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編龍科3期、台版晶片法案 王美花:鞏固半導體領先

(中央社記者鄭鴻達、張建中台北2022年11月23日
電)台灣半導體業正值巔峰,但經濟部長王美花今天
強調,半導體不但要「固本」,更要繼續「前進」,
政府除預為推進1奈米製程準備擴編龍科3期,更增訂
被稱為台版晶片法案的「產創條例10條之2」草案,
要持續鞏固台灣半導體的關鍵領先地位。

台灣半導體產業在製造領域一支獨秀,雖大幅提升
台灣國際能見度,但仍面臨前有各國重視晶片自主生
產,後有競爭對手追趕製程的挑戰,迫使政府、產業
必須提出對策因應。

王美花今天接受中央社專訪指出,台灣半導體產業
經過40幾年發展,確實在製造領域表現很好,設計領
域也不錯,但現實中,各國最競爭的先進IC設計領域
優勢仍掌握在他國手上,台灣也因此有必要繼續發展
先進製程。

王美花認為,台灣的半導體產業不但要持續「固
本」,更要持續「前進」。她說,政府一直都有在討
論產業發展策略,除增訂產創10之2,也要透過各種
方法,積極推進下世代製程與創新。

為恢復、建立或加強半導體產能,各國提出的對
策,包括美國晶片法案、日本半導體復興計劃與韓國
K半導體戰略。王美花說明,不若其他國家直接點明
「半導體」,產創10之2修法不限於半導體,其他產
業只要達門檻也能適用。

王美花解釋,因政府認為台灣除要持續發展半導體
產業,其他包括台灣的電動車、5G、低軌衛星等產
業,未來也都有很好的前景、發展,因此設計此增訂
條文時,是維持開放的想法。

不過王美花也直言,增訂產創10之2條文最直接目
的,仍是為了持續發展半導體先進製程,以維持台灣
半導體製造「全球最強」,而半導體製造要持續突
破、開發出最先進製程,企業研發、設備支出將「非
常龐大」。

王美花表示,因此政府透過增訂產創10之2,要給
予企業在先進製程等面相的研發、設備支出租稅優
惠,但會比現行的產創10之1門檻高很多,所以在研
發費用上會訂有門檻。

至於研發費用門檻多高,經濟部、財政部目前初步
規劃有新台幣100億元、70億元、50億元3版本。王美
花說,這要等產創條例母法通過後,於子法訂定,除
跨部會討論,政府也會找產業、專家討論,讓這「門
檻」能更周延。

不僅透過修法維持半導體產業等產業的優勢,王美
花強調,政府也會持續擴大國內產業人才培育量能,
能協助產的的措施不一定要透過修法來推動,但若有
必要,也不排除再提修法。

王美花接著提到,政府常跨部會明快解決產業問
題,這也是總統蔡英文、行政院長蘇貞昌的做事風
格。她說,尤其在沈榮津從經濟部長升任副閣揆後,
就能將產業議題提到院內討論,節省以往跨部會公文
往返時間,用最快速度解決產業問題。

除以修法滿足台灣產業「固本、前進」各種需求,
王美花說,台灣的科學園區廠區用地多已滿載,半導
體若要擴產,不但需要土地,還需要「大水、大
電」,因此政府一直在為企業布局,提早做好水、
電、土地的準備工作。

王美花表示,政府為台積電將來製程推進至1奈米
時的擴廠需求,早已討論好一陣子,因台積電大本營
在竹科,且新竹到桃園有地緣方便性,可讓兩邊供應
鏈廠商能就近相互支援,所以才宣布擴編龍科3期。

王美花強調,要辦成這件事,中央與地方政府的密
切合作不可或缺。她透露,桃園市長鄭文燦當年就任
時,就已先設想到未來若有半導體廠要的桃園擴廠,
該如何就土地、水、電做好準備。

王美花說,因為土地的徵收耗時甚長,且即使預先
準備好大潭電廠的電源,仍須搭配建置變電站與線
路,這些都是要耗時多年的建設工作,沒地方政府大
力支持,將很難完成。

至於用水,王美花表示,在桃園一定要找到水庫以
外的水源供應,其中包含再生水。王美花透露,桃園
的污水下水道接管率,在鄭文燦當時剛就任市長時僅
5%,很難相信8年後會成長至25%。

王美花說,這就讓桃園的廢水能順利進到再生水
廠,讓再生水供應量達到每日10萬公噸,這更確保未
來台積電到桃園布局先進製程,不會排擠到民生用
水,她因此再次強調,「中央、地方若配合得好,幫
助產業的加乘效果就很明顯」。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