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佩克+頻繁改動會議意欲何爲?“油市老兵”警告:做好意外準備

據分析師和歐佩克+消息人士稱,沙特、俄羅斯和歐佩克其他成員國在被推遲至下週的部長級會議上可能會對2024年的減產協議進行進一步修改,以支持油市。

這幾個國家此前已經承諾,從2022年底開始採取一系列措施,每天減產約500萬桶,約佔全球日需求的5%,包括沙特自願進行100萬桶/日的減產,俄羅斯減少30萬桶/日的石油出口,這兩個國家的自願減產規模都將持續到2023年底。

歐佩克+對2024年已達成哪些協議?

在6月份的會議上,歐佩克+將石油日產量削減366萬桶的協議延長至2024年底,這一減產規模相當於全球需求的3.6%。

這一數字包括2022年達成的200萬桶/日的減產協議,以及今年早些時候歐佩克+9個成員國自願減產的166萬桶/日。

該集團還將2024年1月的總體產量目標從目前的目標進一步下調127萬桶/日,至4058萬桶/日,其中包括隨後對俄羅斯2024年目標的調整。加上9個成員國延長至2024年底的額外自願減產,這將導致2024年的隱含產量更低。

一些非洲成員國的產量目標也被降低,以使它們與不斷下降的生產水平保持一致。該協議還允許一直在提高產能的阿聯酋在2024年增加產量。

歐佩克+還能達成什麼共識?

此前三位歐佩克+消息人士上週透露,該集團將在會議上考慮是否進一步削減石油供應。包括Energy Aspects在內的一些分析師預計,沙特阿拉伯將把100萬桶/日的自願減產協議至少延長至2024年第一季度。

歐佩克+在6月份表示,經過外部分析師的評估,可能會進一步修改尼日利亞、安哥拉和剛果2024年的減產目標。由於產能下降,安哥拉和剛果的產量低於2024年的目標,而根據一些評估,尼日利亞近幾個月已經接近或超過了2024年的目標。

對此,歐佩克+內部正在激烈討論,甚至因此將原定於本週日的會議延遲至月尾。不過,歐佩克+和非洲石油生產國據說正在就2024年產量水平接近達成妥協,尼日利亞代表已經公開表示不知道歐佩克+內部存在分歧,對關於尼產量計劃的調查結果感到滿意;安哥拉也“站好立場”,表示不打算退出歐佩克+。 

擁有30年市場經驗的“油市老兵”、研究和諮詢公司能源展望顧問公司(Energy Outlook Advisors)的管理合夥人Anas Alhajji表示,市場應該爲沙特可能出人意料的宣佈做好準備

Alhajji指出,會議推遲給人的最初印象是,歐佩克+在與尼日利亞和安哥拉等國家就產量分配達成一致方面存在問題,後者要求提高產量。但他指出,由於該組織沒有正式說明推遲的原因,這都是猜測

然而,他說,由於11月30日的會議是線上會議,這表明成員國已經就配額達成了一致,會議只是簡單走個形式。同一時間,迪拜將舉行第28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8),許多部長將出席該會議。

許多交易員認爲,下週的歐佩克+會議有兩種可能。一是歐佩克將目前的減產政策維持到明年二是在沙特領導下,稍微加大減產幅度。對於沙特來說,這兩種情況都不理想,它可能會發現,要麼不得不接受較低的油價,要麼不得不採取令人不快的單邊減產措施來支撐市場。現在俄羅斯需要通過出售石油獲得繼續在烏克蘭的軍事行動的資金,這可能會使沙特的處境更加艱難。如果其他產油國不遵守自己的減產承諾,沙特可能會用“向全球供應大量石油”作爲“威脅”其他產油國的籌碼。

Alhajji則指出,市場應該預計歐佩克+將減產,沙特及其盟友將自願減產至2024年1月或第一季度。這是因爲需求通常會在第一季度出現季節性下降。但是,他預計可能會發生的場景是沙特宣佈額外的自願減產。Alhajji說:

“我們認爲,沙特人在沒有其他人幫助的情況下,在石油市場上佔據主導地位的唯一方法是,讓油市處於現貨溢價狀態,即今天的價格遠遠高於下個月的價格。”

他說,現在的情況正好相反。期貨市場處於期貨溢價,這意味著期貨合約價格高於當前價格。這激勵投資者和公司儲存石油,導致庫存上升。他指出,如果沙特真的實施額外的減產,那麼這將使期貨曲線轉向現貨溢價。

此外,非歐佩克+國家的產量增加正對該組織的減產政策產生衝擊。加拿大皇家銀行在一份報告中指出,儘管最近非歐佩克國家的供應有所增加,但預計沙特不會增加產量以重新獲得市場份額。分析師們表示:

“最近幾天,市場上肯定有一些噪音,說沙特準備在1月份逐步取消100萬桶/日的減產計劃,重新獲得市場份額正成爲沙特王國的一個更重要的優先事項。但我們仍然認爲,當市場基礎更加穩固時,沙特纔會尋求結束其單方面的減產,以確保他們的行動不會加速更強勁的油價下行趨勢。”

伊朗仍是“不穩定因素”

歐佩克+還會緊盯伊朗對美國實施更嚴厲制裁的任何反應。

2019年,在白宮結束對伊朗石油進口商的豁免後,伊朗瞄準了霍爾木茲海峽的油輪和海灣地區的關鍵能源基礎設施。上週,伊朗的主要專家承認,如果白宮認真努力減少伊朗的石油收入,伊朗可能會採取類似的策略。伊朗的代理人也有能力擾亂海上交通,尤其是胡塞武裝。

總部設在也門的武裝分子於10月下旬正式加入巴以衝突之中,並向以色列南部發射了多次火箭襲擊。儘管伊朗提供的火箭數量龐大,但權威專家認爲,真正的威脅可能不是針對擁有“鐵穹”(Iron Dome)的以色列,而是紅海上的船隻。

週日,胡塞武裝已經劫持了一艘船隻,承諾將發動更多襲擊,並稱這一劫船行動“僅僅是個開始”。目前每天平均有65艘船通過蘇伊士運河,其中30%是油輪。此外,雖然大多數地區專家都認爲伊朗對真主黨的控制相當嚴密,但據報道,伊朗對胡塞武裝行動的控制力卻遠不如真主黨,這使得胡塞武裝的參戰變得難以預料。

在真主黨領導人哈桑•納斯魯拉(Hassan Nasrallah)表示他的組織不會立即介入衝突之後,許多市場參與者已經忽視了巴以衝突,但加拿大皇家銀行警告稱:

“以色列和哈馬斯宣佈暫時停止戰鬥以確保人質獲釋,可能會進一步減少交易員地緣政治方面的擔憂。但我們繼續認爲這場衝突的風險仍然很高。”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