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移轉 經部:2022年起台廠新南向投資超越中國

(中央社記者劉千綾台北2023年08月15日電)美中貿
易戰加上蘋果分散布局策略,全球供應鏈大洗牌,經
濟部投審會統計,2022年台灣對新南向國家投資金額
為52.7億美元,超越對中國投資50.5億美元,這也是
自1993年以來,再次超越對中國大陸投資金額。

供應鏈移轉趨勢持續發酵中,今年前6月台廠對新
南向投資金額達21.2億美元,同樣超越對中國投資
19.1億美元。

2018年美中貿易戰爆發後,原本為世界工廠的中國
光環不再,根據經濟部投審會數據,台灣對新南向投
資金額卻逐漸增加,2021年對新南向投資金額攀升至
58.28億美元,主因為環球晶和聯發科分別以25億、10
億美元增資新加坡公司。

2022年對新南向投資額雖受COVID-19疫情影響,
稍微下降至52.7億美元,但仍一舉超越對中國投資金
額50.5億美元,當年度前3大投資國家為新加坡、越南
和印尼,金額分別為33億美元、5.49億美元及3億美
元。

經濟部官員表示,累計至今年上半年,台灣投資東
協的主要國家分別為新加坡、越南、馬來西亞和印
度,金額分別為10億美元、3.5億美元、 2億美元以及
1.3億美元,其中對馬來西亞和印度的投資金額已超越
2022年的整體投資金額。

此外,今年上半年重大的投資案為鴻海以5億美元
增資新加坡公司,再轉投資印度生產手機及其零配件
電子產品;以及鴻海以3.6億美元增資新加坡公司,再
轉投資墨西哥生產電動汽車電子零件,是推升新南向
投資金額成長的主力。

官員分析,隨著COVID-19疫情趨緩、蘋果「中國+
1」供應鏈分散策略,加上台商長期耕耘東協國家,
加速電子、資訊科技產業移轉效應,像是鴻海、和
碩、仁寶、英業達、緯創和廣達等電子六哥前往越南
布局,鴻海在印尼、泰國和印度皆有投資電動車產
業。

新南向國家的產業聚落及優勢條件為台商布局的重
點考量,經濟部官員舉例,電信寬頻設備廠中磊電子
在菲律賓擴廠;印刷電路板(PCB)產業大多前往泰
國投資,包含泰鼎、競國和台虹等業者;印尼則是紡
織、製鞋業的重要基地,吸引寶成、豐泰和儒鴻等台
廠。

越南吸引鴻海、緯創、廣達、和碩、仁寶和英業達
等大廠投資,已成為電子產業重鎮。經濟部官員分
析,因越南人力成本較低、鄰近中國具地理位置優
勢,加上與各國簽訂許多優惠協定,有助電子零組件
廠商生產基地移轉的速度。

此外,受惠於台商回流方案,許多台廠也將產能移
回台灣,根據經濟部最新統計,投資台灣三大方案總
投資金額逾新台幣2.09兆元,其中歡迎台商回台投資
行動方案的總投資金額近1.2兆元。經濟部官員分析,
受美中貿易戰影響,網通、高階伺服器等廠商也會優
先考慮將產能移回台灣。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