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部:台灣今年將守住順差 韓國恐陷14年來首度入超

(中央社記者張璦台北2022年9月22日電)財政部統
計處今天表示,韓國恐出現14年來首次入超情況之
際,台灣在主力出口貨品積體電路、資通與視聽產品
挹注,以及對中國與香港、美國、東協出超均創歷年
同期新高下,全年仍將保有貿易順差,但出超規模不
易突破去年高峰的644.1億美元。

財政部今天發布統計通報指出,台灣與韓國經濟發
展皆以出口為導向,商品進出口差額呈出超向為常
態;同時,在國內天然資源相對匱乏、與全球供應鏈
緊密連結的競合關係下,出入超主要來源市場大致相
仿。

財政部統計處表示,去年台灣、韓國總出超各為
644.1億美元、293.1億美元,最大出超來源皆為中國
與香港,即兩國的首要貿易夥伴,金額各達總出超的
1.6倍、2倍,對美國、東協也呈現出超。同時,台韓
的最大入超國則為日本,主要入超來源還有澳洲、沙
烏地阿拉伯、歐洲。

統計處指出,台韓截至去年已分別連續46年、13年
出超;然而,去年12月起迄今,韓國對外貿易有7個
月轉呈入超,累計今年1至8月入超251.1億美元,其中
對沙烏地阿拉伯入超254億美元,已超越去年全年規
模,年增134億美元,對澳洲入超177.4億美元,年增
41.4億美元,主要是受進口原物料價格上漲、能源需
求增加的推升。

另一方面,受全球供應鏈重組、中國疫情與封控等
影響,韓國對中港出口轉為衰,主要為油品、半導體
設備、 面板等出口下滑,晶片增幅也縮小;而進口晶
片、電池及相關化學材料大幅增加,導致出超由去年
單月平均50億美元,降至今年5至8月均不及15億美
元,前8月出超僅210.3億美元,年減175.7億美元,即
使對東協保有出超量能,全年恐難扭轉貿易逆差之
勢。

鏡頭轉回國內,統計處表示,隨輸入物價上揚,台
灣今年各月出超總額也大多較一年前下降,累計1至8
月出超356.8億美元,年減49.1億美元;不過,在對中
港、美國、東協出超均創歷年同期新高下,全年仍將
保有貿易順差,但不易突破去年高峰。

統計處指出,若按國際商品統一分類(HS),對台
韓4位碼貨品出入超金額進行排序,分別擇取前10大
貨品比較,今年1至8月兩國出超皆由主力出口項目積
體電路領軍,各占總出口比重37.6%、16.9%,反映兩
國在全球半導體產業占有優勢地位。

同時,國際油價居高,統計處表示,台韓石油煉製
品出超金額雙雙攀升。

此外,統計處表示,韓國在汽車、平面顯示器生產
及造船工業具有強勢競爭力,相關貨品也名列前7大
出超項目;資通與視聽產品則為撐起台灣前8月出超
的另一支柱,品項包括電腦零附件、伺服器、儲存媒
體、交換器及路由器等,主因受惠於企業數位化轉型
發展、回流台商持續擴充國內產能,加上雲端及網通
設備需求挹注。

針對入超方面,統計處指出,今年1至8月台韓前10
大貨品,有6項重疊,其中原油、天然氣等石油氣、
煤均排名前4,且入超金額增加較多,連同鐵礦石及
其精砂等農工原料,顯示兩國外貿運行高度仰賴自國
外進口原物料,再將其投入加工製造後輸往海外市
場。

統計處表示,至於生產半導體等機械、 醫藥製劑則
因歐美日等先進國家掌握關鍵技術與研發實力,台韓
仍有向其採購的需要,也是兩國的主要入超品項。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