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2.0紅潮來襲 保護主義再起?彙整對台影響一次看

(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台北2024年11月9日電)美國總
統大選落幕,「川普2.0」將重返白宮,其強勢作風與
高度不可預測性,各界如坐針氈,台灣更是繃緊神
經,審慎面對未來變局。與美國隔著遼闊太平洋、相
隔逾1萬公里的台灣,為何必須關注川普,除了台美
經貿日益緊密,更攸關台積電晶片霸主地位是否受影
響。

美國總統大選於2024年11月5日登場,共和黨總統
候選人川普一路領先,選舉人票迅速跨越270張當選
門檻,確定當選。川普6日發表勝選談話時,直言未
來將會是美國的黃金年代。

共和黨選情大好,在國會選舉中,贏得參議院多
數,重新奪回參院,為川普執政提供有力後盾。學者
普遍預期,有了上一任的執政經驗,「川普2.0」執行
力更好。

●美國大選結果出爐 為何對台灣重要?

台灣與美國的貿易關係愈來愈緊密,自從2018年美
中貿易戰爆發後,全球供應鏈重組,而後COVID-19疫
情、俄烏戰爭接連來襲,更加速此趨勢。

今年台灣經濟成長率「坐3望4」,出口是關鍵引
擎,由於人工智慧(AI)商機爆發、全球供應鏈重組
2大浪潮推動,加上美國加速製造業的回流以及在地
化發展,使得台灣對美外銷暢旺,台灣對美出口電子
相關產品日益增加。

財政部官員分析今年前9月市場結構,指出今年台
灣在美、中兩大經濟體之間出現「貿易大挪移」的現
象,台灣對美國出口占總出口比重上升至24.1%,對
中港則降至31.2%,分別為近25年、23年同期最高、
最低水準。

再看雙邊投資情況,根據經濟部統計,2023年台灣
核備對美投資案共90件,金額為96.90億美元,占總核
備對外投資金額41.10%,不論件數或金額均排名第
1。

台灣引以為傲的半導體產業,更是台美緊密合作的
關鍵。由於美中戰場從貿易戰延伸至科技戰,經貿合
作相較於過去的成本優先,轉為注重「可信賴夥
伴」,美國對台灣資通訊產品及半導體的需求持續提
升,台積電也積極推進在美國的建廠工程。

撇除外交、政治層面,單就經濟來看,台灣與美國
已經是緊密的合作關係,因此美國經貿政策不只牽動
台灣外銷,更攸關廠商的投資布局。

●川普上任後,為什麼會影響台灣?

川普喊出「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口號,其政策核心
為重振國內製造業,創造更多工作機會,並認為美國
貿易逆差,是因為其他國家賺走美國的錢,打算透過
提高關稅制裁。

川普前次總統任期內,開打美中貿易戰,台灣意外
迎來轉單效應,出口寫下亮眼成績,投資跟著大爆
發,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直言,「台灣是川普第一次
上任的最大受益者」,如果沒有前次川普政策,如今
AI供應鏈可能在中國。

然而,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指出,川普
不能容忍3件事,一是賺美國的錢做貿易,二是靠美
國保護賺美國錢,三是移民搶工作、讓美國賺不到
錢。

貿易方面,中國、台灣都在賺美國的錢,台灣不只
對美出超大幅擴增,更因半導體實力堅強被川普盯
上,川普很可能會要求企業在美國多蓋幾個工廠或是
課徵關稅。

●川普曾揚言要台灣繳交「保護費」,並認為台灣
搶走美國人的半導體工作機會,怎麼看川普上任後,
對半導體產業的影響?

