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電布局「海地星空」 簡志誠:乾淨網路提升台灣地位

(中央社記者江明晏台北2024年12月28日電)中華電
信強化「海地星空」網路韌性,增加衛星、海纜投
資,董事長簡志誠觀察,因乾淨網路需求,登陸台灣
的海纜變多,加上台灣有民主價值、供應鏈齊全等優
勢,地位更重要,也吸引國際衛星業者願意落地台
灣。

台灣建構韌性網路,中華電(2412)挑起重要任務。
簡志誠在接受中央社專訪時表示,中華電信以海纜、
光纖及行動通訊、衛星及微波,構成「海地星空」綿
密網路,將持續打造互為備援的韌性網,「尤其太空
領域的通訊,中華電信只要一有機會,就會投資」。

中華電加碼衛星投資 簡志誠:爭取Kuiper獨家合約

去年11月中旬,時任中華電信執行副總經理的簡志
誠率團親赴英國倫敦,與歐洲通訊衛星集團子公司
Eutelsat OneWeb簽署台灣低軌衛星獨家代理合約,牽
線首個落地台灣的國際低軌衛星業者,為台灣強化網
路韌性更下一城。

OneWeb發射648顆衛星,訊號已在今年10月底24小
時覆蓋全台,簡志誠證實,中華電信還會爭取與亞馬
遜(Amazon)旗下衛星計畫古柏(Kuiper)的獨家代
理合約,「最快到2026年會有好消息」。

簡志誠強調,持續投資衛星,除了看好商業用途潛
力,另一個關鍵就是健全台灣的網路韌性;「台灣是
島國,對外通訊如果沒有海纜,就是靠衛星,而衛星
頻寬資源有限,必須加速投資」。他看好,未來許多
應用會跑到衛星上,為6G前哨戰提前布局。

除了OneWeb獨家合約,中華電也與盧森堡衛星服
務商SES簽訂在台獨家契約,加上中華電擁有ST-2高
軌道自有衛星,中華電已達成台灣獨家高、中、低多
軌群星網路。

簡志誠表示,隨著ST-2的使用年限可能在
2027、2028年到期,中華電信持續與新加坡電信合
作,拍板後繼衛星計畫ST-X(名稱未定),中華電將
出資新台幣70億元。

全球乾淨網路需求強烈 台灣海纜、衛星地位提升

台灣OneWeb低軌衛星訊號目前仰賴關島、泰國與
南日本地面站(Gateway),雖可接收訊號,但考量通
訊韌性,台灣也積極爭取低軌衛星地面站落地。

簡志誠說明,由於設置新的地面站牽涉到要調整既
有衛星仰角,目前OneWeb第一代衛星沒必要在台增
設地面站,但在發射下一代衛星時,就有很大的機會
在台設地面站;中華電也建議Kuiper落地台灣,在台
設地面站,中華電將可提供機房、土地與承租等相關
資源合作。

「落地台灣對國際衛星業者來說,是很好的選擇,
不是只有台灣單方面受益」,簡志誠從海纜的角度分
析,「美方主導的海纜現在大多不落地香港,登陸台
灣的海纜變多」,加上許多國際業者包括
Google、Facebook、亞馬遜、微軟都在台灣加碼投資
IDC(網路資料中心),對與台灣合作的國際衛星業
者而言,有海纜可傳訊到各地,又有IDC等資料可
用,是雙向利多。

「多年來,台灣都希望變身為亞太訊務轉運中
心」,他進一步指出,台灣是橫太平洋海纜路線,從
美國西岸到東南亞的重要節點,許多國際業者的IDC
進駐台灣,一方面也是著眼服務東南亞的商機。

中華電在全球投資近30條海纜,台馬第4海纜、台
澎金第4海纜將於2026年完工,強化離島通訊韌性;
原本行經南海「卡關」的東南亞日本二號海纜
(SJC2)也預計明年起陸續完工,未來還會有4、5條
國際海纜,都會選擇在台登陸設站。

簡志誠說,美中對峙氛圍下,市場非常在意乾淨網
路(Clean Network),未來國際海纜布建,都會避開
比較政治敏感、不容易取得許可的地段,設備訴求去
紅化供應鏈,也會考量海纜站登陸地點;台灣有民主
價值、工程素質高、供應鏈又齊全等特色,比東南亞
更具優勢,「台灣是很重要的中間點,地位會越來越
重要」。

海纜韌性強化 中華電多管齊下

去年2月初,僅存的兩條台馬海纜疑似遭中國籍船
損害,造成離島馬祖通訊受阻,多家外媒也點出台灣
連結全世界國際海纜的重要性。

該如何提升海纜韌性,簡志誠表示,中華電除了透
過微波、衛星發展備援強化,也加碼參加海纜維修聯
盟區域,提升強化海纜維修能量;但他坦言,自建維
修船團隊,恐怕不符合經濟效益。

為了避免船隻再度勾斷海纜,簡志誠進一步說,盼
對漁民加強宣導,船舶告警系統會偵測水下海纜,
「不要沒看到其他船,就以為是故障然後關掉」。中
華電信在頭城和淡水附近,都有僱用漁會船隻巡邏,
繞行至少100公里,向靠近海纜的漁船示警,海巡署
也會透過系統觀測,勸離靠近海纜船隻,盼多管齊下
減少海纜事故,保護台灣對外重要通訊。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