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未加入

加入這個商品討論後可以 張貼文章、回覆留言.

美國總統候任人川普開始陸續公布其內閣人選名單,從國務卿、國家安全顧問等職務皆提名鷹派人士擔任來看,市場預料美中關係前景不妙,未來四年雙方衝突恐加劇,也將衝擊美中貿易及中國經濟,港股周二開低走低,科技股拖累,恆生指數週二收低2.84%至19846.88點,失守2萬大關;中國擬調降上海、北京等大城市買房契稅,但市場對此反應冷淡,保險、軍工、半導體、券商、有色金屬、房地產等類股走跌,上海綜合股價數(滬指)收低1.39%至3421.97點;新華富時A50指數(現貨)週二收低1.06%至13602.58點,富時中國A50期貨則跌1%至13580點(A50期貨涵蓋現貨收盤後時段)。 市場自10兆化債方案的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上週五(11/8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新一輪化債方案:1). 3年6兆元置換額度;2). 5年4兆元專項債化債額度;上述兩項共10兆元、將地方政府隱性債務總額從14.3兆降至2.3兆,中國華泰證券認為,此次化債思路的底層邏輯更體現「托底防風險」,而非「強刺激」思路,外資也對無額外刺激感到失望,再加上川普勝選後,外部地緣政治風險又抬升,香港恆生指數收低1.45%至20426.93點;不過,中國內資對此化債方案仍感到滿意,上海綜合股價指數(滬指)收高0.51%至3470.066點;新華富時A50指數(現貨)收低0.57%至13748.79,富時中國A50期貨則漲0.3%至13715點(A50期貨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投資人謹慎地等待中國人大常委會的財政增量刺激政策的額度與細節,香港恆生指數週五開高走低、終場收跌1.07%,盤面上,中資券商類股集體拉回,中國房地產類股跌幅最大,網易、美團跌幅不小,僅小鵬汽車逆勢上漲;滬指周五也是開高走低的表現、終場收低0.5%,房地產、證券、白酒、金融等類股跌幅較大,半導體、光刻機概念股、造紙、汽車、軟體服務等類股漲幅較大;富時中國A50指數(現貨)周五則跌1.4%至13668點。 週五(11/8日),中國人大決議地方專項債務限額提升6兆、分三次每年2兆置換隱性債務,此外,中國財政部再有4兆地方專項債額度,總計10兆;由於僅有化債沒有新增財政赤字,外媒失望,且其公布方式為人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結論:人大常會核定的化債金額符合預期,但溝通模式糟糕,市場不滿意 中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週五落幕,表決通過6兆元(人民幣、下同)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用於置換存量隱性債務,為地方政府騰出空間,更好發展經濟、保障民生。這是近年來出檯的支持化債力度最大的一項措施。新增債務限額全部安排為專項債務限額,一次報批,分3年實施。按此安排,2024年底地方政府專項債務限額將由29.52兆增加到35.52兆元。 中國財政部部長藍佛安表示,從今年開始,中國將連續5年每年從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中安排8000億元,專門用於化債,累計可置換隱性債務4兆元,再加上今次批准的6兆元債務限額,直接增加地方化債資源10兆元。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陸股十一長假後開市依舊火熱,上證、深圳指數收盤仍上漲4%~9%不等,與此同時,香港恒生指數率先利多出盡、大跌9.41%,未跟上陸股慶祝行情,台灣掛牌的陸港股ETF也因溢價幅度過高,8日均開高走低、大跌收場。  法人指出,港股率先轉跌,後市需注意陸股買盤延續力道,若陷入高檔震盪,多頭有望持續至12月;陸港股ETF操作上,建議待溢價收斂再布局,並分批從市值型ETF轉入科技型ETF進行布局。 