「關稅將是未來川普貿易政策的主軸」,中經院區
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劉大年直言,川普將對中國大陸
加碼關稅,也準備對美國所有進口品加徵關稅,再搭
配國內減稅政策;川普深信,唯有如此,才能吸引企
業回流美國。

半導體方面,專家學者普遍認為必須對川普課徵關
稅的情形預作準備,台灣因先進製程技術領先,具備
價格轉嫁能力,因此影響較小,反而須留意川普要求
先進製程提前移往美國。

孫明德分析,按照台積電規劃,原本想將最新世代
的半導體技術留在台灣,於美國投資次世代的技術,
但川普可能要求與台灣技術同步,施壓2奈米製程提
前赴美。

經濟部長郭智輝本週對此議題發表看法,他表示,
美國政府對台積電的支持不會改變,至於台積電2奈
米是否提前赴美生產,須視台積電決策和客戶需求而
定。他認為,台積電2奈米未來會在美國生產,但最
先進和關鍵技術仍會留在台灣。

王健全則說,先進製程可能愈來愈往美國靠攏,成
熟製程方面,中國在政策壓制下,或許會出現技術迅
速進步,彎道超車的情況;台灣除了強化競爭力,維
繫領先地位,產業也應更多元化,才不至於半導體一
出問題,經濟跟著出問題。

●若川普劍指台灣半導體產業,台灣有何說帖或策
略?

外界關切經濟部是否已準備相關對策與川普執政團
隊談判,郭智輝表示,經濟部對所有情況變化都有掌
握,對美方未來的經濟政策,經濟部有各種不同因應
方式;他一上任立刻推動境外關內政策,規劃協助供
應鏈布局海外市場,也是因應方式之一。

王健全認為,川普說要讓美國再次偉大,台灣應主
張「沒有台灣絕對不行」,因為美國要重振製造業,
需要供應商、通路商、零組件等助力,而台灣供應鏈
完整,如果沒有台灣協助,美國製造業難以成功。

孫明德則認為,對川普而言,台積電是眼中釘,賺
走美國的錢,但更重要的是「除鏽拋光」。

孫明德解釋,美國的鏽帶(Rust Belt)是左右這次
美國總統大選的關鍵,如今川普順利拿下執政權,若
要在期中選舉保持好成績,維持執政優勢,眼前最重
要的是「除鏽」。

孫明德比喻,對產業而言,川普要的是一串項鍊
(工業、傳產),而不只是上面的珍珠(高科技、半
導體),「除鏽拋光」是當務之急,台灣與其花大篇
幅討論對台積電的影響,不妨想想鏽帶要什麼,如何
能幫川普穩住鏽帶選票,如企業赴當地設廠投資,讓
他對選民有交代,「如果可以幫川普除鏽拋光,台積
電不會有問題」。

●川普政見對經濟的短期及長期影響?對供應鏈的
影響?

王健全分析,川普的政見為低稅率、高關稅、管制
移民,雖然對股市有短期的刺激作用,進而為台股帶
來助力,但可能造成二次通膨,美國聯準會被迫提高
利率,反而對長期經濟發展不利。

而川普當選後,美國景氣正處下滑階段,加上中國
經濟低迷,對全球經濟有不利影響。

若川普拉高對中關稅至60%,且加強稽查中國原
料、零組件,以及洗產地等情況,將加速供應鏈重
組。

劉大年指出,台灣企業過去的國際化多指赴中國大
陸投資,由於文化、語言的相近性,中小企業還能應
付,但現在是真正的全球布局時代,面對各國不同的
法規、語言、文化,中小企業會更加吃力,即便是大
企業,也得加緊「補課」。

中經院台灣東南亞國家協會研究中心主任徐遵慈補
充,東協、印度希望加入全球供應鏈,但政策穩定
性、生產條件等仍須改善,而且部分措施對外商/台商
不利,以及須留意部分國家智財權、勞工保障等相關
法規尚未建置或有效執行的情況。

●川普對兩岸關係的態度

劉大年分析,兩岸關係是美中關係的重要基石,兩
岸政策上,川普對兩岸發生軍事衝突時,美國是否直
接軍事介入一事,一再含混帶過,但川普有自信可以
有效駕馭中國,使其不輕舉妄動。

劉大年認為,避免兩岸發生衝突,仍是未來川普政
府對兩岸政策的立場,會要求兩岸克制,不要超越紅
線;對台則延續第一任的作法,繼續對台軍售。

不過劉大年提醒,川普的「隨性發言」可能影響兩
岸關係,台灣必須審慎以對。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