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併全球6家藥廠 保瑞以收購代工連結國際大藥廠

(中央社記者韓婷婷、蘇思云台北2022年9月18日
電)保瑞(6472)是一家從代理商起家的台灣藥商,
9年併購全球6藥廠,透過「收購+代工合作」模式快
速與國際大廠連結,成功將藥品行銷全球100個國
家,晉升台灣生產能量最大的藥業集團,期間營業額
快速翻了50倍,明年更可望向百億叩關。

「儘管未來的挑戰還很多,但保瑞的確在台灣做了
一個很好的示範,可說是在台灣打造出全新的商業模
式」,保瑞副總經理陳世民直言,透過多次併購帶來
的機會,讓保瑞得以跨足海外、取得國際級大藥廠等
級客戶,目前已擁有7座工廠,並累積國際人才,未
來在生產、策略運用上更能發揮整合效益。

全球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CDMO)市場競爭激
烈,生策會分析,全球製藥CDMO產業仍然為歐、美
與中國主導,全球前10大CDMO藥廠中,歐洲占6
家、美國2家、中國以及韓國各1家。

若以2021年總產值來看,生策會指出,瑞士百年藥
廠Lonza以年營收56億美元排名全球第一大廠,是
Moderna疫苗開發生產的重要夥伴;全球第二大為中
國藥明康德與藥明生物,總營收為52億美元,藥明康
德憑藉獨特的業務模式,積極在歐美建廠。

第三大CDMO藥廠則是有超過50個生產基地、年營
收規模約40億美元的Catalent,也是AZ和Janssen的
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主要產製夥
伴。除前3大外,其餘藥廠多數年營收僅約10餘億美
元,距離領先群仍有相當差距。

此外,根據保瑞評估,全球生物藥品CDMO年複合
成長率達11%,市場規模將從2022年的113.8億美元,
成長至2024年的172.5億美元,其中又以北美為第一大
市場。

●小蝦米委屈 遭嗆「你們資本額有能力來併我們
嗎」

一家資本額未達2億元公司,不到10年,花了近百
億資金啟動6次收購,最近一筆交易更豪砸了60億
元,這樣的財務槓桿操作,引發外界不少質疑目光。

陳世民強調,啟動併購計劃時,都會精算3年至5年
的資金需求,也會著重在合作效益評估。保瑞的模式
是收購資產(製藥工廠)並承接代工訂單,逐一將產
品線、研發及市場補齊,並非去買一個對方不要,甚
至想要處理掉的賠錢資產;尤其工廠屬於固定資產,
在資金取得上更容易獲得銀行端支持,在金流上較無
問題。

陳世民回憶,當初提出要併日商衛采台南廠時,對
方提出質疑:「你們的資本額才多少而已,有能力來
併我們嗎?」

對於衛采尖銳的質疑,保瑞沒有因此退縮,陳世民
說,雙方從原本的合作關係開始,最後走到併購,這
期間保瑞花了很大力氣跟時間準備,才獲得對方認
可;因為案子成功,也開啟保瑞全新的成功模式。

陳世民說,有了衛采「代工實績」才能進一步談下
美國Impax旗下益邦製藥、葛蘭素史克GSK加拿大廠
以及伊甸生醫、安成國際藥業等併購案,也讓保瑞的
CDMO業務從小分子到大分子;從細胞株開發、製程
開發、分析方法開發、劑型設計到品質控制檢測服務
等,為客戶生產臨床和商業量產藥物,完整建構出保
瑞一條龍的CDMO業務。

陳世民解析,保瑞的併購案並非單純的銀貨兩訖買
賣,雙方仍保有合作模式,會簽3年到5年的代工合
約,「有一個合作關係在,對方會希望你好」,才會
願意給較好的合作條件;保瑞只要把品質顧好,按時
交貨,把公司管理好,讓對方無後顧之憂,能專注在
開發端,雙方處在共好的生命共同體上,加速前進。

從衛采到益邦,連續2個成功的案例讓國際大廠葛
蘭素史克GSK看上,願意將加拿大廠交給保瑞。

●從電子業的演化 尋找生技CDMO機會

陳世民觀察生技業與半導體業的發展歷程有很多相
似之處,當產業成熟到生產設備可以模組化、制式化
後,CDMO代工業就開始出現,而「模組化」在製藥
業裡叫製程、配方。

他說,現在大分子藥發展越來越快,隨著法規要求
的東西越來越清楚,也已開始出現模組化設備;大分
子藥「代工業」的趨勢已成型,除了保瑞外,有多家
藥廠爭相投入,當然代工業同樣存在技術差異,大家
拚的是良率。

陳世民表示,細胞株在產能上的技術門檻相對高,
能夠透過不同技術或製程拉高「產量」者,含金量自
然就高。導入智慧製造,透過全自動化系統控制,降
低人為控制的失誤是保瑞目前積極努力的方向。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