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務部宣布限制石墨出口,M平方以兩觀點分析

中國商務部於 10/20 宣布石墨材料與相關製品未經許可不得出口,市場擔憂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石墨生產國,「石墨」作為新能源領域開發的關鍵材料,恐增加石墨供給的疑慮,我們認為短期對電動車市場的影響有限,而東非將被作為未來石墨的重點發展基地。

MM 研究員

在美國對中國晶片管制升級的背景下,中國商務部於台灣時間 10/20 ( 五 ) 宣布石墨材料與相關製品未經許可不得出口,特別針對 3 種高敏感石墨物項,包括天然的鱗片石墨及製品(例如球化石墨、膨脹石墨等),以及高純度、高強度、高密度的人造石墨材料。而中國作為全球石墨生產量大國 ,加上石墨是目前車用鋰電池中負極材料的主流應用(約占比電池負極材料的 65% 應用),市場擔憂禁令恐將石墨價格推升回 2022 年的高點,也可能令全球電池、電動車及再生能源產業出現波動。

對市場相關影響為何?

針對石墨的部分,雖然中國每年的石墨生產量高達 85 萬噸,但也因為本身龐大的消費量,實際出口大約 30 萬噸左右,而近年由於地緣政治升溫以及中國長時間清零政策,增加了市場對石墨供給的擔憂,近兩年廠商已普遍開始強化開發中國以外的石墨生產基地,包括擁有豐富石墨蘊藏量的莫桑比克和馬達加斯加,兩者在 2022 年的產量分別顯著增加了 136.1% 和 57.1%,總和產量已快補足中國的出口量,可預見未來東非將作為重點的石墨生產基地。

電動車部分,由於現今多數電動車公司,例如歐洲 ( BMW 、賓士、福斯)、美國(Tesla),主要產能仍位於中國,大部分車用電池是中國本土直接生產、採購,並不受出口限制影響,因此預期短期內對電動車的衝擊也相對可控。

長期下,車用鋰電池材料變得越發競爭,繼美國 IRA 法案後,中國也在美國晶片管制升級的背景下宣布了石墨出口禁令,隨著中美貿易戰的升溫,全球製造業與科技將逐漸形成東西壁壘分明的格局。

( 備註 : 2023 / 3 月美國公佈了 IRA 法案新規則,其中電動車稅收抵免要求適用車輛的相關電池零組件與關鍵礦物來源不能來自外國關注實體,而中國屬於上述的關注實體之一。也就是說,如果電動車的電池零組件或礦物來源來自中國,則不適用稅收優惠。)

file

推薦閱讀

加入〈財經M平方〉官方Line,掌握最新行情!​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