5%,主要是因為單位面積產量的提升。黃豆總供給量預計為47.25億英斗,僅比2022/23年度增加4%,是因為期初庫存較去年減少,部份抵銷了產量的增加。黃豆需求量預計為24.35億英斗,較2022/23年度增加9500萬英斗,主要是因為有利的壓榨利潤率以及對豆油作為生質燃料的強勁需求。而由於豆粉價格下跌與家禽數量成長,預計豆粉需求量將增加。黃豆出口量預計為19.75億英斗,較2022/23年度減少4000萬英斗,主要是因為南美產量增加帶來的出口競爭,以及全球進口需求成長有限。
2023/24年度全球黃豆的供需前景為產量、壓榨量、以及期末庫存的增加。全球產量增加4017萬公噸至4.1059億公噸,主要是因為美國和南美的黃豆產量增加。南美洲主要生產國的產量在度過去年的乾旱以及今年預期較大的種植面積,產量預計可以增加超過3000萬公噸。全球需求增加2162萬公噸至3.8649億公噸,其中大部分增長來自阿根廷、巴西、中國、和美國黃豆壓榨量的增加。與2022/23年度相反,當時阿根廷大幅減產抑制了黃豆產品出口,取而代之的是棕櫚油、葵花油、菜籽油等產品。全球出口量增加404萬公噸至1.7241億公噸,其中中國進口增加200萬公噸,達1億公噸,佔全球進口量的58.9%,但增速低於十年前。由於預計中國和歐盟黃豆進口的成長放緩,加上南美供給量預估再創歷史新高,美國在全球的出口份額預計將下降。
美國海洋及大氣管理局NOAA發布天氣預報顯示,6月11日至6月15日美國中西部的上游地區降雨量仍然低於平均;但6月13日至6月19日的較長天期預報則顯示中西部地區雨量將回到正常平均水準,預計將有助於六月中旬之後的作物生長。
衡量聖嬰現象的ONI指標顯示,反聖嬰現象已逐漸轉變為中性,往聖嬰現象邁進。
美國海洋及大氣管理局NOAA氣象預測中心表示,易造成北美地區乾旱的反聖嬰現象已結束,7-9月之間出現聖嬰現象的機率已超過90%。今年夏天可望迎來容易為北美地區帶來降雨的聖嬰現象,有助於作物的生產前景。
糧農組織食品價格指數2023年5月為124.3點,月減3.4點(2.6%),與2022年3月歷史高點相比下跌35.4點(22.1%)。5月的跌幅主要受植物油、穀物、和乳製品價格指數的大幅下跌影響,不過食糖與肉類價格指數的上漲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跌勢。
糧農組織穀物價格指數5月為129.7點,月減6.5點(4.8%),與一年前創紀錄高點相比跌幅達43.9點(25.3%)。國際小麥價格月減3.5%,反映了即將到來的2023/24供應季較為充足的前景以及黑海穀物協議延期帶來的影響。國際玉米價格本月下跌了9.8%,一方面2023/24年度玉米產量前景向好預示著全球供給將出現反彈,兩大主要出口國巴西和美國產量預測有所提高;另一方面,美國出口放緩,中國採購訂單取消,這些因素共同拉低了國際玉米價格。
糧農組織植物油價格指數5月為118.7點,月減11.3點(8.7%),較去年同期減少48.2%。指數持續下行源於棕櫚油、黃豆油、菜籽油、和葵花籽油的國際價格下跌。其中,國際棕櫚油價格單月跌幅顯著,原因在於全球進口採購持續疲軟,然而主要生產國的產量預期有所提高。與此同時,國際黃豆油價格連續第六個月下跌,主要原因是巴西黃豆豐收以及美國的生物柴油工業使用了更高比例的替代原料而導致黃豆庫存高於預期。此外,菜籽油和葵花籽油全球供給充足,導致國際價格繼續下跌。
糧農組織食糖價格指數5月為157.6點,月增8.2點(5.5%),連續第四個月上漲,相較去年上漲37.3點(30.9%)。市場對於聖嬰現象將對2023/24產季影響愈發擔憂,再加上2022/23年度全球供給低於預期,因此5月國際糖價繼續上漲。面對黃豆和玉米的競爭,巴西食糖運輸出現延誤,進一步支撐了國際糖價。不過巴西2023年甘蔗種植前景樂觀,加上天氣條件改善有利收成進度,因此對糖價的單月漲幅有所抑制。同時,國際原油價格下跌和巴西燃料價格下調也進一步限制了糖價本月的漲幅。
4月份美國用於燃料乙醇的玉米消耗量為4.16億英斗,較上月減少4.68%,較去年減少1%;
4月份美國玉米飼料(DDGS)產量為162萬公噸,較上月減少5.02%,較去年減少4.99%。
根據美國能源情報署EIA最新數據,截至5月26日的一週,乙醇日均產量升至100.4萬桶,為4月中旬以來日均產量首次超過百萬桶基準,較上週增加2.1萬桶,較去年減少6.7萬桶;庫存為2233.2萬桶,較上週增加29.1萬桶,較去年同期減少69.2萬桶。
美國農業部月度壓榨報告數據顯示:
① 4月份美國黃豆壓榨量為561萬噸,較上月減少5.55%,較去年同期增加3.37%。
② 4月份美國豆油產量為22.36億磅,較上月減少4.41%,較去年同期增加4.34%。
中國海關數據顯示,2023年4月份的中國黃豆進口量為727萬公噸,月增6%、年減10%;1-4月黃豆進口量年增7%至3029萬噸。4月份黃豆進口量較去年同期下降,是因為4月份中國開始實施較嚴格的黃豆清關程序,延遲了貨物的卸貨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