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村證券:日本如何像治水一樣調整貨幣政策?或明年4月退出YC

近年來,日本一直在努力改變治水的方法,以應對隨著氣候變化加劇而日益增加的洪水風險。這一轉變與日本央行正在採取的措施有異曲同工之妙。

日本的洪水治理不再依賴水壩、堤壩等固定基礎設施,因爲這些措施已經無法應對降雨量和河流流量的意外增加。新的治水方法旨在通過蓄意允許有限的水流到堤壩外,利用流域內的農田等作爲緩衝區,來最大程度地減少洪澇災害。

野村證券高級經濟學家三輪隆認爲,日本央行最近在10月30日至31日的貨幣政策會議上也採取了同樣的理念,既提高債券購買計劃的靈活性,又繼續控制收益率。

日本的收益率上限控制計劃最初由前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於2016年推出,旨在刺激經濟和通脹。如果日本政府債券收益率升至0%以上,央行就會購買更多日本國債。實際上,它也確實購買了很多日本國債,現在擁有超過50%的日本政府債券,2010年這個比例還不到10%。

後來日本央行把YCC目標上限提高到0.5%,今年7月份又進一步提高到1%。10月份,日本央行事實上允許收益率在一定程度上超過1%。

這是爲了確保YCC的“堤壩”不倒塌。然而,在美國長期利率上升帶來的強勁上行壓力的推動下,日本的收益率上升速度也快於預期。10月份的措施可以說是允許一定程度但有限的突破——大致相當於取消每個交易日以1%固定利率購買債券的操作。

這意味著,根據情況,河水有可能越過堤壩流到外面——允許收益率在一定程度上超過1%。

然而,三輪隆認爲對此必須避免兩個誤解。

首先,尚未做出取消治水的決定,也尚未認爲不再需要進行治水。換句話說,儘管日本央行顯然採取了比以前更加靈活的做法,但它並沒有改變其旨在控制長期利率以實現物價穩定目標並伴隨工資增長的立場。一些市場參與者認,爲日本央行實際上已經廢除了YCC。三輪隆認爲目前情況還不是這樣。

其次,也是一個更重要的問題,如果取消治水,是否意味著潛在政策利率的立場也發生改變?

日本長期利率目前的“洶湧之河”可能只是“氣候變化”的結果——換句話說,完全是美國長期利率上行壓力強勁的結果。一旦這些外部因素結束,日本的長期利率水平就不太可能發生重大變化。只有當日本經濟增長潛力提高、潛在通脹隨之上升,“河流流量”的狀況纔有可能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工資和通脹良性循環已出現,正如行長植田和男等日本央行官員所說的一樣。野村證券預計明年春季日本集體工資談判帶來的工資漲幅將略高於今年,預計2024和2025財年工資將上漲3.9%,高於2023年的3.6%。幾家大型企業已經宣佈了更高的員工工資漲幅。隨著首相岸田文雄實施1130億美元的現金髮放和減稅刺激計劃,消費者支出應該會得到進一步提振。

由於經濟仍處於溫和復甦軌道,野村證券預計本財年實際GDP增速爲1.4%,2023-24年爲0.5%,2024-25年爲1.0%。

作爲衡量“河流流量”的另一個重要因素,經濟的長期增長潛力尚未顯著上移。但野村證券三輪隆團隊認爲,日本央行可能已經注意到“河流流量”發生根本變化的可能性。

因此,三輪隆認爲,2023年第二季度(可能是4月)退出YCC的可能性爲60%。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