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未加入

加入這個商品討論後可以 張貼文章、回覆留言.

在中國人民銀行(簡稱人行)逐步強化短端利率政策信號之際,周二(8/20日)公佈的8月各期限貸款市報價利率(LPR)如預期持穩,市場關注後續央行將以何種形式支持經濟成長。 人行發布的公告顯示,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分別持穩於3.35%和3.85%,符合彭博調查的經濟學家預測中值。 短端公開市場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亦維持在1.70%,人行同日通過公開市場淨回籠2366億元人民幣。 上周官媒刊登對中國航行行長潘功勝訪問稱,人行計畫採取更多政策來支撐經濟成長,但同時表示不會讓貨幣政策「大放大收」。 在中國經濟成長蹣跚之際,LPR持穩符合人行傳遞的政策信號,但未來進一步的政策刺激措施亦成為市場討論重點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隨著消費放緩和投資令人失望拖累經濟,中國經濟未能增溫且失業率自2月以來首次上升。 中國國家統計局周四(8/15日)表示,工業增加值同年比成長5.1%,6月年比成長5.3%。7月末調查失業率為5.2%。 7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成長2.7%,略優於預期,前月年比成長2%。但這些可能受益於比較基數較有利和暑假季節。 中國17兆美元經濟的最新概況顯示,在政府近期刺激消費和導正經濟復甦失衡的作為下,國內需求幾乎沒有從中受益。只要中國房地產市場低迷繼續壓縮家戶預算,消費者就不可能得到緩解。儘管政府5月針對房地產行業出台規模最大的救助計劃,但尚未能幫助市場更快觸底。 1-7月房地產投資年比下降10.2%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中國人行將本月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日期延遲,此舉顯示人行將淡化MLF政策色彩的表態付諸行動,推動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與MLF逐步脫鉤,同時強化短端利率的政策信號作用。 根據中國人行周四的公開市場操作公告,當日到期的MLF將於8月26日續做,人行同日開展了5777億元人民幣逆回購操作,淨投放逾5700億元。彭博匯總數據顯示,本月MLF到期規模為4010億元。 彭博本月初引述知情人士報導,人行有意將將每月MLF操作日期延至25日。因本月25日為假日,考慮順延至下一工作日的因素,央行預告的本月操作日與此相符。 上周五人行在二季度貨幣政策報告中強調「淡化MLF利率的政策色彩」,並稱由「短及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中國統計局在其網站發布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數據。 中國7月份新建商品住宅均價月比下降0.65%,前月為月比下降0.67%;7月份新建商品住宅均價年比下降5.3%,前月為年比下降4.9%。2座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月比上漲,前月為4座上漲;2座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年比上漲,前月為2座上漲。 7月份,二手住宅均價月比下降0.80%,前月為月比下降0.85%;二手住宅均價年比下降8.17%,前月為年比下降7.87%;1座二手住宅價格月比上漲,前月為4座上漲;所有城市的二手住宅價格年比下降。 北京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月比下降0.5%,年比下降3.3%;北京二手住宅價格月比持平,年比下降7.2%。上海新建商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儘管中央政府在傳統上融資活動疲軟的月份實施了貨幣寬鬆政策,但中國7月的信貸擴張仍低於預期。 •根據彭博社對中國人民銀行週二發布的數據進行的計算,社會融資(信貸的廣義衡量指標)增加了7,708億元。相較之下,彭博調查中經濟學家預測的中位數為1兆元人民幣,去年同期增加5,370億元人民幣 • 金融機構定向投放2679億元新增貸;根據彭博社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數據計算得出的本月數據。預測中位數為4,270億元 中國人民銀行七月連續降息,試圖提振信心和需求。中央和地方政府也將在未來幾個月加速債券銷售,這將有助於推動更廣泛的信貸流向經濟。 七月份信貸成長受到限制是典型現象,此時銀行並不急於此時實現季度貸款目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中國居民消費價格(CPI)漲幅超出預期,為拖累今年經濟成長的內需復甦帶來希望。國家統計局周五發布數據,7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年比上漲0.5%,預估中值為上漲0.3%,6月份年比上漲0.2%。 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下降0.8%,延續2022年底開始的通縮走勢,預估中值下降0.9%,6月份下降0.8%。 中國正在努力應對1999年以來最長通縮,消費和投資需求疲軟導致各個領域出現價格戰。經濟領域價格下跌,導致名義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放緩,公司利潤受到影響,成本降價預期或使消費者推遲購買。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董莉娟解讀道,7月份消費需求持續恢復,加之部分地區高溫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中國海關總署公佈以美元計價的貨物貿易數據。 海關總署周三(8/7日)公佈,7月份以美元計價的出口年比成長7%,進口年比成長7.2%;當月貿易順差為846.5億美元。接受彭博調查的經濟學家預測出口年比成長9.5%,進口年比成長3.2%。 中國1-7月對美國出口同比成長2.4%;自美國進口同比下降1.4%。 中國出口連續第四個月成長,不過,在國內支出不見起色的情況下,這種提振可能不足以刺激經濟成長。 年比數據受益於2023年的比較基數較低,以及當月工作日多於上年同期;在去年同期比較基數較低的情況下,出口增速依然放緩,這意味著外部需求的減弱可能比數字表面看上去還要嚴重。 隨著疲軟的國內需求和長期的房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一項民間調查顯示中國服務業擴張速度為5月份以來最快,展現韌性。這可能有助緩解對中國經濟前景的擔憂。 根據財新和標普全球周一(8/5日)聯合發布的報告,7月財新中國服務業PMI從6月份的51.2升至52.1,高於預估中值51.5,讀數高於50顯示擴張。服務業景氣上升不足以抵消製造業景氣下降的拖累,7月財新中國綜合PMI回落1.6%至51.2,為九個月來最低。上週四(8/1日)公布的7月財新中國製造業PMI下降2.0%至49.8,為2023年11月來首次落至收縮區間。 中國國家統計局上週三(7/3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7月製造業PMI下行0.1%至49.4,連續三個月低於榮枯線,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一項民間調查顯示,7月中國製造業活動出人意料地出現9個月以來的首次萎縮,表明中國的出口可能正在降溫,從而使經濟前景黯淡。根據財新傳媒與S&P Global周四發布的聲明,財新中國7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報49.8,6月為51.8,預估中值為51.5,這是自10月以來首次跌破50;高於50表示擴張,低於50表示萎縮。 這項民間數據主要針對小型和出口導向企業,可能反映出海外出貨的勢頭減弱。先前公布的官方數據措施顯示,中國7月份官方版製造業PMI為49.4,連續第三個月萎縮。對於中國經濟少數亮點來說,財新的數據是另一個警訊。在房市持續低迷下,消費仍然不振,今年中國經濟多虧強勁出口和工業生產的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週三(7/31日)公佈,7月份製造業PMI報49.4,預估中值為49.4(23位經濟學家);6月份為49.5。 7月份非製造業PMI從上月的50.5下降至50.2,預估中值為50.3(14位經濟學家);6月份為50.5。 7月份綜合產出指數從上月的50.5下降至50.2;6月份為50.5。 7月中國工廠活動連續第三個月萎縮,經濟走在疲軟軌跡,不利北京方面維持較快成長的作為。高盛和美國銀行的分析師預計,中國製造業的低迷將持續下去,部分原因是不利的天氣條件令建築業承壓。高盛也指出,7月大宗商品價格和鋼鐵產量下降,顯示工廠活動疲軟。今年中國經濟表現參差不齊,製造業時而成為亮點,消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