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太狂!工業生產指數連18紅

AI太猛!受惠人工智慧和高效能運算需求強勁及消費性電子新品備貨拉升,激勵資訊電子產業上游生產穩健提升。經濟部24日公布8月工業生產指數、製造業生產指數,皆創歷年同月新高,連18紅,年增率為14.41%與15.48%。

但在經濟前景尚不明朗情況下,經濟部統計處預估,對9月看法將較8月減少;未來四個月工業生產指數若都達98.98,則可創下全年增10%。

經濟部統計處副處長陳玉芳指出,8月製造業生產指數表現優於預期,但傳統產業受市場需求疲軟,客戶下單保守而續呈減產,抵銷部分增幅。

今年以來,台灣各項數據都相當亮眼,其中,8月出口在去年基期已高的情況下,年增高達34.1%、寫下連22紅,分析原因,也是搭上AI衍生的高效運算商機。

但值得注意的是,先前搭上AI商機的機械設備業,因去年同期基期較高,8月生產指數翻黑,結束連續十個月正成長,年減1.24%。不過,在AI應用撐盤下,統計處預估,全年製造業生產指數仍有望創新高。

統計處表示,8月份製造業生產指數年增15.48%,雖然受部分傳統產業拖累,前八月仍較上年同期增加17.75%。

依統計,資訊電子方面,電子零組件業年增31.52%,其中積體電路業年增35.86%,雙創歷年單月新高,也是連續20個月正成長;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年增3.80%,寫歷年同月新高,且為連26紅。

惟可攜式電腦、其他電腦設備及零組件等產品外銷減少,抵銷部分增幅,前八月較上年同期增加42%。

傳統產業方面,基本金屬業、化學材料及肥料業、汽車及其零件業、機械設備業皆呈現年減。不過受惠半導體擴產,相關設備與自動化倉儲需求帶動,前8月累計仍成長6.92%。

統計處預估9月製造業生產指數114.58~118.58,年增15~19%。調查顯示,製造業者認為9月生產量將較8月增加廠商家數占7.5%,持平者占71.2%,減少者為21.3%,以家數計算的製造業生產動向指數為43.1,按產值計算動向指數為48.0,預期9月生產指數將較8月減少。

(相關新聞見A4)

查看原始新聞

※ 本文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點我加《工商時報》LINE好友,財經新聞不漏接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