兆豐投顧副總經理黃國偉、群益投顧副總裁曾炎裕均表示,ETF市價與淨值最終還是會收斂,儘管陸股長假後開市首日大漲,但國內陸股ETF在「蓋牌」期間已過度追價,就算ETF淨值有提升,仍追不上市價瘋狂上漲的程度,且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大陸股匯8日恢復交易,多家外資機構率先預期發改委舉行「一攬子增量政策」記者會,將重金救市,花旗估大陸將再推人民幣(下同)3兆元的刺激消費政策,瑞銀則預估短期內將推1.5兆~2兆元的財政措施。  花旗銀行中國股票策略師劉顯達7日表示,美國進入降息循環後,有助於中國人民銀行放寬貨幣政策的彈性,將明年年中的恒生指數、滬深300指數和MSCI中國指數目標上調約12%~13%,分別為26,000點、4,600點、84點;明年底上調約21%~27%,分別為28,000點、4,900點、90點。  瑞銀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最新報告預期,大陸短期將推出1.5兆~2兆元的財政刺激措施,最快8日或是大陸統計局18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工商時報
建立了一個新的精選文章
16檔營收雙增 Q4尖兵
台股進入9月營收發布高峰之際,逢本波反彈至季線後回檔修正,法人建議,可從上市櫃公司的基本面著手,挑選9月營收成長股,如創威、京城銀、迅得、聯亞等16檔,有機會帶領加權指數,迎接第四季的創新高行情。  永豐投顧總經理李學詩表示,台股近期突破季線後突然拉回,為漲多回調,由於指數從9月上旬低點反彈後攻勢不斷,不但突破季線反壓也超越8月高點,底部逐漸墊高,只要穩在22,000點附近,上升趨勢都能維持。  台新投顧副總經理黃文清認為,大陸9月24日實施刺激經濟、股市、房市的多項政策,尤其人民幣5,000億元互換便利,提供法人投入股市,後續還會加碼,推升陸、港股帶量暴漲,截至10月4日為止,恒生指數今年漲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3日大陸A股繼續假期休市,港股則在連續上漲兩周後出現回檔,3日開高走低,跌勢一度超過1,000點,先前受市場熱捧的大陸房產股、醫藥、工業類股大幅下挫。午後港股展開V型反彈,收復大部分跌幅,恒指最終收跌1.47%,結束六連漲。  大陸政府9月下旬接連公布搶救股市、房市等一連串措施,9月24日至10月2日香港恒生指數累計漲幅高達23%,僅10月2日就一口氣瘋漲逾1,300點或6.2%,讓港股在時隔307天後,再度超車台股,但短線過熱也引發投資人「高處不勝寒」的憂慮。 午後V轉一度翻紅 無力守成  香港恒指3日開高後一路下挫,盤中曾大跌逾1,000點至21,455點。上午11時20分左右展開反攻,午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大陸政府自9月下旬接連公布拉抬股市、房市的相關措施,激勵陸港股市連日放量飆漲。香港恒生指數2日收盤狂漲逾1,300點至22,443.73點,一舉超越10月1日台股收盤的22,390.39點。這也是時隔307天後,港股再度超越台股。  恒指自2021年2月從30,664點開始走跌,2022年10月底跌至14,863點。同期的美、日、台股卻迭創新高。尤其台股,在晶片、AI概念股領軍下,2023年11月29日與港股出現「黃金交叉」,以17,370點超越港股的16,993點,暌違25年後超車港股。  在大陸政府利多措施迭出下,帶動陸港股市展開大反撲。10月1日港股休市一天,2日恒指開盤跳空大漲,指數一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為提振大陸經濟連下三帖猛藥,降準、降低存量房貸利率、首創新工具挺股市等措施齊發。受此激勵,陸港股市25日表現持續搶眼,上證與深證成指均收漲逾1%,恒生指數收漲128點、升幅近0.7%,人民幣兌美元離岸價更在盤中升破整數7大關,創下逾16個月升值價位紀錄。  人民幣25日持續走強,代表官方態度的中間價報7.0202元,較上一交易日上調308個基本點,創去年5月22日以來新高。在岸價上午升逾370個基本點,逼近7元關口,終場收報7.0218元,升值167個基本點。離岸價上午一度升破7元,觸及6.9951元,創下2023年5月17日以來新高。  A股三大指數25日延續強彈態勢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