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7 月出口年減幅縮小至 -10.4%,AI 需求開始貢獻!

  1. 台灣 7 月出口金額及年增分別回升至 387.3 億美元和 -10.4%(前 -23.4%),同步創 2022 年 10 月以來新高,主要細項中電子零組件年減縮小至 -7.9%(前 -21.3%),值得留意的是資通訊產品出口額明顯擴張至 90.7 億美元,年增達 54.1%(前 -6.16%),均創下歷史新高,細看成份,意外顯示 AI 相關需求已開始反映到台灣供應鏈中。

  2. 以國家來觀察,拉貨動能主要來自美歐,年增長分別為 -3.3%(前 -25.2%)及 24%(前 -3.6%),中國相對較緩和,但年減幅也改善至 -16.3%(前 -22.2%)。

MM 研究員

本月台灣 出口 明顯優於財政部先前預估的 -16 ~ -19.5%,我們認為主要有兩大動能帶動

  1. 多數終端電子庫存去化已接近尾聲:我們於上週短評提到台灣 7 月 製造業 PMI 雖然因為消費性電子需求仍不穩固,導致新訂單再度滑落至 48.1(前 52.7),但 客戶庫存 進一步滑落至 41(前 42.7)的歷史新低,我們認為在進入旺季後容易有訂單的回補,也確實在 7 月 出口貨品 中看到,包括 DRAM 、印刷電路、液晶平面顯示模組等出口金額均創今年新高,且年增長分別改善至 10.5%(前 -25.3%)、 -32.2%(前 -33.2%)和 16.7%(前 6.4%),加上電子零組件減幅改善,均反映各大廠將在旺季推出新品的拉貨動能正在回暖。

  2. AI 產品拉貨動能顯著:代表電腦、伺服器及硬碟、顯示卡、鍵盤等周邊產品的「電腦及附屬單元」出口金額暴增至 44.36 億美元,是本月帶動 資通訊產品 創高的主因,反映 AI 應用帶動的升級需求,伺服器、顯示卡、記憶體等硬體拉貨動能顯著增加。

整體而言,7 月出口數據除了證明電子產業去庫存接近尾聲的事實,也明示了台灣電子產業作為 AI 應用的重點供應鏈之一,將繼續隨著下一波生產力(產品)週期成長

推薦閱讀

加入〈財經M平方〉官方Line,掌握最新行情!​

相關圖表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