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製造業 PMI 再度收縮,人民幣、陸股下跌

  1. 5 月中國製造業 PMI 降至 48.8(前 49.2),低於市場預期,細項中新訂單 48.3(前 48.8)、出口訂單 47.2(前 47.6)及生產指數 49.6(前 50.2)持續收縮,「新訂單-成品庫存」指標 -0.6(前 -0.6)未出現改善。解封以來,製造業前期積壓的訂單已逐步消退,Q2 後在外需疲弱下廠商信心修復進度緩慢。

  2. 非製造業 NMI 54.5(前 56.4)則持穩在榮枯線上,其中服務業活動 53.8(前 55.1)在餐飲住宿、旅遊等出行需求支撐下延續擴張。

  3. 中國近期經濟數據不如預期,使滬深 300 指數 5 月下跌 -5.6%,美元 / 人民幣貶破 7.1 關口。後續重點中國經濟復甦動能將重點關注財政及貨幣政策是否進一步發力,更多分析詳見 6 月月報

MM 研究員

5 月中國製造業 PMI 進一步收縮,細項中新訂單、出口訂單及生產等主要指標表現不佳,顯示中國內需在經歷了 Q1 強勁反彈後動能延續性不足,一方面來自疲弱的外需壓抑,另一方面則是國內民營企業信心和居民收入預期的改善程度有限,僅非製造業 NMI 在服務業和基建(建築業活動)延續了 Q1 的復甦趨勢。

觀察其他經濟數據,4 月中國民間投資增速 0.4%(前 0.6%)滑落,1-4 月房地產投資增速 -6.2%(-5.8%)跌幅擴大,說明房企在完成了前期未竣工的建案後,開發新項目的意願有限,社零消費則在商品需求拖累下不及市場預期。此外,5 月底最新的彭博經濟調查將中國 Q2 GDP 增速下修至 7.7%(前 8.0%),顯示進入 Q2 後的中國復甦進度未達此前市場預期,導致近期陸港股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回調。

我們認為後續重點將關注財政及貨幣政策是否進一步發力,包括 4 月政治局會議強調的「政府投資帶動全社會投資」方向,以及祭出改善居民就業的措施是否能解決中國就業市場長期結構的問題,例如青年就業攀升至歷史新高的 20% 。

推薦閱讀

加入〈財經M平方〉官方Line,掌握最新行情!​

相關圖表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