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鯰魚拚長大 3家純網銀各自出招搶市擺脫虧損

(中央社記者蘇思云台北2024年05月5日電)台灣首
家純網銀、樂天銀行於2021年正式開業,象徵台灣金
融發展史邁向新里程碑,隨後LINK Bank與將來銀行
也陸續開業,自政策開放後共迎來3家純網銀,不過
成立至今,業者財務仍呈虧損,經營之路並非坦順。

不過,近年LINE Bank瞄準消金,將來銀行開拓財
管手收業務,樂天銀欲參與企業聯貸案,3家業者布
局重點不同,力拚「鯰魚要長大」。

金管會2019年開放台灣純網銀執照,意在創造「鯰
魚效應」,透過創新服務帶動金融業數位轉型,如今
台灣3家純網銀,樂天國際商業銀行、LINE Bank(連
線商業銀行)與將來銀行,各家營運時間介於2年到3
年多間,外界也關注鯰魚效應何時可以發酵。

觀察3家純網銀單年度稅後淨損狀況,LINE Bank從
2022年的淨損20億元,2023年縮小到虧損11億元,將
來銀行跟樂天銀2023年虧損也分別收斂到9.6億元與
5.2億元。

惠譽信評台灣分公司副總經理陳怡如表示,3家純
網銀都在積極推展業務,雖然淨利息收入、淨手續費
收入持續增加,但還是低於營業費用,因此3家純網
銀去年全年還是呈現淨損。

截至去年底統計,LINE Bank開戶數172.5萬戶為最
多,主要是擁有通訊軟體生態圈優勢,借力使力之下
推展開戶數最快;將來銀行戶數達34.6萬戶,今年則
力拚完備外匯與證券業務;至於樂天銀戶數達20.4萬
戶,不過考量台灣法金業務還沒完全開放,經營上相
對謹慎。

台灣金融研訓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員賴威仁指出,
LINE Bank積極推動消金業務,包括聯名信用卡、保
險、證券交割戶等合作,積極跟日常生活連結,未來
也規劃推出外匯、財管等業務。

將來銀行除了存放款業務,去年起開辦線上房貸,
業務拓展涵括雙北、桃園、新竹、台中地區,今年更
搶頭香開辦基金銷售業務,服務上線1個月就有破萬
戶加入,後續規劃外匯業務、證券交割服務,內部也
積極評估聯貸案的參貸機會。

陳怡如受訪表示,房貸目前抵押權設定還是需線下
進行,加上實體銀行也有房貸業務,因此將來銀的房
貸仍以增轉貸為主。未來可以持續觀察,將來銀行大
股東中華電信能否進一步協助拓展新客群。

樂天銀除了存放款業務外,也攜手基金交易平台基
富通推出「一鍵開戶」服務,並積極跟電子支付合
作,透過綁定帳戶增加用戶黏著度。樂天銀也指出,
目前存放比雖然稍低,但瞄準未來聯貸案的參貸商
機,預期第3季後,存放比有機會從目前不到3成提升
到5成。

純網銀業者私下透露,當初政府確實希望金融科技
可以發揮鯰魚效應,但鯰魚需要時間長大,若未來有
機會放寬3人以上企業戶線上開戶等規定,對於推展
法人授信、薪轉戶等業務都有幫助。

賴威仁分析,純網銀目前業務項目與現有傳統銀行
差異不大,鯰魚效應尚不明顯,如何找到股東強項,
進而發展差異化作法,業者可能還需要時間才能推出
特色業務。

銀行獲利不外乎來自淨利息收入、淨手續費收入與
投資收益,如何把錢放出去,自然是純網銀思考經營
重點。

陳怡如表示,存放比是衡量銀行流動性風險狀況的
指標之一,也是達到損益兩平的基本觀察指標之一。
截至今年2月統計,LINE Bank存放比為62.76%、將來
銀為46.16%、樂天銀為28.32%,仍低於全體國銀約7
成水準,純網銀目前也都積極提升存放比,力拚損益
兩平。

惠譽信評預期,3家純網銀中,有1家純網銀有機會
在2025年達到單年度損益兩平,並在2026年小幅獲
利。外界多預期,可能是LINE Bank有機會先損益兩
平。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