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 Q1 GDP 驚見萎縮,關稅導致進口大增!

  1. GDP:2025Q1 季增年率放緩至 -0.3%(前 2.4%)、年增率 2.0%(前 2.5%),低於市場預期,為 2022 年以來首次出現萎縮,數據明顯受到關稅政策干擾,光是進口單一項目便對 GDP 造成 -5 個百分點的負貢獻,投資與消費增幅也雙雙高於市場預期,均反映企業與民眾因關稅而提前拉貨。

  2. PCE 物價:3 月整體 PCE 物價年增率 2.29%(前 2.69%),核心 PCE 物價年增率 2.65%(前 2.96%)雙雙放緩,關稅衝擊尚未傳導至物價,主因企業有 1 ~ 3 個月的庫存可支應當前需求。

  3. PMI:4 月 ISM 製造業指數則小幅下滑至 48.7(前 49.0),維持在收縮區間,其中生產明顯滑落至 44.0(前 48.3),所幸客戶端存貨尚處低位 46.2(前 46.8),須持續留意庫存是否出現堆積。

MM 研究員

台灣時間 4/30 、 5/1,美國分別公佈了 2025Q1 GDP 、 3 月 PCE 物價指數以及 4 月 ISM 製造業 PMI,我們以三大重點解讀:

GDP:關稅搶囤貨干擾,消費、投資、進口增幅皆高於預期

美國 2025Q1 GDP 季增年率放緩至 -0.3%(前 2.4%)、年增率 2.0%(前 2.5%),低於市場預期,為 2022 年以來第一次出現萎縮。觀察 細項,本次 GDP 數據明顯受到關稅政策干擾,在美國國內趕在關稅前搶先囤貨的動作之下,Q1 進口季增年率大幅暴增至 41.3%,為 1980 年以來次高,光是進口單一項目便對 GDP 造成 -5 個百分點的負貢獻,成為本次 GDP 季增年率掉入負成長的主因

看到投資與消費,其中庫存帶來 2.25 個百分點(前 -0.84 個百分點)的正貢獻,非住宅投資也貢獻 1.29 個百分點(前 -0.41 個百分點),主要反映設備投資的大幅攀升,消費季增年率在關稅衝擊消費者信心之下明顯放緩至 1.8%(前 4.0%),不過仍優於預期,反映民眾因關稅而提前囤貨

PCE 物價:整體與核心物價年增率雙雙放緩,關稅影響尚未顯現

GDP 公佈當天,月度 PCE 物價也跟隨公佈,3 月整體 PCE 月增率 -0.04%(前 0.44%)年增率 2.29%(前 2.69%),核心 PCE 月增率 0.03%(前 0.50%) ,年增率 2.65%(前 2.96%),兩者雙雙放緩。其中,商品 月增率翻負至 -0.48%(前 0.23%),不論是耐久財或非耐久財價格皆下滑,關稅衝擊尚未傳導至消費者物價中。

ISM 製造業指數:維持收縮區間,但並未明顯下滑

4 月 ISM 製造業指數 小幅下滑至 48.7(前 49.0),雖維持在收縮區間但並未明顯下滑,且高於市場預期,其中 新訂單僱傭指數 略有回升,主要拖累項為生產滑落至 44.0(前 48.3),創下 2020 年以來新低,供應商交貨上升至 55.2(前 53.5),反映供應商難以滿足企業的快速拉貨需求,以及關稅支付歸屬的談判造成的拖延。所幸客戶端存貨尚處低位 46.2(前 46.8),須持續留意庫存是否出現堆積。

數據公佈後,FedWatch 預期今年降息 4 碼,首次降息出現在 6 月。整體而言,最不如預期的 Q1 GDP 看似可怕,不過撇除波動劇烈的庫存、進口,並且再撇除政府支出後,私人國內最終銷售(final sales to private domestic purchasers,即消費與私人固定投資的總和)季增年率為穩定的 3.0%(前 2.9%),顯示美國經濟並非真的如表面一般陷入萎縮

儘管如此,仍須留意上半年由於私部門同樣存在搶購現象,相當於提前消耗下半年動能,因此全年經濟預計將呈現上強下弱的走勢,更多分析歡迎參考最新發佈的 5 月投資月報

file

file

推薦閱讀

加入〈財經M平方〉官方Line,掌握最新行情!​

相關圖表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