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水泥轉型軟服務 嘉泥撐過疫情盼2023年現金流轉正

(中央社記者賴言曦台北2022年10月23日電)2020年
1月,嘉泥(1103)員工旅遊開心入住集團轉型投資
的日本沖繩觀光旅館,沒想到開幕2週就遭遇疫情,
總經理王立心形容,原本滿懷期待瞬間「豬羊變
色」,那段時間,飯店在無法賺錢情況下,努力學省
錢;如今迎來邊境解封,她盼2023年達到正現金流,
做出成績給股東看。

台灣最早一批西進中國的老牌水泥廠嘉新水泥,在
決定將水泥事業退出大陸市場後尋求轉型,王立心
2013年和接任董事長的表哥張剛綸一起扛下嘉新的老
招牌,兩人決定擴張事業版圖至服務業。

●扛下集團轉型重任 由硬水泥轉向軟服務

嘉泥的華麗轉型是從硬梆梆水泥事業,大轉身為涵
蓋出生的坐月子中心的「輕醫療」,到老年安養的健
身照護事業。嘉泥從開設「人之初」產後護理之家做
起,再進軍日本沖繩開設的Hotel Collective觀光旅館,
與洲際酒店集團(IHG)在沖繩聯手打造的豐崎溫泉
度假酒店,預估2025年開幕。

回首2020年,Hotel Collective剛開幕2週就遇到
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爆發,王立心
接受中央社記者專訪時嘆道,真是「一言難盡」,當
時帶著員工旅遊去試營運做壓力測試,「公司的股東
及員工也都在看新事業的成績」,滿懷期待的心情卻
一夕間「豬羊變色」。

王立心坦言,2年多來,住房率最差時只有8%,他
們一度思考要不要暫停營業;但身為外國公司、新品
牌,若開幕幾個月就資遣員工,未來再招募人員可能
就會有困難,因此沒有暫停營業的信用資本,為了市
場信譽,只能撐下去。

●營運空窗期是「老天給的時間」 建立社區關係

營運陷入低檔的兩年多期間,Hotel Collective開始潛
心練功。王立心說,因為團隊是從各界招募進來的人
才,如何培養成一個合作無間的團隊需要時間,疫情
期間剛好是「老天給我們的時間和機會」,讓團隊有
員工訓練的機會,既然無法賺錢,就努力學著省錢;
原本外包的工作自己來,前檯人員也在外場端盤子,
團隊凝聚力因此慢慢建立起來。

不僅如此,Hotel Collective在疫情期間更在沖繩當地
扎根,培養社區關係,除了供應學童營養午餐、做社
區關懷,還提供場地讓當地政府設置疫苗接種站,並
製作(鳳)梨酥等小點心給來打疫苗的民眾,協助當地
政府提高沖繩的疫苗接種率。

「除了讓團隊有事做,也是為了讓飯店跟社區建立
起信用」,王立心說,她想讓當地人瞭解,對Hotel
Collective來說,「沖繩就是飯店的家,跟沖繩命運綁
在一起」,也因此反而讓仰賴地方消費力支撐的餐飲
部門做起口碑。目前飯店餐飲及住房的營運比例約
40%、60%,以城市飯店來看,餐飲部門繳出不錯的
成績。

●盼2023達到正現金流 待「兩腳站穩」再擴大投資

如今日本國內旅遊逐漸回溫,王立心說,Hotel
Collective住宿率已回到5成水準,黃金週、長假也都
看到8至9成住房率,主要以日本國內旅客為主;隨著
日本10月11日進一步放寬邊境,預估到訪沖繩的外國
遊客會在10月底、11月湧現,進一步拉高住房率。

談到通膨會不會墊高豐崎酒店的建造成本,王立心
認為,通膨雖然墊高建造成本,但影響是全面性的,
因此業界競爭的起跑點一樣,未來反而要擔心的是人
力不足問題。

王立心指出,疫情過後,很多人不願回到正職的工
作型態,尤其是服務業等高度接觸的行業,很多人會
因為覺得有風險而不願投入,造成飯店外場、房務等
人員招募的難度,或成本上揚。目前已觀察到,有同
業因此無法100%開放訂房。

隨著疫情陰霾逐漸消散,王立心表示,正常情況
下,一家飯店從零開始、要達到損益兩平約需要7
年,Hotel Collective開幕後歷經2年空白期,目前營運
環境已逐漸正常化,希望2023年能達到正現金流的目
標,並與豐崎度假酒店在沖繩「兩腳站穩」後,再尋
求赴東南亞等地投資。

●從生到老 跨足健康照護事業讓長輩「在地養老」

除了集團轉型旅宿業逐漸步上軌道,嘉新開設的產
後護理之家也走出國內疫情的陰霾,目前在台北市已
開設2個營運據點。王立心說,「我們不想只影響媽
媽30天」,小至食物、大至身體不舒服或基因檢測,
都有產前規劃師可以提供意見或諮詢服務。

此外,嘉新對健康照護事業的目標,不只著眼在月
子中心。「我們在思考開始朝老的方向走」,王立心
說,透過經營月子中心的事業,嘉新已培養出百人護
理團隊,目前提供居家照顧產婦、寶寶的服務,未來
也可以支援老人照護。

然而嘉新想做的不是安養機構,而是協助老人在原
居住地「養健康」。王立心說,長照事業以往的既定
印象是蓋一座漂亮的安養院,把老人送進去;但嘉新
更希望拉長老人健康的時間,用「在地養老」的方
式,讓老、中、青三代同堂,不僅讓記憶得以世代傳
承,也給老人「活下去」的動力。

但要做到在地養老,「科技是重要的角色」,王立
心指出,為此嘉新投資智齡科技,開發AI照顧系統,
希望「從科技跨入照顧」,透過穿戴裝置紀錄健康資
訊,方便老人就診時提供給醫療人員參考,同時也能
讓家人隨時關注長輩身體狀況。

展望銀髮事業,王立心還有不同的想法。她說道,
長照除了飲食、運動、陪伴及照顧外,「給老人有事
做」也很重要,要讓老人感覺自己仍有貢獻,因此嘉
新想朝為各地規劃養老方案的方向前進,目標是創造
一個讓長輩有事做的社群,成為規劃在地養老方案的
平台,串接各類資源,找到業界好的參與者一起迎接
高齡化社會。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