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失去的十年”:制裁和油價波動逆轉數十年的減貧成果

世界銀行報告顯示,在失去的十年增長期間,由於制裁、糟糕的經濟管理和國際油價波動,近1000萬伊朗人陷入貧困。

該報告是世界銀行1979年伊斯蘭革命以來首次對這個8500萬人口、擁有全球第三大探明石油儲量的國家的貧困情況進行官方評估。報告發現,截至2020年的十年間,伊朗的不平等現象和貧困加劇,美國主導的制裁政策是背後的助長因素

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2011開始對伊朗實施制裁。在那之前的幾十年裏,伊朗的貧困率不斷下降,低於全球貧困線的人口比例從1980年的40%下降到2000年代初的20%左右。

但是,自2011年以來,美國和其他國家實施的“時斷時續的制裁”對經濟增長和伊朗人民的福祉產生了“有害影響”,導致伊朗經濟失去了十年的增長。

伊朗政府收集的家庭調查數據顯示,2011年至2020年間,伊朗處於世界銀行中高收入國家貧困線(按購買力平價計算每天6.85美元)以下的人數有所增加占人口的20%28.1%相當於貧困人口增加了950萬。其中大部分增長出現在特朗普於2018年退出伊朗核協議並重啓制裁之後

世界銀行表示,這十年間貧困人口的增減與實施、放鬆和重新實施制裁的週期大致重疊首次被制裁後的十年間,伊朗的人均GDP每年收縮0.6個百分點。

報告補充說,貧困的驅動因素要複雜得多指出伊朗過度依賴石油收入,而受到國際油價波動、高通脹的影響

世界銀行還指出,即使在沒有制裁的時期,伊朗的經濟增長也是非包容性的,並沒有惠及底層40%的人口。除了已經陷入貧困的28%人口之外,未來兩年內可能還有40%的伊朗人口面臨陷入貧困的風險。另外,2011年,貧困人口獲得相當於其消費總額5.2%的補貼就能擺脫貧困線,但2020年,這一數字已上升至8.2%說明貧困的嚴重程度增加。

弗吉尼亞理工大學的薩利希-伊斯法哈尼Salehi-Isfahani表示,伊朗的貧困趨勢確實有所加劇,但世界銀行可能誇大了貧困人口的數量。不過,他贊同一點,那就是美國實施的制裁是伊朗貧困人口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他說:

就伊朗而言,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故事……貧困率一直在下降,直到2011年纔開始上升。爲什麼會發生這種事?只有一個有效的答案,那就是制裁。”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