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溝通師成新職業? 專家:台灣企業態度保守

(中央社記者江明晏台北2023年08月6日電)ChatGPT
問世後,引爆生成式AI熱潮,海外已有「AI溝通師」
新興職缺崛起,號稱年薪上看新台幣千萬元;但專家
認為,台灣企業對AI溝通師專職需求恐微乎其微,不
僅對AI工具態度仍偏保守,甚至視為毒蛇猛獸。

AI溝通師又稱提示工程師(prompt engineer),他
們知道該如何對AI下指令,誘導AI產出更好的結果,
且能協助企業培訓員工來駕馭AI工具;也有人給予它
一個更優美的名字「AI詠唱師」,就像法師唸出咒語
就能產生魔法一樣。

ChatGPT問世以後,除了激勵AI概念股飆升,人工
智慧也正式進工作職場領域,掀起人力市場的新變
革。熟知新創產業新趨勢的台灣大哥大總經理林之晨
表示,在美國求職網站上已有數千個類似AI溝通師職
缺,甚至有企業開出新台幣千萬元的年薪;在日本,
專屬的人力銀行Prompters日前也正式上線。

不過,台灣人力網站對「AI溝通師」職缺的數量可
能只有個位數,商業發展研究院數位創新人才研究所
所長楊梓青對中央社記者表示,國外傳出AI溝通師年
薪可高達千萬,他認為,這可能是美國新創環境才有
的暫時性現象。

楊梓青分析,台灣不太容易複製有3大原因,第
一,台灣企業界和學界對AI的態度還是相對保守、排
斥,視為「毒蛇猛獸」或認為是投機取巧,甚至禁止
使用。

第二,AI工具有資安疑慮,為了得到更好的答案,
AI溝通師會提供AI工具許多企業資訊作為參考;但這
些資料可能是公司機密,若被AI搜集進入資料庫,將
來可能就會被當作答案讓其他人隨意獲取。

第三,AI溝通師說穿了,其實就是一種溝通技巧,
「可能也沒那麼偉大」,不看好企業會特地開出職
缺,但反而能催生許多第三方的AI溝通講師,對許多
企業員工開課培訓。

不管AI溝通師是否能成為正式職缺,許多產業界高
層都認為,AI溝通在未來將成為一個普遍技能。中華
電信近期也積極進行AI轉型,中華電信總經理林昭陽
就坦言,AI人才「有很大的缺口」,但不見得都要透
過外部徵才,可透過員工訓練升級,中華電資訊技術
群現有1500名人力,未來要成長到2000人,「AI會是
通識能力」。

台灣104人力銀行徵才資料庫顯示,AI相關工作機
會目前已超過2.6萬個,多數以AI研發工程師為主;但
業者認為,「會AI」的應用人才同樣水漲船高,平均
身價至少高出1成,包括商管、社科或文學院的學
生,若能熟玩AI應用產品,將更能接近產業當紅核
心,AI整合力也將被視為工作者的必備技能。

林之晨說明,與AI溝通不必會寫程式,比的是人文
素養。例如「你要告訴AI你想要運用張曼娟或是王文
華的風格,甚至是不同時期的筆觸」,這就有賴你夠
不夠了解文學;學習AI溝通也像是寫作文,寫得好就
像暢銷作家一樣炙手可熱。他也認為,「人人都需要
與AI溝通的技巧」,台灣大哥大就成立很多專案社團
讓員工學習「AI詠唱技能」。

不過,根據資策會指引,生成式AI除了帶來正面影
響,也可能有負面衝擊。例如為了讓AI學習不小心洩
漏組織的機敏資料、濫用智慧財產權、AI可能混淆對
於事實的正確認知等,這些都是企業與員工勇於擁抱
AI工具時必須思考的問題。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