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東亮:盼政府給予監理寬容 勿等新壽進太平間才救

(中央社記者謝方?台北2024年01月31日電)新壽資
本不足困境持續延燒,台新金(2887)董事長吳東亮
今天首度以新光金股東身分受訪,他表示,過去新光
金增資新壽數百億元,但新壽RBC還是沒過關,顯示
現增無法根本解決問題,若將帳上死利差互抵責任準
備金計入自有資本,才能舒緩財務壓力,盼政府不要
等新壽進太平間才救。

金管會官員回應,監理機關的立場,30日新春記者
會已表達得很清楚。

新光金(2888)2023年經營權易主,「改革派」股
東取得吳東亮支持,透過委託書徵求取得經營權,原
公司派、新光金大股東吳東進退居名譽董事長。2023
年新壽資本不足,吳東進主張金控應辦理現增進而增
資新壽,不過目前經營層認為金控募資應為最後選
項,兩派股東意見分歧。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30日首次表態,新光金不能因經
營團隊調整而忽視增資承諾,「金管會對此事不容打
任何折扣」。

吳東亮今天打破沈默,以新光金股東身分出面受
訪,他說,過去幾年間新光金增資新壽數百億元,但
新壽現在RBC還是低於200%、新光金股價還是在票面
下,這證明新光金過往持續以低於票面金額辦理現金
增資進而挹注新壽的作法,並未真正解決經營問題。

吳東亮提到,金管會要求壽險公司2026年接軌TW-
ICS前,RBC必須達200%才能申請15年接軌過渡期,
現在離接軌日剩2年,據報導新壽資金缺口還有相當
大金額,金管會要求新壽每年增資新台幣70億元,但
缺口並非70億元即可解決的事。

吳東亮表示,現在新光金經營層一直在思考,有什
麼辦法能在2年內最終解決新壽壓力,「增資僅是手
段,目的是要將RBC拉至200%」,因此新光金2023年
向金管會提議,新壽帳上有一筆大額死利差互抵責任
準備金,希望金管會同意讓新壽計入自有資本。

吳東亮說,全球人壽、國泰人壽及南山人壽過去幫
政府解決問題保險公司,都取得金管會同意將死利差
互抵責任準備金計入自有資本,「為什麼有人可以,
有人不行?」

他指出,南山人壽2022年陷入淨值轉負危機,政府
跳出來替南山人壽解圍,「難道一定要等新光金到最
糟時候,才要幫新光金解圍嗎?」吳東亮進一步說,
新壽形同坐在一座金山上,若金管會准新壽動這筆準
備金,至少現金增資或RBC達標200%壓力會減輕。

吳東亮表示,去年新光金透過董事會改革、更換經
營團隊,努力做出改變,先前亦向金管會爭取監理寬
容,希望政府能幫忙,但未獲同意,他向金管會喊
話,「新壽現在已在加護病房,你要等它死了才用特
效藥嗎?」

吳東亮說,老保險公司帳上都會有一筆或多或少的
死利差互抵責任準備金,並非僅新壽碰到此問題,期
盼金管會可請壽險公會協助,進行整體檢討。

吳東亮亦提到,新壽董事長魏寶生先前提議過將高
利率保單做財務再保,「提了,被金管會否決,很可
惜」,他說,歐洲近年用此方式處理很多高利率產品
造成的問題,若金管會願意開放,會吸引國際市場。

吳東亮說,不管什麼機制,新壽現在最重要是將
RBC拉上來,就像銀行若淘汰不良資產,不良資產比
率即可獲得控制,高利率保單若能做財務再保,保險
公司RBC亦可望回升。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