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加入穩定幣發行大戰,日圓穩定幣 JPYC 即將誕生

日本金融廳於近日批准,金融科技公司「 JPYC 株式會社」取得「資金移動業者」牌照,將於今年秋季發行與日元掛鉤的 JPYC 穩定幣,也成為日本首間由非銀行實體發行的穩定幣。

MM 研究員

數位日圓 JPYC 運作模式:法幣抵押、日圓 / 日債儲備、多鏈佈局、生態系聯手
  • 法幣抵押穩定幣:用戶(個人或法人)向 JPYC 株式會社匯入日圓資金後,公司將鑄造等額的 JPYC,並發送到用戶的數位錢包中,設計核心是確保 1 個 JPYC 的價值始終等於 1 日圓,類似主流 USDT / USDC 模式。
  • 儲備資產:由高流動性的儲備資產提供支持,包括日圓銀行存款、日本政府公債(JGBs)。
  • 監管機制:日本《資金決済法》規定發行方必須將未使用餘額一半以上的金額作為發行保證金,存託於法務局等機構,從而為持有者提供資產保障。
  • 多鏈佈局:JPYC 將在以太坊(Ethereum)、 Avalanche 、 Polygon 等三個主流區塊鏈上發行,確保能被絕大多數 DeFi 、 Web3 用戶基礎和開發者社群所接納,提高互操作性與市場滲透力。
  • 市場地位:在日本擁有 99% 流通穩定幣市佔率,累計發行量超過 21 億日圓,錢包數量約 14,000 。
  • 戰略夥伴:合作網絡廣泛,包括穩定幣發行龍頭 Circle 旗下的創投基金、軟體整合商 Asteria 、金融系統開發商 Simplex 、支付服務公司「電算系統(Densan System)」、人力資源巨頭 Persol 等等。 JPYC 生態系統從核心基礎設施延伸至終端用戶應用,與來自銀行業聯盟(三菱 UFJ 、三井住友、 SBI)支持的 Progmat 直接打對台。
日圓穩定幣的監管變革:從預付卡變成電子支付
  • JPYC 過往的法律身份是「前払式支払手段」(預付型支付工具),類似於禮品卡、預付式電子貨幣、或台灣的 iPassMoney,無法兌換回現金。
  • 2023 年 6 月 1 日,修訂後的《資金決済法》正式生效,將穩定幣定義為「電子決済手段」(電子支付工具),為其在日本的發行和流通建立監管框架。 JPYC 也在當年度第三季就立即申請「資金移動業者」牌照
  • 未來 JPYC 將能夠實現點對點轉帳、向任何對象進行支付,並且達到直接贖回為日圓現金的能力。
  • 隨著 JPYC 地位從「預付型支付工具」升級為「電子支付工具」,意味著潛在市場規模從約 30 兆日圓的預付市場,躍升至高達約 1,100 兆日圓的銀行存款市場,市場規模擴大近 40 倍。
影響性:瞄準 B2B 支付商機、長期願景成為日債新興需求來源?
  • 加速價值轉移流程:銀行轉帳需要花費數千日元並需要幾天的時間,而使用 JPYC 唯一的費用是鏈上 gas 成本(最便宜的不到 1 日元),交易可在 1-2 分鐘內完成。
  • B2B 支付商機:企業現金管理、跨境支付、供應鏈金融可能是日本企業更加看重的關鍵應用場景,因此 JPYC 與 Asteria / Simplex 的合作,就是將日圓穩定幣整合到現有財務會計、企業資源規劃(ERP)系統,實現自動化、高速話,降低營運成本。根據目前牌照規定,單筆交易金額上限為 100 萬日圓,因此更適合零售支付與中小企業(SME)支付市場。
  • CEO 岡部典孝(Noritaka Okabe)表示,穩定幣約佔美元 M2 的 1.5%,預計未來將達到 10% 。日圓 M2 約 1200 兆日元,1.5% 相當於 18 兆日元,10% 則是 120 兆日圓。因此公司目標是盡快突破 1 兆日圓的規模,並爭取達到與 18 兆日圓相當的水平。若考量到龍頭 USDT 約三分之二的份額,也希望長期達到約 80 兆日圓流通量的目標。
  • 根據美國財政部借款諮詢委員會(TBAC)預估,2028 年全球穩定幣市值將從將從現在約 2,500 億成長至 2 兆,成長幅度高達 8 倍,也相當於短期國庫券儲備將從現在約 1,200 億成長至 1 兆,規模直逼美債第一大持有國 - 日本(約 1.1 兆)。 JPYC 未來如果大規模購入日本公債作為儲備,也可能成為日本公債市場新興的機構型買家,有助於穩定日本的政府融資成本,並間接支持國家經濟。
  • 挑戰:日本低利率環境,可能使得穩定幣發行商難以像美國競爭對手透過儲備資產收益來實現獲利。日圓近年大幅貶值,也可能降低外國持有者的轉換意願。

推薦閱讀

  • 【行情快報】後美元時代來臨,從金本位到鏈本位的投資機會!

  • 【主題研究】 GENIUS 法案推進:穩定幣成美元霸權的終極防線?

加入〈財經M平方〉官方Line,掌握最新行情!​

相關圖表

  • 加密貨幣-交易所穩定幣存量除交易所比特幣存量
  • 全球-穩定幣市值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