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泥張安平:台泥儲能2023年賺錢 明年會更好

(中央社記者賴言曦台北2023年11月29日電)台泥
(1101)今天召開法人說明會,董事長張安平表示,
中國水泥事業對台泥營運盈虧的影響力逐漸變小,而
儲能事業方面,轉投資台泥儲能今年是「賺錢的」,
2024年會更好。

台泥今年前3季累計合併營收新台幣809.7億元,較
去年同期增加2%,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約61.96億
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12%,每股稅後淨利(EPS)
0.82元。

台泥近年除積極全球布局儲能事業外,宣布在加拿
大溫哥華投資建置純綠電高性能三元鋰電池電芯廠;
另為布局低碳水泥事業,台泥日前也宣布擴大投資土
耳其OYAK水泥合資公司及葡萄牙Cimpor水泥合資公
司。

對於市場憂心資本支出,張安平表示,台泥已經做
好未來幾年的資金規劃,台泥每年的現金流都可以支
撐公司的發展,且對土耳其OYAK及葡萄牙Cimpor合
資公司的投資,是沒有負債的。

台泥總經理程耀輝進一步指出,假設台泥在2023年
9月底已對土耳其OYAK及葡萄牙Cimpor具控制性持
股,則合併營收可望增加近380億元,總營收攀至近
1190億元,低碳水泥占比也將從28%提高到51%。

程耀輝表示,2023年擬制性稅後淨利也將因增持
土、葡兩家合資公司的股份而超過100億元,帶動合
併稅前折舊攤銷前獲利(EBITDA)達328億元;另以
擬制性報表來看,台泥截至2023年9月底的財報,在
兩岸水泥的營收將降至42%,其他包含海外低碳水
泥、全球綠能及其他投資的占比將達58%。

台泥對2024年兩岸水泥占總營收的目標低於50%,
張安平對此表示,中國水泥在台泥的總營收占比正在
大幅下降,對台泥營運盈虧影響力逐漸變小,且觀察
中國市場對水泥需求短時間難成長,明年市況有待觀
察,但對台泥來說,若中國官方未來開始實施碳稅及
碳費,屆時台泥競爭力將浮現,淨利潤可望向上走。

儲能事業方面,張安平表示,轉投資的台泥儲能今
年是賺錢的,明年會更好,預計花蓮的50MW E-
dReg、宜蘭35MW E-dReg儲能案場明年陸續上線後,
可望帶動儲能事業成長。

觀察電池產業發展,張安平表示,今年是全球電池
產業面臨挑戰的一年,預估從今年到明年上半年,全
球電池產業將面臨一輪洗牌。

談及台泥布局電池產業,張安平表示,台泥旗下能
元科技耕耘的是高性能電池,較普通電池有競爭力,
且觀察中國、歐洲及美國持續加大對電池產業的投
資,顯示電池是綠能轉型的布局基礎,而目前旗下的
高雄小港超級電池工廠已開始生產,仍在朝良率超過
9成的目標努力,期待今年底可全產全銷。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