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未加入

加入這個商品討論後可以 張貼文章、回覆留言.

美國去年12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月增率放緩至0.2%,年增率升至3.3%但低於預期,核心PPI年增率3.5%與11月相同。美國通膨降溫進展緩慢,市場普遍預測美國聯準會(Fed)1月例會將維持利率不變。  據芝商所利率期貨市場顯示,PPI數據公布後,市場估Fed在1月28~29日例會降息1碼的機率僅2.7%,按兵不動機率高達97.3%。  美國勞工部14日公布,2024年12月PPI月增0.2%,低於11月的0.4%與市場預期的0.3%增幅。12月PPI年增率從11月的3%升至3.3%,低於市場預期的3.4%。  排除波動劇烈的食品與能源價格,12月核心PPI按月持平零成長,低於11月與市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中金:激進情形下,黃金未來十年的價值中樞升至5000美元】1月15日訊,中金研報稱,中性情形下,由於亞洲央行需要補充的黃金儲備金額巨大,且特朗普上臺後全球形勢更加複雜,美元體系信譽下降,我們預期央行購金速度至少保持現狀,即維持在1000噸/年左右。對於美國債務,我們採用美國聯邦預算委員會(CRFB)基準情形下的預測結果,美國財政赤字在未來10年多增7.5萬億美元左右。我們同時假設特朗普不會導致通脹失控,CPI未來穩定在3%,擬合金價在未來十年升至3300美元/盎司。激進情形下,假設亞洲央行希望更快補充黃金儲備,加速購金至1500噸/年(央行購金過快可能拉昇黃金價格,提高購金成本,我們不對央行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整理:昨日今晨重要新聞彙總(1月15日)】國內新聞:1. 習近平同歐洲理事會主席科斯塔通電話。2. 中日執政黨交流機制第九次會議達成多項共識。3. “黴黴”要來上海演出?市文旅局:有過前期溝通,今年或有希望。4. 2024年“股王”寒武紀預計去年虧損收窄超四成,營收增長超50%。5. 商務部:決定將參與對臺軍售的7家美企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6. 最高檢:依法打擊利用虛擬貨幣非法向境外轉移資產犯罪活動。7. 央行:增強外匯市場韌性穩定市場預期,堅決防範匯率超調風險。8. 北京今年發展預期目標: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左右、努力爭取更好結果。9. 央行副行長宣昌能:今年將進一步降低銀行整體負債成本,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圖示:2025年01月14日(週二)富時中國A50指數期貨技術面一覽(日圖)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30年期美債收益率重回5%上方 PPI數據未能緩和通脹焦慮】1月15日訊,雖然美國12月PPI升幅低於預期,但通脹焦慮仍然籠罩市場,週二30年期美債收益率在5%上方再創近期新高。30年期收益率自上週五以來第二次突破5%,10年期收益率升至4.81%,均創下2023年11月以來最高水平。因市場擔心頑固通脹可能促使美聯儲停止降息,最近幾周美債收益率持續走高,短債收益率收復了PPI公佈後的失地,較前日基本持平。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整理:1月14日歐盤美盤重要新聞彙總】國內新聞:1. 商務部:決定將參與對臺軍售的7家美企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2. 央行回應暫停購買國債:避免加劇供需矛盾和市場波動。3. 央行:增強外匯市場韌性穩定市場預期,堅決防範匯率超調風險。4. 央行副行長宣昌能:今年將進一步降低銀行整體負債成本,緩解銀行淨息差壓力。5. 外匯局:適時採取宏觀審慎逆週期調節措施,堅決對外匯市場順週期行爲進行糾偏。6. 央行:2024年全年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爲32.26萬億元,比上年少3.32萬億元。7. 央行發佈數據顯示,12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313.53萬億元,同比增長7.3%。國際新聞:1. 市場消息:英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機構:PPI的疲軟意味著CPI的疲軟嗎?情況時有發生】1月14日訊,Spectra Markets的分析師Brent Donnelly表示,疲弱的PPI是否意味著疲弱的CPI,雖然並非總是如此,但經常發生。最近,美國勞工部在某個月份先於CPI數據公佈PPI數據的情況有些罕見,但在2018年之前,這是常態。 回顧過去10年的歷史:當整體PPI和核心PPI都低於預期時——就像剛剛發佈的12月份數據那樣——當月CPI只有21%的情況下是高於預期的。Donnelly發現,在這種情況下,有39%的時間CPI符合預期,也有39%的時間CPI低於預期。這表明,本週三公佈的12月CPI數據比華爾街所預期的高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機構:儘管PPI數據意外放緩,但美債收益率料將保持高企】1月14日訊,美國PPI通脹疲軟削弱了美債收益率的一些動力,但它們仍處於高位,一些分析師仍預計10年期美債收益率今年將達到5%。SWBC的分析師Chris Brigati認爲,基準收益率將在第一季度突破這一門檻,“因爲基本面和技術因素都表明,在可預見的未來,利率將持續在更長的時間內維持高位。” Brigati稱,這可能是投資者鎖定高收益的機會,同時利用固定收益來平衡投資組合中的風險。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