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陽打造充換電平台 柯勝(峰)手握電動機車獲利方程式

光陽柯勝(峰)專訪2

(中央社記者鍾榮峰台北2024年05月26日電)全球淨
零碳排的大趨勢正推動機車產業朝電動化轉型,光陽
工業董事長柯勝(峰)打造「充換電合一、車電分離」
的獲利方程式,積極在台灣和海外布局充換電整合平
台。他直言,誰能在電動機車產業勝出,「關鍵在誰
能掌握電池應用大數據」。

光陽工業(KYMCO)今年6月將迎接開業60週年,
接班集團董事長10年的柯勝(峰),首度接受中央社團
隊獨家專訪,並透露光陽在電動機車領域布局藍圖和
獲利方程式。

面對全球機車產業處於綠能轉型的重要轉折點,柯
勝(峰)正透過布局海外市場,把光陽品牌形象擴及全
球。他為光陽訂出品牌永續價值、海外擴張、推動電
動機車系統的3大策略。

柯勝(峰)說,「這3大策略,彼此環環相扣,是光陽
未來10年決勝負的關鍵」。他的藍圖是,透過在海外
布局電動機車系統,要在全球消費者心中擦亮光陽的
品牌形象,藉此建立光陽在全球一線品牌地位。

被問到如何用一句話形容現在的光陽,柯勝(峰)堅
定地說,「蓄勢待發」。

柯勝(峰)如此自信,並非光靠製造電動機車與競爭
對手拚搏,而是光陽經年累月打造的秘密武器,以及
歸納市場動向得出的獲利方程式。

「電動機車市場生態比電動車更複雜」,柯勝(峰)
坦言,從硬體成本來看,拚不過中國大陸,光憑製造
電動機車,很難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冒出頭。

除了中國大陸,全球越來越多廠商投入製造電動機
車,但柯勝(峰)直言,「電動機車獲利關鍵不在車
廠」。他認為,許多車廠還在摸索電動機車的商業模
式,若光陽要在全球電動機車市場勝出,「要屏除機
車製造的舊思維」。

柯勝(峰)觀察到,全球電動機車市場成長仍相對緩
慢,關鍵在當地電動機車充電基礎設施仍不足。建置
充電設施,受到當地政府法規規範外,也缺乏換電功
能輔助,讓電動機車跨越城際的續航力受到挑戰,不
僅一般民眾消費裹足不前,商用電動機車應用也跟著
受限。

展望未來電動機車的能源模式,柯勝(峰)一語道
破,「100%使用換電系統並不現實」,他認為,未來
的電動機車,應該同時具備換電與充電功能,才能擴
大電動機車的應用廣度。

柯勝(峰)提出未來電動機車產業的獲利方程式,
「充換電合一、車電分離」,也就是用一套平台,整
合各款電動機車和各地的充換電系統。

他以智慧型手機安卓(Android)作業系統平台形
容,手機品牌商製造各款智慧手機,也採用不同規格
的電池和充電器,但Android開放平台可廣泛地應用在
iPhone以外的各品牌智慧手機,讓多樣化的應用軟體
百花齊放。

他說,這不是紙上談兵。光陽從2018年起,早已預
先打造Ionex車能網能源換電系統,更透過Ionex平
台,累積達數百萬筆的換電型電動機車大數據。

柯勝(峰)在高雄廠區向中央社團隊介紹,高雄電動
機車產線在2022年10月完工,目前日產能約300多
輛,月產能可到6000輛至7000輛,可因應台灣和海外
市場訂單,未來不排除視客戶需求擴充產能。

柯勝(峰)透露,「大數據」正是光陽建立電動機車
獲利方程式的秘密武器。光陽高雄廠區的燃油和電動
機車產線,常為市場熟悉;但鮮為人知的是,光陽在
台北南港設有軟體和電池研發中心,經年累月龐大的
電動機車電池換電數據,也集中在光陽南港資料中
心。

柯勝(峰)說,透過掌握實際情境下數百萬筆電動機
車電池換電的數據,光陽可以分析不同規格電池芯、
電源管理、以及電池組等效能,歸納出更具效率的充
換電應用方法;不僅大幅提升光陽換電系統的電池品
質,也讓光陽更有信心向海外輸出充換電平台方案。

光陽2023年在義大利米蘭車展發表能源補充系統電
池計量模組Ionex BMU(Ionex Battery Metering
Unit);今年5月15日,光陽推出「充換兩用」電動機
車,不僅配備BMU模組,更搭載智慧車聯網功能。

柯勝(峰)直言,「這是很有野心的規劃」,光陽藉
此向全球傳遞KYMCO是電動機車品牌、Ionex是充換
電基礎平台的品牌形象,也展現光陽在電動機車領域
打造「充換電合一、車電分離」獲利方程式的企圖
心。

展望未來電動機車市場,柯勝(峰)說,「最困難的
時間已經過去」,誰能在電動機車產業勝出,「關鍵
在誰能掌握電池應用大數據」。

柯勝(峰)強調,台灣是全球電動機車產業發展的最
前線,也是最先進的市場,向全球推廣電動機車充換
電能源系統,是台灣機車品牌難得的契機;儘管挑戰
度高,但「打到球心可能會是全壘打」,光陽在這關
鍵時刻,已準備就緒。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