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7 月外銷訂單衰退縮減至 -12%,優於預期

  1. 台灣 7 月外銷訂單衰退幅度縮減至 -12%(前 -24.9%),優於預期的 -16.5%,與訂單金額均創今年新高,其中主要推動來自電子產品減幅明顯縮小至 -0.4%(前 -22%),金額達 177.1 億美元,創去年 11 月以來的新高,資通訊產品年減幅小幅改善至 -14.8%(前 -27.4%),均反映電子產品的需求有所回穩

  2. 細看國家,東協為本月訂單貢獻動能,年增達 33.7%(前 -3.1%),訂單金額 88 億美元再創歷史新高,在超越歐洲訂單後持續追趕中國,中國 7 月訂單金額為 106.7 億美元,年減 -4.2%(前 -19.7%),兩筆數據反映了旺季訂單逐漸回溫以及台廠供應鏈南遷的趨勢

MM 研究員

7 月外銷訂單已有明顯改善,除了因為基期轉低外,也顯示電子產品需求的回溫,根據統計處調查,「資通訊產品」因筆電和網通產品的需求疲弱而使訂單改善有限,但伺服器接單成長已抵消部分的減幅,且新聞稿中已未提及「手機」接單減少的字眼,或反映下半年 iPhone 15 等新品接單需求,同步觀察代表晶圓代工、記憶體等產品的「電子產品」衰退幅度改善,其中東協拉貨動能最為顯著,年增率擴大至 33.7%(前 -3.1%),中國回溫至 7.8%(前 -18.01%),主因為台廠供應鏈南遷的影響,觀察 2022 年下半因新品推出時,東協的外銷訂單同樣出現明顯增幅(短期同時有中國封控和員工抗議事件的訂單外溢影響)。

整體而言,雖部分終端產品需求仍表現疲軟,也有中國短期房企暴雷造成消費動能的不確定性,但中國和東協供應鏈接單狀況的回溫以及 7 月出口數據的表現也反映了下半年新品需求已逐步明朗,下半年出口動能和景氣逐步回暖的看法仍沒有改變

推薦閱讀

加入〈財經M平方〉官方Line,掌握最新行情!​

相關圖表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