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電強化網路韌性 海纜、微波、衛星互為備援

(中央社記者江明晏、蘇思云台北2023年04月9日
電)俄烏戰爭和台馬海纜遭破壞,凸顯網路韌性的重
要。中華電信在海纜、衛星、微波皆有布局,形容三
者就像高速公路、一般道路、替代道路般互為備援,
確保通訊不會完全中斷。

俄烏戰爭中,SpaceX的低軌衛星網路星鏈
(Starlink)扮演協助烏克蘭軍民抵抗俄軍攻勢的重要
角色,讓烏克蘭政府、軍隊和民眾都能在基礎建設遭
破壞狀況下,持續使用網路通訊。

此外,日前台灣至馬祖間兩條海纜雖然遭到破壞,
但透過微波仍可維持當地民眾的基本通訊需求。業界
人士分析,兩項事件都充分凸顯網路通訊韌性的重要
性,也是政府積極強化目標。

針對網路韌性議題,中華電信高層受訪時表示,國
內行動網路有好幾個核心網路,寬頻也有布建節點,
所以全台的通訊互有備援「一定沒問題」,但聯外網
路就必須靠海纜和衛星。海纜容量大但脆弱,必須以
關鍵基礎設施保護;衛星就是備援,而不足的容量還
可以用微波通訊方式輔助。

整體而言,中華電信(2412)高層分析,海纜頻寬
是以TB為計算單位,算是「高速公路」;微波通訊是
以GB為計算單位,類似「一般道路」;目前使用中
的高軌道同步衛星ST2也能扮演備援角色,但頻寬容
量是以MB為計算單位,和目前當紅的低軌衛星一
樣,都是小條的「替代道路」,雖然頻寬不夠大,但
能確保通訊不會完全中斷。

以近期剛修復好的台馬海纜為例,中華電高層指
出,離島和台灣間的通訊容量大都是10、20GB,海
纜傳輸以TB為單位,可說是綽綽有餘,只要微波通訊
能擴建到一定程度,就足夠成為備援;中華電信目前
積極擴增微波容量,預計10月可擴充到8Gbps,未來
就算修好的海纜再度斷線,也不會影響馬祖的正常通
訊。

中華電指出,微波通訊發射範圍大概300、400公
里,涵蓋台灣到離島的距離都沒有問題,未來還會持
續擴增至少10倍以上的容量,估計投資金額在新台幣
數千萬元到億元左右。

台灣通訊覆蓋綿密,如遭遇戰爭、天然災害,或在
深山、海上、高空等無訊號區域時,低軌衛星也可用
來做為緊急應用;但因攸關國安、通信監理等問題,
外資直接持股不得超過49%的規定,和國外低軌衛星
業者SpaceX在各國市場要求設立獨資公司的策略不同
調。

數位部針對非商用部分有「應變或戰時應用新興科
技強化通訊網路數位韌性計畫」,今年起為期2年規
劃以概念性驗證(PoC)方式,在國內縣市約700餘處
和3個國外站點,設置非同步軌道衛星設備,以驗證
非同步軌道衛星在台灣提供通訊服務的可行性。

中華電信表示,一直都很樂意與國外業者合作;但
業界人士指出,SpaceX關注的是能否在台灣實質推出
消費者服務,但礙於電信監理法規未開放,以及國內
寬頻建設普及且價格低廉,相較其他國家的商機不
大,恐怕都是國外業者卻步的理由。

數位部長唐鳳過去受訪時曾說,台灣看到「星鏈」
(Starlink)在俄烏戰爭的成功經驗,為避免被特定衛
星供應商綁住,台灣會盡量同時跟多個供應商合作。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