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派團來台談晶片合作 專家:中長期可望合作

(中央社記者吳家豪台北2023年4月22日電)外媒報
導,一支義大利代表團已前往台灣,討論半導體領域
的潛在合作事宜。產業專家分析,美中科技戰促使義
大利改變半導體策略,慢慢降低對中國依賴,台灣可
協助義大利半導體科技研發成果,透過量產化和商品
化落地,有望發展中長期合作。

彭博(Bloomberg News)報導,義大利企業暨製造
部長烏索(Adolfo Urso)21日在義國的巴維亞
(Pavia)說:「我已分別向台灣與韓國各派一支部會
層級的任務小組,以便討論和說明我們的半導體計
畫。這是技術性質的會議,無涉政治性質。」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研究總監楊瑞臨今天接受中央社
記者電話採訪表示,歐盟為了成為創新市場的領導
者,提出2021年到2027年的科技研發架構計畫Horizon
Europe,其中一項跨國合作專案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on Semiconductors(ICOS)從今年啟動,
未來3年除了促進歐盟境內跨國合作之外,也鎖定4個
亞洲國家,包括台灣、韓國、日本和新加坡。

身為ICOS計畫諮議委員的楊瑞臨指出,這次義大利
派團到台灣與韓國,是因為看好亞洲地區半導體長期
發展越來越重要,過去歐盟半導體大廠或中小企業大
部分與中國打交道,看上的是中國當地半導體產業發
展潛力和市場需求。

不過,隨著美中科技戰越打越烈、美國擴大對中國
禁令,歐盟策略明顯轉向,楊瑞臨認為,義大利對中
國投資及合作會慢慢降低,取而代之的是過去比較少
互動的台灣及韓國。

他表示,美國、日本及歐盟是全世界半導體科研的
3大強權,這幾年歐盟經過深思熟慮後,發現韓國和
台灣是可以好好爭取的新戰略夥伴,可以協助歐盟把
半導體科研成果透過量產化和商業化落地。

楊瑞臨認為,義大利派團到台灣,並非為了爭取晶
片廠到義大利設廠,「不會這麼短視」,而是從技術
面考量,半導體產業未來10年到20年還有很多新技
術,最關鍵的是找到產業鏈合作夥伴,把科研成果落
地。

楊瑞臨直言,全球很明確的趨勢是美中G2格局,基
本上一定要選邊站,台灣和義大利還需要慢慢互相了
解,如何建立互信是關鍵因素,台灣也應關注義大利
與韓國怎麼洽談合作。

楊瑞臨認為,義大利在半導體領域慢慢降低對中國
依賴,選擇台灣和韓國,「絕對是明智之舉」。不過
策略轉向勢必面臨陣痛期,義大利與中國發展半導體
關係超過10年,未來怎麼拿捏分寸、找出折衷之道,
是比較困難的課題。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