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8【國際能源】預期供給增加、中國需求疲軟,西德州原油期貨再度大跌

 

 

【西德州原油】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美國能源資訊管理局(EIA)、國際能源署(IEA)等三大原油相關機構11月份的月報皆已公布,對2025年原油的需求展望都保守(下修增速),再加上,美國總統候任人對原油開採為積極開放的態度,明年原油供給預期將過剩,同時間,週五中國公布的多組經濟數據顯示其改善不夠好、不夠全面,再加上川普及其內閣的對華鷹派態度與60%關稅的主張,市場擔憂中國的原油需求,西德州原油(紐約近月期貨)週五大跌2.4%67.02美元/桶;布蘭特原油(ICE近月期貨)週五也大跌2.1%71.04美元/桶。

 

中國國家統計局週五(11/15)公佈的數據顯示,由於工廠關閉和小型獨立煉油廠開工率下降,中國煉油廠10月原油加工量比去年同期減少4.6%,為中國需求不足的一個例證,而戰略能源與經濟研究總裁Michael Lynch表示,在「供應過剩將至,儘管美國似乎正在軟著陸」,則為遠憂;因此市場對油價悲觀的看法並未改變,持續保守看待油價後市。

 

西德州原油 紐約期貨 12月合約 (單位:美元/)

 

 

CFTC 西德州輕甜原油期貨大額交易人淨持倉統計

 

 

 

※ 補充 – IEA月報:明年全球原油市場面臨100萬桶過剩狀態

國際能源總署(IEA)表示,由於中國需求持續下滑,明年全球石油市場將面臨超過每日100萬桶的過剩,預計將可緩衝中東及其他地區動盪的油價。IEA在每月報告中表示,中國石油消費截至9月已經連續6個月萎縮,今年的成長率與2023年的10%相同。並表示,如果OPEC+決定在下個月召開會議時繼續推動恢復停產的計劃,全球供應過剩將會更加嚴重。IEA表示,在中國需求持續疲軟的情況下,即使以色列和伊朗之間的敵對局勢持續存在,但由於美洲產量增加,原油價格自10月初以來已下跌11%;這種趨勢預示著「2025年市場供應充足」。IEA指出:「由於供應風險無處不在,寬鬆的平衡將為因新冠疫情、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以及最近中東局勢加劇而擾亂的市場提供一些急需的穩定性。」報告指出,今年全球石油消費量將每天增加92萬桶,達到平均每天1.028億桶,不到2023年增幅的一半。明年需求將增加每日99萬桶。IEA預測,雖然需求成長放緩,但美國、巴西、加拿大和圭亞那等產油國今明兩年的供應量將每天增加150萬桶。因此,即使OPEC+放棄恢復產量的計劃,明年世界供應量每日仍將超過需求100萬桶。OPEC+一直在尋求重啟2022年以來停頓的增產,但由於市場仍然十分脆弱而被迫延後了兩次。目前,該組織計劃開始一系列溫和的每月增產,1月增產每日18萬桶,並將於121日開會討論這項決定。

 

資料來源:鉅亨網 2024/11/15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