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未加入

加入這個商品討論後可以 張貼文章、回覆留言.

人民網發表評論文章稱,近日,比特幣一路暴跌,至6月19日跌破1.8萬美元關口,這是2020年12月以來比特幣的最低點,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再度成為輿論焦點。近年來,虛擬貨幣價格頻頻暴漲暴跌,我國金融部門多次發文,明確虛擬貨幣相關業務活動屬於非法金融活動,提醒投資者警惕風險。虛擬貨幣正在成為人類史上最大的龐氏騙局,為了讓這一騙局維繫下去,幣圈想方設法為其披上各種各樣的外衣。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上海金融法院對外通報的審判工作最新情況顯示,2018年8月20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間,該院共受理各類金融案件23456件、審結各類金融案件22033件。同期共受理涉外、涉港澳台案件285件,占總收案量的1.2%;審結涉外、涉港澳台案件231件,收結比為81.05%。從收案類型來看,涉及金融各個領域。其中,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金融借款合同糾紛、融資租賃合同糾紛成為排名前三位的案件案由。(上證報)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上海市浦東新區綠色金融發展若干規定》經上海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十一次會議通過,將於2022年7月1日起施行。浦東新區人民政府應當依託綠色金融數據服務專題庫,與各類第三方機構開展數字化協作,探索建立企業碳賬戶和自然人(常住人口)碳賬戶,將企業碳排放表現信息和個人綠色低碳活動信息等納入碳賬戶、形成碳積分。(上證報)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戰情中心
建立了一個新的精選文章
金融期當前大漲超過1%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25日,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與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聯合召開全面註冊制改革研討會,與會代表認為,下一步,應系統總結前期試點經驗,堅持註冊制改革初衷,處理好市場與政府的關係,突出改革的市場化法制化導向,從投資者需求角度完善發行審核制度,真正將全面註冊制改革落到實處。(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微信公眾號)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跨境清算公司基於CIPS標準收發器,上線創新了增值功能——CIPS支付透鏡服務,用以支持企業、銀行等跨境支付市場主體查閱其支付狀態,並進一步提升人民幣跨境支付效率、透明度。據悉,目前已有部分企業與銀行嘗鮮試用。從具體用途來看,CIPS支付透鏡服務融合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為全球人民幣用戶提供即時、完整、覆蓋全鏈路、一站式支付狀態穿透式展示服務,可滿足企業、銀行等跨境支付主體對跨境支付狀態全天候查詢需要。(上證報)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跨境清算公司基於CIPS標準收發器,上線創新了增值功能——CIPS支付透鏡服務,用以支持企業、銀行等跨境支付市場主體查閱其支付狀態,並進一步提升人民幣跨境支付效率、透明度。據悉,目前已有部分企業與銀行嘗鮮試用。從具體用途來看,CIPS支付透鏡服務融合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為全球人民幣用戶提供即時、完整、覆蓋全鏈路、一站式支付狀態穿透式展示服務,可滿足企業、銀行等跨境支付主體對跨境支付狀態全天候查詢需要。(上證報)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6月25日,中國人民銀行與國際清算銀行(BIS)簽署了參加人民幣流動性安排(RMBLA)的協議。人民幣流動性安排是由國際清算銀行發起並設計的一項金融制度性安排,旨在通過構建儲備資金池,在金融市場波動時為參加該安排的央行提供流動性支持。人民銀行積極參與了該安排的設計,其他首批參加方還有印度尼西亞中央銀行、馬來西亞中央銀行、香港金融管理局、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和智利中央銀行。人民幣流動性安排由所有參加方共同出資建立,各方實繳資金不低於150億元人民幣或等值美元。在有流動性需求時,參加方除可提取其出資部分外,也可憑合格抵押品從儲備池中借入短期資金。人民銀行參加人民幣流動性安排有利於加強與國際清算銀行的合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6月25日,中國人民銀行與國際清算銀行(BIS)簽署了參加人民幣流動性安排(RMBLA)的協議。人民幣流動性安排是由國際清算銀行發起並設計的一項金融制度性安排,旨在通過構建儲備資金池,在金融市場波動時為參加該安排的央行提供流動性支持。人民銀行積極參與了該安排的設計,其他首批參加方還有印度尼西亞中央銀行、馬來西亞中央銀行、香港金融管理局、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和智利中央銀行。人民幣流動性安排由所有參加方共同出資建立,各方實繳資金不低於150億元人民幣或等值美元。在有流動性需求時,參加方除可提取其出資部分外,也可憑合格抵押品從儲備池中借入短期資金。人民銀行參加人民幣流動性安排有利於加強與國際清算銀行的合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近年來,各大銀行不斷加大金融科技投入力度,助力銀行業數字化轉型發展,從而推動金融服務不斷升級,為消費者提供更加智能便捷的服務體驗。日前實地調研時卻發現,部分老年群體由於受到認知能力、安全需求、操作偏好等多重因素影響,在銀行科技發展的浪潮中「掉了隊」,成為銀行服務的盲區。業內人士指出,要填平金融「數字鴻溝」,應精準分析老年人對金融服務和產品的需求,加快適老金融服務改造和創新,不斷優化老年人服務體驗。(中證報)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