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未加入

加入這個商品討論後可以 張貼文章、回覆留言.

中共中央宣傳部23日舉行「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金融領域改革與發展情況。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王春英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十年,外匯儲備資產實現安全、流動和保值增值,中國特色外匯儲備經營管理制度不斷完善。近年來,外匯儲備規模保持在3萬億美元以上,今年5月底超過了3.1萬億美元,連續17年穩居世界第一,是維護國家經濟金融安全重要的「穩定器」和「壓艙石」。(央視新聞)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中央社記者蘇思云台北2022年06月23日電)台綜院 今天發布2022年下半年台灣經濟展望,考量俄烏戰 爭、通膨與疫情因素,全球經濟復甦力道放緩,台灣 整體出口也面臨較高不確定性,把台灣今年經濟成長 率預估值從4.05%下修到3.8%。 台灣綜合研究院表示,2月爆發俄烏戰爭,再加上 中國長時間維持嚴格清零政策,導致加劇供應鏈中 斷,讓全球經濟從後疫情時代強勁但不均衡的復甦軌 道脫離,再度面臨嚴重的經濟衰退危機,供給面的負 面衝擊,正快速蔓延到全球商品、貿易與金融市場的 影響。 台綜院表示,台灣4月中開始本土疫情升溫,同樣 面臨輸入性通膨壓力導致物價走升,上半年因疫情與 物價因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中央社記者鍾榮峰台北2022年6月23日電)台灣期 貨交易所今天下午舉行股東常會,通過配發股東每股 現金股利新台幣3.15元和股票股利1.4元,董事長吳自 心評估,今年總交易量有機會超過3億口,是否再創 高要觀察下半年政經情勢變化,期交所下半年在新商 品、交易制度、結算制度均有新規劃。 期交所股東會由吳自心親自主持,展望今年,吳自 心指出,今年期交所商品規劃以股價指數為主軸,推 出具國內特色股權類商品,今年規劃持續擴大動態價 格穩定措施適用於電子、金融和ETF選擇權。 在新商品方面,吳自心表示,6月27日將推出台灣 半導體30指數期貨及航運指數期貨;交易制度方面, 同日將電子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群益期貨 #股票期貨日報 #成交量排名 #高價股排名 #未平倉量排名 #漲幅排名 #跌幅排名 

觀看完整圖文報告
日 期:2022年06月23日 公司名稱:致茂(2360) 主 旨:董事會決議111年限制員工權利新股發行之增資基準日 發言人:應正 說 明: 1.事實發生日:111/06/23 2.公司名稱:致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3.與公司關係(請輸入本公司或子公司):本公司 4.相互持股比例:不適用 5.發生緣由: (1)本公司於111年6月9日經股東常會決議通過發行限制員工權利新股3,000,000股,每 股面額新台幣10元。業經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111年6月20日金管證發字第1110346852號 函申報生效在案。 (2)本公司於111年6月23日董事會決議通過發行111年第1次限制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中共中央宣傳部舉行「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李超出席並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金融領域改革與發展情況。李超表示,這十年,資本市場的韌性和抗風險能力明顯增強。堅持通過改革提升監管治理效能,健全市場的內生穩定和外部約束機制,及時穩定市場預期,資本市場風險總體收斂,基本可控。近年來也經受住了各種國際、國內超預期的衝擊,主要指數穩中有升,健康發展態勢持續鞏固。(澎湃)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2022.06.23
台股延續跌勢呈現震盪下跌,早盤幾度翻紅後,賣壓再度湧出拉回,終場台股再收波段新低位置,成交金額放大至2848億。今日台股於亞股明顯走弱,目前正測試2021年5月支撐位置,一旦再跌破該低點,台股則將加速走跌幅度。

外資現貨賣超83億,期貨淨空單增加至18068口。自營商選擇權淨部位,目前以賣買權和買賣權作布局。近月選擇權籌碼為偏空格局,賣權OI小於買權OI之差距為三萬六 ...
觀看完整圖文報告
2022.06.23
台股延續跌勢呈現震盪下跌,早盤幾度翻紅後,賣壓再度湧出拉回,終場台股再收波段新低位置,成交金額放大至2848億。今日台股於亞股明顯走弱,目前正測試2021年5月支撐位置,一旦再跌破該低點,台股則將加速走跌幅度。

外資現貨賣超83億,期貨淨空單增加至18068口。自營商選擇權淨部位,目前以賣買權和買賣權作布局。近月選擇權籌碼為偏空格局,賣權OI小於買權OI之差距為三萬六 ...
觀看完整圖文報告
當地時間23日,俄羅斯央行副行長斯科羅博加托娃表示,俄羅斯央行將於2023年推出數字盧布實施路線圖,數字盧布的推廣使用將解決俄羅斯銀行被排除出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所產生的問題。斯科羅博加托娃說,將外國公司接入俄羅斯的金融信息交換系統(SPFS)目前來看只是一個政治問題,俄央行對此在技術上已經做好了準備。該系統2022年新增加了64個成員,目前共有來自12個國家的389個成員。(央視)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對於「券商未來有望代銷理財等個人養老金金融產品」的消息,6月23日,一位長期研究養老金問題的人士對記者表示,「我覺得短期內製度突破可能性不大,銀行理財目前僅限理財公司直銷和銀行機構代銷。」 (21世紀經濟報道)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