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業對中國曝險1.12兆 金管會:風險相對可控

(中央社記者謝方?台北2023年8月15日電)中國大型
房產開發商碧桂園陷入流動性危機,中植系旗下中融
信託因投資房產失利,部分產品停止兌付,中國市場
風險引起關注。金管會揭露,截至今年6月底止,台
灣金融三業對中國曝險合計新台幣1.12兆元。

近年中國房企陸續暴雷,近期碧桂園有2筆美元債
息跳票、11檔境內公司債停牌;另中植系旗下中融信
託則因投資房產失利,部分產品停止兌付,引起外界
憂心市場風暴來襲。

金管會今天揭露,截至今年6月底止,台灣金融三
業對中國曝險合計1.12兆元,其中以銀行業曝險1兆
102億元為大宗,其次為保險業曝險947億元、證券期
貨投信業曝險157.28億元。

本國銀行對中國曝險總額達1兆102億元,其中包括
國銀對中國地區授信6974億元、投資2374億元、資金
拆存754億元,曝險占上年度決算後淨值的23.91%。

今年第2季底國銀對中國曝險總額或曝險比率,雙
雙探金管會2013年第3季公布統計以來新低。金管會
評估,銀行業對中國曝險尚在法定限額及可控範圍
內。

保險業對中國有價證券曝險947億元,年減5.02%,
全為壽險業持有曝險部位,產險業對中國曝險為零。

證券期貨投信業對中國曝險157.28億元,占淨值比
重2.3%。其中,以證券商對中國曝險127.88億元為大
宗,包括事業性投資曝險38.84億元及券商自營部位曝
險89.04億元。

至於投信業對中國曝險26.89億元、期貨商對中國曝
險2.51億元,均為事業性投資曝險部位。

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童政彰在例行記者會說明,本
國銀行目前已在25個國家設立超過650個據點,對於
各個國家政經變化及相關曝險,銀行風險控管技術均
相當到位及成熟。

童政彰提醒,因應整體國際經濟金融情勢變化,銀
行必須不斷強化損失吸收能力,以中國曝險為例,主
管機關要求金融機構針對一般授信提列1.5%備抵呆
帳;銀行面對各式挑戰,風險控管程序必須審慎,並
應建立更厚實損失吸收能力,以便抵禦外在環境變
化。(編輯:張良知)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