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貿易壁壘調查 學者:大選年以經濟威脅對台施壓

(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劉千綾台北2023年04月12日
電)中國商務部今天公告將對台灣展開貿易壁壘調
查。學者分析,中國貿易壁壘調查結果正好是在今年
10月結束,或可能延到明年1月,屆時正好是台灣總
統大選正熱時期,時機敏感,加上中國至今也未直接
宣布終止ECFA,不排除是中國先透過貿易壁壘調查
給台灣施加壓力可能性。

中國商務部今天突然發布公告,將就台灣2455項商
品進行貿易壁壘調查,涵蓋農產品、五礦化工產品、
紡織品等,調查持續最長9個月,最遲預計在2024年1
月12日結束。

台經院研究員邱達生對中央社記者表示,中國貿易
壁壘調查結果正好是在今年10月結束,也有可能延到
明年1月,正好是台灣總統大選選情正熱的時候,時
機點很敏感,他研判中國這次做法是基於政治考量的
可能性不低。

儘管中國有對台灣施壓的意味,卻未直接宣布終止
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邱達生認
為,不排除是中國先透過貿易壁壘調查給台灣施加壓
力。

中經院WTO及RTA中心副執行長顏慧欣分析,中國
的公告表面上看來,是從產業利益的角度出發,而台
灣基於國家的經濟安全考量,禁止中國2000多項產品
進口也確實存在,但已經持續20多年的措施中國現在
才提出調查,「這件事情的時機比較敏感,看起來不
太像是為了產業損害而展開」。

顏慧欣推測,中國展開貿易壁壘調查,背後考量還
是對蔡總統訪美表達不滿,這也是中國慣於使用的經
濟脅迫措施,「在這個時機點要給台灣壓力,主要還
是政治上的攻擊」。

顏慧欣進一步分析,後續事態發展可能會有3套劇
本,首先,依照中國對外貿易壁壘調查規則,中國若
認定構成所稱的貿易壁壘,則應採取雙邊磋商、啟動
多邊爭端解決機制或採取其他適當的措施。

不過顏慧欣說,按照當前兩岸情勢,她對是否能展
開有效且真誠雙邊諮商存疑。

第二條路是中國可以到世界貿易組織(WTO)提
告,但中國向來不願意把兩岸問題國際化,因此她不
認為這會是可能選項。

第三,依照規定,中國也可以採取任何「適當措
施」,適當措施就等同空白授權,按照中國過去作
為,提高懲罰性關稅、對台採取限制性進口措施等都
很有可能。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