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未加入

加入這個商品討論後可以 張貼文章、回覆留言.

在1月的信貸增速創下紀錄新高之際,中國人民銀行在春節後首個工作日如預期維持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不變,並對到期的MLF超額續作。人行稱此舉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 根據中國人行公告,周日(2/18日)開展了5000億元人民幣的一年期MLF操作,利率維持在2.5%。彭博根據本月到期規模計算,本次淨投放10億元(本月有4990億元到期)。市場預估中值為利率持穩,淨投放10億元。 不過,農曆年前公佈的中國1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創2009年以來最大年比跌幅,市場在2月初的降準後對未來支持政策仍有期待。此外,今年美中美利差幅度有望縮小,人民幣匯率貶值壓力或能減輕,為後續寬鬆打開空間。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隨著融資需求在政府刺激經濟後出現改善跡象,中國1月信貸成長達到紀錄最高水平。中國央行周五(2/9日)公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6.5兆元人民幣,相比之下,12月為1.94兆元,去年同期為6兆元。接受彭博調查的經濟學家此前的預估中值為5.6兆元。金融機構1月新增貸款4.92兆元,預估為4.5兆元。1月末底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384.29兆人民幣,年比成長9.5%,與去年12月增速一致。此外,M2貨幣供應量年比成長8.7%,預估為成長9.3%。 貸款激增有季節性原因。銀行往往會在年初增加放貸,因為可用額度充足。中國政府採取刺激措施,以推動經濟發展並遏制已抹去7兆美元市值的股市暴跌,這可能也起到了提振作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在中國正竭力擺脫持續的通縮壓力之際,最新公佈的1月消費者價格指數創出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最大跌幅。中國國家統計局周四(2/8日)公佈的數據顯示,1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下降0.8%,經濟學家預期為下降0.5%。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漲幅降至0.4%,此前三個月為0.6%。食品價格是整體CPI指數下行壓力的主要來源。 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下降2.5%,預估降幅為2.6%。出廠價格數據已連續16個月處於通縮狀態。 中國在去年大部分時間裡一直受價格下跌困擾,國內需求和消費者信心承壓。一個衡量整體經濟價格的指標出現了自1999年以來最長的跌勢,突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面臨的挑戰程度。 通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財新傳媒與S&P Global周一(2/5日)發布1月份中國服務業經營活動指數(服務業PMI)。財新中國1月份服務業經營活動指數報52.7,分析師預估53,接受彭博調查的7位分析師預估在52.5與53.5之間;12月份指數為52.9,2023年同月52.9。 財新傳媒與S&P Global周一(2/5日)發布1月份中國綜合產出指數(綜合PMI)。財新中國1月份綜合產出指數報52.5,前月為52.6,2023年同月為51.1。 中國1月份服務業活動的私人指標擴大,可能得益於公共假期的推動。財新網和標普全球週一(2/5日)在聲明中表示,財新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從12月的52.9降至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1月中國工廠活動的私人指標連續第三個月擴張,與疲軟的官方數據形成鮮明對比,後者引發了更多要求政府支持的呼聲。 財新公布1月份的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PMI)指數達到50.8,與12月的數據相同,符合經濟學家的預期。讀數高於50表示擴張,低於該讀數則表示收縮。 本週三(1/31日)發布的官方採購經理人(PMI)指數為 49.2,顯示該國製造商的活動在一月連續第四個月收縮。 這兩項調查涵蓋了不同的樣本規模、地理位置和企業類型,其中財新調查總體上優於去年的官方調查。 一些經濟學家表示,官方調查可能描繪出更現實的經濟圖景,而差異可能源自於出口導向企業相對較強的績效。 儘管政府努力增加經濟成長,但人們對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中國1月份製造業活動連續第四個月萎縮,進一步表明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持續疲軟。 據中國國家統計局周三(1/31日)發布的公告,1月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製造業PMI)報49.2,略高於12月的49.0,但仍低於榮枯分水嶺50。經濟學家此前預期為49.3。 衡量非製造業活動的指標(非製造業PMI)為50.7,好於12月的50.4,大致符合經濟學家預期。 1月份綜合產出指數從上月的50.3上升至50.9。 中國政府推出一些刺激措施,希望重振成長勢頭。這包括降低銀行存準率、收緊融券規定,以及擴大開發商獲得貸款的渠道等。 中國2023年經濟實現5.2%的增速,完成年初制定的5%左右目標。2024年的GD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2023年中國大型工業企業利潤下降,反映出價格下跌和國內外需求疲軟導致企業普遍遭受痛苦。 根據國家統計局週六(1/27日)公佈的數據,與2022年相比, 中國大型工業企業利潤2023年年比下降2.3%年 。 這一年度數字與年底的飆升形成鮮明對比:2023年12月利潤較2022年12月飆升 16.8%,但這一增速低於11月29.5%的增幅。不過,雖然這兩個月的產量較去年同期有所反彈,當時全國範圍內的新冠疫情導致許多主要城市的工廠關閉,因此存有基期效應。 儘管中國2023年實現了約5%的保守成長目標,但由於房地產市場低迷拖累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預期的疫情後繁榮未能實現。這促使北京加大力度促進經濟成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中國人民銀行(央行)行長潘功勝週三(1/24日)以大幅降準50個基點展示出支持經濟成長的決心。高於預期的降準幅度是對不斷放緩的經濟的有力回應,應該會給信心帶來積極提振。我們不認為央行會就此止步。下一步可能是降息,時間最早可能在本季度。 降準將於2月5日生效。此番大幅降準實際上將我們一直預期的放鬆政策時間提前了 — 市場多預計第一季度降準25個基點,然後在今年晚些時候再次採取類似舉措。 此次降準將向銀行釋放約1兆元人民幣。這將讓中國央行向銀行系統注入更多流動性以刺激信貸成長並支撐疲軟經濟的努力又向前邁出一大步。 自11月以來,央行已通過中期借貸便利淨投放超過1.6兆元人民幣,12月還通過抵押補充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中國人民銀行(中國央行)週一(1/22日)在網站上公告,1月份1年期和5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分别為3.45%和4.20%;12月份分別為3.45%和4.20%。與房貸利率相關的5年期LPR已經維持7個月不變,1年期品種連續5個月持穩。 中國上周公佈2023年GDP年比成長5.2%,實現了官方制定的成長目標,但數據同時指向經濟持續通縮,市場信心有待修復,特別是房地產業低迷仍在拖累中國經濟。考慮物價因素,當前實際利率水平偏高,市場期待後續有降準降息等寬鬆舉措落地,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刺激信貸需求。 看法:「MLF利率不動,LPR利率也不動」的慣例持續,同時間,市場對貨幣政策的寬鬆的期待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中國統計局週三(1/17日)發布月度經濟數據。 12月份工業增加值年比增長6.8%;預估中值為增長6.6%,28位經濟學家的預測區間為增長6%至增長7.3%;前月同比增長6.6%。 12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比增長7.4%;預估中值為增長8%,28位經濟學家的預測區間為增長6%至增長9.2%;前月年比增長10.1%。 1-12月不含農戶固定資產投資年比增長3%;預估中值為增長2.9%,27位經濟學家的預測區間為增長2.7%至增長3.5%;前月累計年比增長2.9%。1-12月房地產投資年比下降9.6%,前月累計年比下降9.4%;1-12月商品房售額年比下降6%,前月累計年比下降4.3%。 除非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