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摩警告:關稅風暴未結束,8月1日警惕變盤

又一週,又一個關稅最後期限。這次是8月1日週五,除非宣佈新的貿易協議或延長截止日期,否則美國將對歐盟、加拿大和墨西哥等關鍵貿易伙伴加徵關稅。

我們接觸的客戶對關稅話題確實已感厭倦,這種情緒可以理解。截止期限來了又走,關稅雖未升至威脅過的最高水平但持續攀升,而經濟數據和市場並未崩潰。因此人們很容易認爲美國貿易政策已無法撼動市場。

請抵制這種誘惑。關稅的演變仍能創造壓力與機遇。三大理由如下:

  1. 經濟數據尚未反映全部關稅影響。
  2. 本週的關稅決議對經濟前景影響更大——歐盟、加拿大和墨西哥佔美國商品進口總額近半。考慮對這些貿易伙伴加徵5個百分點關稅,其對美國GDP的負面影響可能是對小經濟體類似措施的兩倍。
  3. 市場影響不限於宏觀經濟。這點在美國股市尤其明顯,各行業存在重要差異。總之,儘管市場可能已消化關稅討論並繼續前行,但仍有充分理由要在投資策略中持續關注美國貿易政策。

讓我們從美國經濟情景分析開始:

緩慢增長與頑固通脹仍是最可能結果。我們仍認爲最可能出現的是增長放緩與通脹堅挺:雖非衰退,但貿易和移民管控對增長的負面影響將超過放鬆監管和財政刺激的提振作用。我們認爲這種情景發生的概率爲40%。

其次,儘管承認存在樂觀空間,但這需要貿易限制和移民政策出現緩和,或是財政政策激發“動物精神”。可能性多大?我們給出20%概率。雖然出現了某些順風跡象,但我們不能完全排除這種可能。

貿易引致經濟放緩的概率達40%。考慮到當前有效關稅稅率,若8月對重要貿易伙伴進一步加稅——其中多個夥伴已對既往貿易威脅實施反制措施——很容易導致經濟滑向溫和衰退。

總之,我們認爲美國經濟結果偏向放緩,但隨著財政狀況和赤字問題提前明朗化,嚴重衰退風險正在降低。這符合我們對各類資產的核心觀點,儘管不同市場對這些結果的敏感度存在差異。

對於固定收益市場,我們重點關注利率。關稅引發的經濟放緩應會觸發美國國債價格上漲,因美聯儲轉向鴿派立場的預期日益增強。我們預計,同一動態將推動美元重啓今年早些時候開始的貶值趨勢,同時海外投資者對沖美元過度敞口的動機增強也將助推這一進程。

股市同樣面臨差異化格局。我們的美股策略團隊認爲增長放緩不會打斷標普500指數的上漲,歸功於美元走弱帶來的盈利增長,以及關鍵行業稅收優惠重啓帶來的短期現金流改善。

但行業對貿易政策敏感度各異:例如工業品和資本貨物公司具有定價權,即便成本上升也能受益於中國投資順風;相反,消費品和零售板塊因進口成本上升且定價權有限而更脆弱,需保持謹慎立場。

歸根結底,務必克服對關稅的疲勞感。它們對市場的重要性仍不可忽視。

以上觀點來自摩根士丹利全球固定收益研究主管邁克爾·澤扎斯(Michael Zezas)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