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鏽鋼終端不暢拖累產業鏈 鎳業或將回歸理性但仍難言樂觀】財聯社4月2日電,財聯社記者從業內人士處了解到,鎳業後市或將受基本面主導逐漸回歸理性。但當前鎳需求大戶不鏽鋼廠強預期仍未兌現,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棄鎳」趨勢漸成,鎳業後市難言樂觀。對於目前不鏽鋼廠的困局,有業內資深人士向記者表示,不鏽鋼要減產,原料價格回調,304冷軋板從年初約18000元/噸預計要回到15000元/噸-17000元/噸的合理區間波動,然後調整產業鏈各方預期,從而實現新的平衡循環。(財聯社記者 張良德 特約記者 梁祥才)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據央視網,國務院總理李強會見日本外相林芳正。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據報道,瑞銀將在收購瑞士信貸後裁員20%-30%。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近期,多家百億量化私募核心投研人員離職的傳聞,在私募圈炸開了鍋,據稱涉及投資經理、策略總監等崗位。記者向相關私募機構核實信息,其回應稱去年底或今年初確實有個別投研離職,但對策略和業績影響不大;也有私募否認了離職傳聞。私募認為,量化私募核心競爭力是策略迭代能力,投研人才的流失會對公司發展造成影響,尤其是核心崗位的。另外,PM(投資經理)制、分工制等不同投研模式影響不同。但是業內需要理性看待量化私募行業的人才流動,不用過分解讀,對於有完整人才培養體系的機構,即便有局部人員流動,依舊能保持業績持續性和穩定性。(中國基金報)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南鋼股份公告,新冶鋼擬135.8億元增資南鋼集團,將持有其55.25%股權,並成為南鋼集團控股股東;同日,南鋼集團決定行使優先購買權,向復星系股東購買南京鋼聯60%股權。新冶鋼的上級管理單位為中信股份,交易完成後,南鋼集團將持有南京鋼聯100%股權,並成為公司間接控股股東,公司實控人將由郭廣昌變更為中國中信。值得注意的是,南京鋼聯的60%股權正同時面臨沙鋼集團的收購。(證券時報)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秦剛表示,和平共處、友好合作是中日關係唯一正確的選擇,這是兩國關係半個世紀曆程給我們的深刻啟示。亞洲是當今世界最具發展活力和潛力的地區,維護地區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是各國普遍願望。面對矛盾分歧,拉幫結派、喊話施壓無助於解決問題,只會加深彼此隔閡。中日四個政治文件奠定了兩國關係政治法律基礎,重信守諾、以史為鑑是中日關係行穩致遠的重要前提。希望日方樹立正確對華認知,拿出政治智慧和擔當,同中方共同努力,加強對話溝通、推進務實合作、增進人文交流、妥善管控分歧,為兩國關係排障減負,構建契合新時代要求的中日關係。(外交部網站)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比亞迪:3月份新能源汽車銷量20.7萬輛】比亞迪:3月份新能源汽車銷量20.7萬輛,上年同期為10.49萬輛。1-3月累計新能源汽車銷量55.2萬輛,同比增長92.81%。公司2023年3月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及儲能電池裝機總量約為9.891GWh,2023年累計裝機總量約為26.991GWh。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賽力斯公告,公司2023年3月新能源汽車銷量8,511輛,同比增長14.23%;其中賽力斯車型銷量3,679輛,同比增長16.42%。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中信證券:全年第二個關鍵做多窗口料將在4月開啟】財聯社4月2日電,中信證券研報指出,基本面、估值、風險偏好共振上修的市場環境下,A股料將在4月打開全年第二個關鍵做多窗口;財報業績驅動將取代主題炒作,成為階段性主線,建議關注製造中的新能源、基建、一帶一路出口中的細分領域;年度主線方面,受益於全球流動性拐點的創新藥、醫療基建以及科創類企業將在二季度輪動,數字經濟產業分化下,上游芯片、雲計算基礎設施等業績有支撐的細分領域更加受益;年度主線和階段性主線將接力並輪動。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4月1日報道,法國總統馬克龍將率領一批企業高管前往中國。愛麗舍宮消息人士透露,隨着馬克龍尋求鞏固與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商業和文化聯繫,空中客車公司和阿爾斯通公司的高層將與一大批藝術家和電影製片人共同前往北京。馬克龍計劃於4日乘飛機離開巴黎前往中國。報道稱,馬克龍的議程將包括試圖爭取中國支持結束俄烏衝突。有官員說,他認為,如果北京決定利用與俄羅斯的密切關係施加影響,就有可能「改變事態發展」。此外,馬克龍還將尋求促進與北京的商業關係,以應對華盛頓的新一攬子國內補貼計劃,巴黎擔心這些補貼會吸引歐洲企業前往美國。(參考消息網)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新加入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