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AI)狂潮刺激高頻寬記憶體(HBM)需求,記憶體晶片大廠美光(Micron)上季營收創下新高紀錄,其中HBM營收較前一季大增50%。美光上季業績和本季財測皆優於市場預期,帶動股價大漲。  美光會計年度第三季(3至5月)營收年增37%,至93億美元,輕鬆超越華爾街預期的88.6億美元。上季淨利由去年同期的3.32億美元暴增至18.9億美元;不計一次性項目的調整後每股盈餘達1.91美元,優於市場預估的1.6美元。  美光執行長梅羅特拉(Sanjay Mehrotra)表示,美光上季營收創下紀錄佳績,主要因為用於AI資料中心的HBM營收較前一季大增將近50%。此外,上季資料中心營收較去年同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加密幣可望再迎里程碑!根據路透報導,美國聯邦住房金融局(FHFA)已下令房地美(Freddie Mac)和房利美(Fannie Mae)兩大抵押機構,評估將購屋者的加密幣資產,納入他們向銀行購買抵押貸款的標準中。  FHFA局長普魯特(William Pulte)26日在X平台貼文指出,為了響應川普總統要把美國打造為世界加密幣之都的願景,已經命令房地美與房利美等兩房機構,將加密幣作為抵押貸款擔保品一事進行評估。  不過他並沒有具體提及那些加密幣可獲准用於申請抵押貸款,只表示相關加密資產需儲存在受美國監管的中心化交易所,並將遵守所有適用法律。  普爾特在今年3月宣誓就任FHFA局長。根據公開記錄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當以色列與伊朗的軍事衝突進入第二周,全球戰略格局迅速被推向新的臨界點。在川普親自下令B-2戰機投擲「碉堡剋星」鑽地彈轟炸伊朗多處核設施後,伊朗旋即報復,導彈首次擊中卡達烏代德美軍基地,霍爾木茲海峽封鎖議案隨之通過,油市劇震。雖然在24小時內的高壓外交後,川普突然宣布以伊雙方同意全面停火,伊朗隨後否認,在這場充滿迷霧般煙硝背後的戰略危機正在快速累積。  表面上,以伊戰爭的密集交火、平民死傷、集束炸彈與飛彈的飽和攻擊,難免讓人聯想起烏克蘭戰場。但結構性分析顯示,以伊戰爭與俄烏戰爭在戰略動力與消耗模式上仍有本質上的差異。  首先,升級門檻的危險本質不同。俄烏戰爭雖有核陰影,但主要仍受控於常規封控框架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美國總統川普高呼「讓美國再次偉大」,今年初重返白宮後,隨即在全球範圍內發動關稅戰,中國雖是主要目標,但戰火同樣燃遍過去數年台商執行「中國+1」策略的其他國家,這場川普2.0關稅戰,台企因應變局的難度大為提高。  4月2日美國重磅公布「對等關稅」引爆全球貿易戰火後,中國成為少數強硬反擊的經濟體。雙方過招互不相讓,美國對中國累計稅率一度上看145%,並開鍘小額包裹關稅豁免,重挫希音(SHEIN)、Temu等跨境電商;中國對美國則祭出125%反制關稅,並打出「稀土牌」反擊。  「G2」交手為全球市場帶來動盪,經貿秩序更因此大亂。在美國大幅提高對中國商品的進口關稅後,美國航線訂艙量較過去減少至少三分之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新台幣強升與以伊戰事有變數,台股盤中雖一度上揚157點,但終場收斂為上漲61點收22,492點,成交量略降至3,999億元;外資雖在現貨買超338億元,卻對台指期淨空單大增2,972口至48,788口,為歷史第三高,顯示國際變數增多,外資避險情緒轉濃。 兆豐國際投顧副總經理黃國偉分析,台股26日上漲乏力有三大原因,首先,加權指數進入去年10月來22,500~23,000點間套牢區;第二,7月9日將到期的對等關稅目前談判進度緩慢,市場不確定性增溫,投資人買盤趨於觀望。 第三,台股上市櫃第二季財報將面臨新台幣升值的匯損壓力、下半年也恐有旺季不旺風險,研判台股短線將維持區間震盪,目前已近區間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25日在年度股東大會指出,機器人是輝達在人工智慧(AI)之外最大的潛力成長市場,而自駕車將是該技術第一個主要商業應用。