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美光 2025Q3 財報財測,AI逐漸帶起廣泛性復甦

  1. 美光 2025Q3 財報重點(GAAP):營收達 113.1 億美元,再創歷史新高,高於市場預期 111.5 億美元,年增率 46%(前 36.5%),毛利率、營業利益率分別為 44.6%(前 37.7%)、 32.3%(前 23.3%),稀釋 EPS 為 2.83 美元(前 1.68 美元),優於市場預期的 2.65 美元。另外,存貨週轉天數再度下滑至 122.7 天(前 137.7 天)創 2022Q3 以來最低,美光的 HBM 營收在 2025 財年成長至 374 億美元,遠高於前次預估 350 億美元。

  2. 資本支出:2025 財年資本支出 138 億美元符合預期,而 2026 財年的資本支出將會高於 2025 財年,多數支出將用於 HBM 和高階 DRAM 的相關研發,以及在全球多個地區的先進技術投資,包括美國愛荷華 / 維吉尼亞 / 紐約、日本(1-gamma)、新加坡(HBM 組裝和測試)等地的新產能規劃。

  3. 未來 Q4 財測:營收 125 億美元,年增率 43.5%(前 46%),優於市場預期的 120.6 億美元,毛利率 50.5%,稀釋 EPS 達 3.56 美元,遠優於預期的 2.94 美元。

  4. AI 展望:上調 2025 年伺服器市場成長至 10%(前次預估 4 ~ 6%),且傳統伺服器展望也由「持平」上修至「中個位數」成長,主因是 AI Agents 的擴張刺激了傳統伺服器的工作負載,傳統與 AI 伺服器呈現同步成長。美光也預期物理 AI(Physical AI)將會成為嵌入式市場日益重要的驅動因素,包括無人機、先進機器人、 AR/VR 等設備,這也讓工業需求的加強超出原本預期

  5. 消費性市場展望: PC 在 2025 年出貨展望上調至 4 ~ 6%(前次展望 1 ~ 3%),受惠於 AI PC 更廣泛地採用;手機出貨維持不變 1 ~ 3%,但 AI-ready 的智慧型手機比例持續提升。

  6. 記憶體市場吃緊狀況何時改善? 美光預期供給緊張的狀況將會延續到 2026 財年,甚至進一步加劇,除了 HBM 的需求仍然強勁且客戶基礎擴大外,對於非 HBM 的 DRAM 和 NAND,今年的位元供應量( bit supply)增長,將會低於產業位元需求( bit demand)增長,因為全球新晶圓產能的交貨時間(lead time)更長且成本更高,將限制 DRAM 的供應增長速度。

MM 研究員

美光公佈強勁的 財報 獲利和財測指引,且 庫存天數 進一步下滑,反映 AI 對於 HBM 和高階 DRAM 的強勁需求,且 AI 推論應用的成長正在驅動高速儲存的需求,推升了 AI 伺服器對高容量 SSD 的需求,而供應吃緊的狀況也擴散到整個記憶體市場,包括舊世代的 DRAM 和 NAND 報價,因此帶動毛利率進一步的上修,而這也反映在下一季 Q4 的 EPS 預估遠高於市場預期。

記憶體市況好轉也有利於台灣的電子零組件出口,例如台灣 DRAM 出口 於 8 月達 18.9 億美元,年增率 159.2%(前 122.9%),以及 電子產品的外銷訂單(包含積體電路、晶圓、電晶體、記憶體)持續創下歷史新高的 248.8 億美元,年增率達 39.5%(前 24.8%),原因有兩點:

  1. HBM 晶圓多在韓國製造,但先進封裝或系統級整合大量在台灣進行。
  2. 台灣本土的記憶體廠商受惠於整體記憶體價格的改善,如南亞科、華邦電。

整體而言,我們從美光財報看到了由原本 AI 市場獨強的狀況,逐漸外溢到更多外圍領域,出現廣泛性復甦,包括舊式代記憶體的漲價以及傳統伺服器和 PC 出貨量的上調,且短期記憶體供不應求狀況難以緩解,除了需求面的強勁外,也有供給面的多重限制,例如業界延長舊產品線的壽命終其、晶圓產能擴張速度等。

更多 AI 、半導體、手機/PC 產業資訊請詳見 M平方產業決策平台,【財經M平方 ✕ Isaiah Research 】全新半導體專區也已正式上線!

推薦閱讀

  • 【主題研究】 AI 生產力爆發!全新產業專區追蹤實際供需!(限時開放)
  • 【主題研究】 AI 泡沫疑慮產生,生產力循環能挺住嗎?

加入〈財經M平方〉官方Line,掌握最新行情!​

相關圖表

  • 台灣-外銷訂單-產業
  • 台灣-出口值-電子零組件細項
  • 台灣-出口值-電子零組件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