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動態清零鬆動風聲不斷 受到高度期待

(中央社記者邱國強北京2022年11月5日電)中共20
大後,「動態清零」鬆動的傳言接連傳出,像是高層
開會研商鬆綁、航班熔斷取消、前官員指放寬在即、
BNT疫苗開放施打、入境隔離天數縮短等,讓不少中
國民眾頓時產生期待。

這一系列「動態清零」政策鬆動的傳言,幾乎集中
在1週內接連出現。然而,到目前為止,中國官方並
沒有像以往一般出面強力否認,甚至追查傳言來源給
予嚴辦,更助長了中國民眾期待鬆綁的心理。

這些傳言中,最受注意的莫過於1日陸港股盤中出
現的一篇貼文,也成為這一連串傳言的開端。內容提
到,10月31日「腸胃whn(指中共政治局常委王滬
寧)應大老板(指總書記習近平)要求」,召開了有
經濟和宣傳部門參加的專家會議,討論「全放開、有
條件放開項下的多種方案」。

貼文提到,結論是將加快推進「有條件放開方案」
形成,目標是2023年3月「實質放開」。而「有條件
放開」的條件包括疫苗、特效藥、中藥、基層醫療物
資和承載,甚至還有「思想認識轉變」等多項工作。

從這篇傳言出現後的4個交易日,陸股及港股同步
且接連出現強勁大漲,是近1、2個月來少見的榮景。
而中國國內外法人普遍解讀,這充分反映了各界對中
國鬆綁「動態清零」的高度期待,更體現了中國民
心。

此後,相關消息便不斷出現。像是中國一些城市的
高鐵站便宣布,進站時不再查驗48小時內的核酸陰性
證明,立刻引發高度關注,甚至衝上熱搜排行榜。雖
然相關宣布不久就被撤下,且因出站仍須應當地要求
出示核酸證明而被引為笑談,但仍引發政策出現放鬆
跡象的揣測。

4日,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透露,在「高層領導
人」要求下,中國國務院日前指示民用航空局聯合相
關部委,研擬取消已執行2年多的國際客運航班因疫
熔斷機制,並直指中國當局正設法緩和「動態清零」
的影響。雖然官方並未回應此事,但在民航局更早前
宣布將增加國際航班下,都讓外界認為中國有意打開
對外防疫的大門。

同一天,訪問北京的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
在與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共同召開記者會時表示,
中國將批准外籍人士施打BNT研製的COVID-19疫苗。
如果實現,將是中國首度開放外國疫苗及信使核糖核
酸(mRNA)疫苗在境內施打,被視為中國為鬆綁
「動態清零」進行的前期準備動作。

同樣在4日,路透社報導,前中國疾控中心首席流
行病學家曾光在花旗銀行主辦的一場會議上表示,中
國的「動態清零」政策「很快將有實質性改變」,理
由是「開放條件正不斷累積」,比如新疫苗問世及中
國抗病毒藥物研究已有進展。同時,中國未來5到6個
月將採取許多新政策。這一消息,更讓許多人產生期
待。

路透社稍後進一步報導,中國政府可能很快會將入
境旅客的隔離檢疫期,從目前的7+3共10天,縮短為5
+2共7天或5+3共8天。加上中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
今天下午將召開防疫記者會,再度引起防疫政策可能
出現放寬的猜測。

相形之下,中國國家衛健委2日在召開直屬機關中
共黨員幹部大會時仍強調,現行防疫政策「毫不動
搖」,仍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及「動
態清零」總方針。但也提到,要努力以「最小範圍、
最短時間、最低成本」控制住突發疫情。

在「動態清零」鬆綁的訊息不斷傳出下,中國國家
衛健委上述表態是否具有澄清作用,目前不得而知。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