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未加入

加入這個商品討論後可以 張貼文章、回覆留言.

【3月24日鷹眼隔夜快報:歐美股跌債反彈,原油大漲5%,歐洲天然氣漲逾18%,倫鎳滬鎳再現漲停】1. 據央視新聞,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當地時間3月23日表示,將恢復部分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豁免。此次關稅豁免涉及此前549項待定產品中的352項。2. 聖路易斯聯儲行長Bullard再次呼籲加快升息,舊金山聯儲行長認為5月份可能需要加息50個基點;美聯儲Mester表示,年內需要有一些單次加息50個基點的舉措。3. 俄羅斯計劃要求歐洲國家在購買天然氣時以盧布支付,此舉可能加劇歐洲自1970年代以來最嚴重的能源緊縮,歐洲天然氣價格一度飆漲34%,盧布兌美元盤中漲超5%。4. 歐盟周三建議歐盟國家聯合購買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俄烏局勢最新進展】據財聯社整理,截至北京時間3月23日7:00,俄烏局勢最近情況匯總如下:①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表示,他已經準備好討論,作出有關烏克蘭不尋求加入北約的承諾,以換取停火、俄軍撤軍以及烏克蘭的安全保障。②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當地時間22日表示,俄羅斯與烏克蘭兩國談判有實質性內容,談判比俄方預期更慢、更不充分。③美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表示,拜登將參與北約峰會,宣布對俄新制裁。④德國總理朔爾茨表示,應該討論俄羅斯是否會被排除在20國集團會議和WTO會議之外。⑤法國道達爾能源集團將暫停從俄羅斯購買石油。⑥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表示,將繼續通過烏克蘭向歐洲輸送天然氣。⑦據美國五角大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中國7月原油進口3732.8萬噸;年累計原油進口28983.5萬噸,同比降4%。 7月成品油出口340.9萬噸;年累計成品油出口2503.8萬噸,同比降39%。 7月成品油進口162.5萬噸;年累計成品油進口1321.3萬噸,同比降12.1%。 7月煤及褐煤進口2352.3萬噸;年累計煤及褐煤進口13852.2萬噸,同比降18.2%。 7月天然氣進口869.7萬噸;年累計天然氣進口6220.9萬噸,同比降9.6%。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前7個月,我國進口鐵礦砂6.27億噸,減少3.4%,進口原油2.9億噸,減少4%,煤1.39億噸,減少18.2%,天然氣6220.9萬噸,減少9.6%,大豆5416.7萬噸,減少5.9%,成品油1321.3萬噸,減少12.1%,鋼材655.9萬噸,減少21.9%。此外,進口未鍛軋銅及銅材340.5萬噸,增加5.8%。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Trimet位於埃森的鋁冶煉廠在未來幾周內將繼續減產】據外媒,由於目前電價過高,鋁的生產成本過於昂貴,Trimet位於埃森的鋁冶煉廠受到了影響。由於能源價格上漲,Trimet鋁冶煉廠將繼續減少其埃森鋁冶煉廠的鋁產量,在未來幾周內只會以一半的產能生產。首席執行官PhilippSchlueter警告說,如果高電價和天然氣價格的階段持續下去,德國的鋁生產將面臨風險。據Trimet稱,它正在履行現有合同,但目前不接受任何新訂單,儘管最近對鋁的需求一直很好。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染費明顯上調】據中國棉花網3月15日發布的報告,近期印染廠紛紛通知客戶將較大幅度上調染費,直染每噸普遍上調500-600元,二次定型每噸上漲1000元。最近石油、天然氣、煤炭等能源價格大幅上漲,江浙、廣東等地熱電廠也上調蒸汽價格,導致染廠成本明顯上升。目前染費上調直接轉移至消費終端的難度比較大,2022年以來紡服出口訂單偏弱,「金三銀四」的成色明顯不足,坯布、面料、服裝等消費終端正在遭遇成本上升的雙重壓力。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國家統計局:中國1-2月份進口天然氣1986萬噸,同比下降3.8%】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2月份,生產天然氣372億立方米,同比增長6.7%,增速比上年12月份加快4.4個百分點,日均產量6.3億立方米。進口天然氣1986萬噸,同比下降3.8%,上年12月份為增長4.6%。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澳外長稱澳大利亞對俄石油煤炭天然氣禁令將在45天內生效】據財聯社援引《衛報》報道,澳大利亞外長佩恩告訴該媒體,澳大利亞不久前宣布的對俄羅斯石油、煤炭和天然氣實施的禁令將在45天內生效。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加拿大稱考慮增加通向美國的輸油管道】據中新網,加拿大自然資源部長當地時間10日表示,隨着歐洲試圖減少對俄羅斯石油的依賴,加拿大正在研究提高管道利用率,以促進原油出口的方法。恩橋天然氣公司表示,目前其天然氣系統接近滿負荷狀態,但公司正在探索可能為美國和歐洲提供更多能源的選擇。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紡織利潤受擠壓,消費者心理受影響】據中國棉花網3月8日發布的報告,近一個月,60多種化工原料飆漲不停,最高上漲145000元/噸。地緣政治衝突升級自然是「引爆」產業鏈的原因之一。天然氣和電力價格再次飆升,原油飆升創8年新高帶動能化產品價格上揚。對於中下游企業而言,無論是原料成本還是工費、運費、雜費、人工成本和其他運營成本的提升,將紡織人的利潤繼續擠壓。與此同時,原油一定程度帶動大宗商品價格齊步走高,對消費者心理及其購買力帶來極大影響。未來如美元持續走強,進口美國商品價格或將進一步上漲。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