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資產規模達萬億!黑石奪得私募股權行業頭籌

私募股權巨頭黑石集團(Blackstone)成爲同行中首家資產管理規模達到1萬億美元的公司

這家總部位於紐約的公司在2018年設定了一個目標,即在2026年之前跨越1萬億美元的門檻。多虧了對低風險、低迴報策略的協調推進,例如保險、基礎設施、信貸和某些類型的房地產,黑石提前實現了這個目標。這些領域具有巨大的增長潛力,而且資金池無需不斷補充。

黑石表示,其資產在第二季度從第一季度末的9913億美元增長到1萬億美元,而去年同期爲9408億美元。第二季度的資金流入爲301億美元,其中保險和信貸(包括房地產信貸)推動了資產規模突破1萬億美元。

該公司該季度淨收入增至6.013億美元,合每股79美分,而去年同期爲虧損2940萬美元,合每股4美分。幾乎所有主要策略的投資組合估值在該季度上漲,只有其高風險、高回報的房地產投資保持平穩。

6_2307211750341321.png

可分配利潤(代表可返還給股東的現金)從去年第二季度的19.9億美元或每股1.49美元降至12.1億美元或每股93美分。導致下滑的原因是資產銷售和首次公開募股環境較爲疲軟,特別是與2022年第二季度相比,當時黑石出售了拉斯維加斯的Cosmopolitan酒店和賭場,並對其大型歐洲物流業務進行了資本重組。

資產規模方面,黑石集團遠遠領先於其上市競爭對手。阿波羅全球管理公司(Apollo Global Management)以其開創性的保險業務和龐大的信貸業務而聞名,該公司也設定了一個目標,即在2026年實現1萬億美元的資產規模,而截至第一季度末,其資產規模約爲6,000億美元。該公司預計將於8月3日發佈第二季度財報。

雖然像貝萊德(BlackRock)、富達投資(Fidelity Investments)和先鋒集團(Vanguard)等傳統資產管理公司的資產管理規模遠遠超過黑石和其他所謂的另類資產管理公司,但它們專注於低費用產品,如指數基金和交易所交易基金,因此市場對這些資產的估值較低。黑石的市值約爲1,320億美元,而貝萊德的市值約爲1,130億美元,儘管後者管理的資產總額爲9.4萬億美元。

事實上,黑石是標普500指數以外最大的上市公司之一。該公司歷來由於其雙重股權結構而被排除在該指數之外,但由於今年早些時候實施的新的資格規則,黑石很快可能會獲得入選資格。

1985年,黑石集團首席執行官施瓦茨曼(Stephen Schwarzman)及其聯合創始人Pete Peterson離開雷曼兄弟公司創辦黑石集團時,公司資產僅有40萬美元。他們很早就洞察到收購以外的多元化發展的重要性,於1990年推出對沖基金業務,1991年涉足房地產投資,1998年涉足信貸投資。

到2007年黑石上市時,其資產已經達到880億美元。

2008年,黑石收購了GSO,大幅擴大了其信貸業務,並於2013年從瑞士信貸集團購買了一家專注於購買二手私募股權基金份額的企業。此後,黑石推出了基礎設施、成長投資、生命科學和保險策略,並率先推出專門面向富裕人士的產品,所有這些領域都是黑石總裁喬納森·格雷表示他仍然看到增長機會的領域。

如今,私人財富佔黑石資產管理總額的近2500億美元。

施瓦茨曼在其2019年的回憶錄中寫道,他在擴大黑石集團時的口號始終是“把眼光放遠,大幹一場”。他寫道:

“如果你投身於某件事情,做大事和做小事幾乎一樣容易。我擁有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所以我總是尋找幾乎有無限可能的事物,因爲我知道那本身就是有價值的。”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