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
歡迎您使用群益社群平台所提供的各項金融資訊服務,為維護您的權益,使用網站請閱讀以下聲明,使用者將視為同意本網站各項聲明:
群益社群平台及其資料提供者、合作結盟廠商與相關電信業者網路系統因硬體設備之故障、失靈或人為操作上之疏失導致傳輸無法使用、遲延、或造成任何資料內容(包括文字、數字、圖片、聲音、影像)遺失中斷、暫時、缺漏、更新延誤或儲存上之錯誤,群益社群平台均不負任何責任。
群益社群平台站上所提供之投資建議及參考資料內容,不得作為任何交易行為之依據,使用者依建議或資料內容進行任何投資行為所產生之風險及盈虧,均需完全自行負擔,群益社群平台不對使用者之投資決策負任何責任。
群益社群平台中之所有鏈結可能連結到其他個人、公司或組織之網站,對被鏈結之該等個人、公司或組織之網站上所提供之產品、服務或資訊,群益社群平台概不擔保其真實性、即時性、正確性及完整性。
群益社群平台對於第三人透過本網站銷售的任何商品,或提供之各種商品促銷資訊及廣告,群益社群平台均不對其交易安全、商品及服務內容負任何擔保責任,其間之所有交易、擔保、賠償責任及售後服務皆係存在於使用者與商品或勞務提供者之間,使用者應事先詳讀各項規格與活動說明,交易期間如因商品或服務提供者發生任何變故或產生糾紛,群益社群平台不負任何責任。
使用者同意群益社群平台保留修改本聲明之權利,修改後之聲明將公佈於群益社群平台上,不另行個別通知使用者。
使用者之發言不能涉及招攬、投顧行為、抬價、點位等內容(涉及個別期貨交易契約未來交易價位之研判、建議或提供交易策略之建議),若有發現此行為本網站對其留言不負任何責任,並將會刪除相關資料如文字、圖片或檔案以及會員身分。
3 月台灣製造業 PMI 上升至 54.2(前 54),細項中新訂單和生產 56.8(前 54.4)和 55.8(前 59.);中國官方製造業 PMI 同樣上升至 50.5(前 50.2),部分挹注來自兩會財政加碼的信號,其中,新訂單 51.8(51.1)、生產 52.6(52.5)皆有改善;美國製造業 ISM 反向滑落至 49(前 50.3),細項中新訂單和生產下滑至 45.2(前 48.6)和 48.3(前 50.7),關稅開始對經濟產生影響。
美中台 3 月 PMI 新訂單減客戶庫存分別為 -1.6(前 3.3)、 3.8(前 2.8)、 11.6(前 10.1),整體製造業庫存並未有太大惡化,主要疑慮落在終端美國市場,關稅短期反開始自傷經濟。
美國 3 月 製造業 ISM 回落至 49.0(前 50.3),低於市場預期的 49.5 並落入收縮區間,細項 當中除了存貨以外,其餘四項皆下滑至榮枯線以下,存貨則明顯回升至 53.4(前 49.9),反映面對關稅擾亂之下,市場需求受到壓抑,而生產商則搶在關稅生效前拉貨堆庫存,推動價格指數進一步上升至 69.4(前 62.4),為 2022 年以來新高。
觀察受訪者回應,幾乎所有產業皆提到關稅帶來的不利影響,包含加拿大、歐洲銷售在報復性關稅威脅中出現下降,中國對關鍵礦物的限制導致供應鏈出現短缺等,顯示關稅已開始對美國產業產生實質影響。
中國 3 月官方 製造業 PMI 上升至 50.5(前 50.2),部分挹注來自兩會財政加碼的信號,細項 中,新訂單 51.8(51.1)、生產 52.6(52.5)皆有改善,庫存小幅下降,推動「新訂單減庫存」指標改善至 3.8(前 2.8);同時,出口訂單 49.0(48.6)回溫,或源於川普全球大規模關稅前夕的搶出口行為,表現比官方指標更強的財新 PMI 51.2 (前 50.8)也印證了這點。
分產業看,代表「新動能」的裝備製造業、高技術製造業 PMI ,分別上升 1.2 、 1.4 個百分點至 52.0 、 52.3,絕對值和升幅皆高於整體製造業水平,計算機通信電子業的生產、新訂單更是升至 55.0 以上,主要受惠於兩會對戰略科技產業支持的再升級。而代表「舊動能」的煤炭、金屬、水泥等高耗能傳產 PMI,下降 0.5 個百分點至 49.3,和傳產息息相關的建築業 PMI 53.4(前 52.7),也暫時落在歷年 3 月同期最低水位,整體經濟中新、舊動能拉鋸仍在。
值得留意的是,價格端暫時未見到更多改善信號,原材料價格 49.8(前 50.8)、出廠價格 47.9(前 48.5)皆有所回落,生產活動經營預期 53.8(前 54.5)也連續第二個月下降,顯示信心的回穩仍在初期階段。
台灣 3 月 製造業 PMI 上升至 54.2(前 54),細項 中新訂單和生產 56.8(前 54.4)和 55.8(前 59.9),經理人對未來六個月展望 也進一步走高至 59.1(前 54.3),但客戶庫存仍維持低檔 45.2(前 44.3)已開始帶動明顯補庫存需求,原物料庫存上升至 53.9(前 52.7)來到 2022 年 9 月以來新高。
觀察 產業,電子光學來到 58.8(前 52.5)創 2022 年 5 月以來新高,除了有 AI 動能外,在美國 BIS 發布半導體最新白名單(2025/1/15)後,IC 設計、封測以及晶圓代工相關供應鏈 3 月陸續回報轉單與客戶詢問度攀升,其他產業普遍也有所回升或維持擴張,包括原物料 58.6(前 49.8)、食品紡織業 59.10(前 50.4)、機械設備 59.1(前 59.5)。
備註:2025/1/15 美國商務部修訂出口管制條例,將先進製程管制擴大至 14/16 奈米,且封裝過後的運算晶片擁有的電晶體不得超過 300 億顆且不得含有 HBM。並新增 16 家中國合音加坡公司進入實體清單,包括算能、科益虹源等。並列出 33 間「核准」晶片設計和 24 家封裝測試供應商,台廠包括台積電、聯電、欣銓、日月光投控、全智科技、微矽電子等。
整體而言,美中台 3 月 PMI 新訂單減客戶庫存 分別為 -1.6(前 3.3)、 3.8(前 2.8)、 11.6(前 10.1),整體製造業庫存並未有太大惡化,台灣仍然是表現最佳,除了有 AI 需求外,也如同我們持續提到台灣供應鏈的重要性,在川普 2.0 加速供應鏈轉移下反而有機會受惠,而關稅對於中國而言短期帶來搶出口利多,但企業預期回落也反映後續的不確定性。對於美國來說,川普預期關稅的效果現在看來短期反而開始自傷經濟,後續仍重點關注美國時間 4/2,川普預計將於下午 3:00 宣布對等關稅,屆時便能夠對關稅衝擊有更具體的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