他看好未來將有數十億台機器人,以及數億輛自駕車採用輝達的技術。  黃仁勳在股東大會中表示,輝達擁有許多成長機會,兩大機遇-AI和機器人,代表著數兆美元的成長機會。現階段機器人雖是輝達規模相對較小的業務,但相關應用需要輝達的資料中心AI晶片來訓練軟體,以及安裝在自駕車和機器人的其他晶片。 在黃仁勳加持下,26日台股機器人概念股26日帶頭衝,宇隆、致茂、瀧澤科、新漢等表態飆上漲停,興櫃高價股達明均價收427元,單日上漲5.87%。  黃仁勳在會中介紹自家的Dri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5月新台幣狂升、壽險狂虧。金管會26日指出,保險業前五個月累計稅前虧損495億元,其中壽險業累計虧損617億元,主要是單月出現史上最大虧損、稅前損失達1,066億元,保險局主秘古坤榮指出,新台幣5月飆升導致壽險淨投資損失達280億元,淨值掉到2兆345億元,單月蒸發1,831億元。  5月壽險業稅前大虧損,使得原本累積前四個月獲利449億元付之一炬,與去年同期相比更減少高達2,257億元或137.6%。古坤榮說,壽險業財務投資損益出現減損,年減高達2,375億元、業務費用也增加40億元,抵銷業務承保利益所增加的175億元。  就5月來看,稅前虧損1,066億元,主因是業務承保損失高達668億元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第二季受關稅戰的影響趨緩,加上美國降息預期升溫,誘發新台幣掀起新一波升值潮,成為企業發債的大利多,公司債發行量歷經首季低迷後,第二季發行量大增,尤其6月發債大咖魚貫進場,總計發出738.6億元公司債,創去年11月以來的八個月新高,預期在新台幣升勢緩和前,下半年發債量將繼續升高。  據中央銀行統計,第一季發債量合計867億元,較去年同期1,380.7億元大幅下滑,但進入第二季後,原來神隱的台電、中油陸續發債,加上台積電續發綠債,且個別規模都逾百億元;櫃買中心統計也顯示,6月公司債發行量增溫,台積電、台電均是今年二度發債,各發出141億元、119.1億元,點燃企業發債引信,主要有玉山金78億元、聯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25日出席參議院銀行事務委員會聽證會,繼續為政策提出辯護。他堅稱Fed不應貿然調整政策,也就是不急於降息,須觀望川普的經濟議程,尤其是對貿易夥伴全面性徵收關稅,對通膨有何衝擊,關稅或許會短暫推升通膨,是否演變成長期通膨問題尚待觀察。  值得注意的是,鮑爾也鬆口說,美國與貿易夥伴達成協議,可讓聯準會考慮降息。 緊盯關稅對通膨影響  對於暫不降息鮑爾的解釋是,川普當前所推的關稅措施,規模比他第一任期大得多,當時的關稅規模僅目前的六分之一。由於缺乏先例,Fed官員難以評估川普政府貿易政策的潛在影響,做任何政策調整都有不確定感,因此須審慎以對。  鮑爾說,Fed官員在觀察最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工商時報
建立了一個新的精選文章
台幣爆量升 衝29整數關
美國總統川普考慮在9或10月前宣布聯準會(Fed)主席鮑爾繼任人選,藉此削弱鮑爾地位,引發外界憂心Fed未來獨立性恐遭侵蝕,致美元26日再遭暴擊,美元指數期貨盤中曾摜破97心理關卡至2022年初以來最低。 美元大幅賣壓出籠,新台幣匯價26日順勢連闖29.3、29.2元兩道關卡,終場收在29.165元,總成交量飆出32.075億美元巨量,持續挺進29元。 美元指數持續探底,加上出口商季底調節部位、大幅賣壓出籠,新台幣匯價26日收29.165元,續創逾三年新高價,勁升2.26角或0.77%、為逾兩周最大升幅,總成交量32.075億美元,為近一個半月最大量。 央行調控→政策指導?NDF一度衝上28元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