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大電信拜會NCC 盼低軌衛星落地機制完善

(中央社記者江明晏、蘇思云台北2022年10月5日
電)5大電信董總今天拜會NCC,對低軌衛星及垂直
專網提建言,盼低軌衛星業者落地機制完善,包括符
合外資持股比例限制、媒合本國業者合作、政府能掌
握資訊數據流等。

5大電信董事長、總經理今天下午拜會國家通訊傳
播委員會(NCC),針對低軌衛星通訊落地條件以及
建立垂直專網共榮生態兩大議題提出建言。出席的董
事長包括:中華電信謝繼茂、台灣大哥大蔡明忠、遠
傳徐旭東、台灣之星林清棠、亞太電陳鵬;總經理則
包括:中華電郭水義、遠傳井琪、台灣之星賴弦五。

由於電信三雄近期屢屢因頻譜超標爭議意見交鋒,
媒體關注今天與談氣氛;多位電信大老今天會後均避
開媒體採訪動線,林清棠、賴弦五等與會者受訪時也
低調不願多談,但都不約而同表示「今天氣氛很平
和、很和諧」;顯見5大電信對低軌衛星落地與建立
專網生態圈等立場一致。

俄烏戰爭讓各界看見低軌通訊衛星的重要性,國外
低軌衛星業者來台動向受矚,特斯拉(Tesla)執行長
馬斯克(Elon Musk)推動的「星鏈計畫」(Starlink)
先前已傳出將與中華電信合作登台。

中華電信方面表示,已與多家國外業者展開技術對
接測試,但國際公司要克服法規面的問題,服務落地
的時間點才會明確。

根據電信管理法,低軌通訊衛星業者若要在台灣提
供服務,必須登記為電信事業,外資直接持有股份總
數不得超過49%,不過相關申請細節後續仍待數位部
拍版釋出;據了解,外資持股限制與境外業者策略不
同調。

針對低軌衛星發展,台灣電信產業發展協會副秘書
長劉莉秋今天受訪時表示,國內電信業者「不是拒絕
任何人進來」,而是期待低軌衛星業者未來落地時,
應該要建立完善機制,第一,符合電信管理法外資持
股比例規範,也就是直接持股不能超過49%,第二,
低軌衛星有戰略考量,應鼓勵媒合與本國業者合作,
第三,政府要有對資訊閘口通訊監察掌握的能力,保
障國家資通安全。

她進一步說,低軌衛星畢竟在台灣用的是公眾電信
網路的頻譜,「不能來了之後賺了錢,數據全部帶
走,什麼都不留」。本地電信業者積極配合政府政
策,擔起包括防疫、簡訊實聯制、國安等責任,
「100%的外國業者如果在台灣建立一套通訊網路,政
府連了解掌握的能力都沒有,恐危及國安」。

電信業者也期待,本國業者與境外低軌衛星業者的
頻譜進用成本上能夠越趨一致。劉莉秋說,「雙方畢
竟還是競爭與合作關係,如果要可競爭,彼此條件要
趨近」;國內電信業者屬於特許行業,過去均參與競
標,以高價取得頻譜,並善盡緊急救難等社會責任,
在法遵成本上,雙方也應趨向一致。

她強調,「沒有要墊高別人成本,但盼望能爭取合
理降低電信業者成本」,電信頻率使用費每年約有新
台幣30幾億元繳交國庫,在爭取之下,每單位
(MHz)原本是1067.5元,目前降到700多元,但因為
5G時代頻譜數量更大,仍是沉重負擔。

而在5G專網方面,劉莉秋表示,現在管理辦法還是
看不出如何促進業者之間共融合作,電信業者善盡資
通訊安全義務,認為專網業者在資通安全防護也應做
到盡善盡美,盼政府建立跨產業共融生態圈,而非讓
市場因橫向難合作而被瓜分,呈現斷鏈化或碎裂化,
無法進行體質上的轉型,期待政府可媒合跨產業合
作。

NCC的7位委員中,3名委員王正嘉、王怡惠及陳崇
樹都是在今年8月新上任,電信業者今天拜會除了
NCC發言人翁柏宗因記者會未參與外,其他6位委員
都有出席。

劉莉秋轉述,與會的NCC委員同意電信市場確實不
可同日而語,電信20多年來從過去比較封閉的市場已
走向大開放,競爭對手是跨業、跨境,也可能包含國
際巨擘。

她進一步說,與會的NCC委員提到,包括頻率使用
費、低軌通訊衛星、5G垂直專網創新等業務其實已移
交數位部,未來NCC希望跟數位部建立一個常態性的
政策溝通互動平台,NCC也認為業者提的相關意見也
可讓數位部知道。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