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未加入

加入這個商品討論後可以 張貼文章、回覆留言.

中國統計局週三(1/17日)發布第四季度國內生產總值數據。第四季度GDP年比增長5.2%;預估中值為增長5.3%,32位經濟學家的預測區間為增長4.5%至增長6%;前一季度GDP年比增長4.9%。 第四季度GDP季比增長1%,預估中值為增長1.1%。 2023年GDP年比增長5.2%,符合預估,15位經濟學家的預測區間為增長5%至增長5.5%,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長5.2%。 隨著工業增加值和投資在2023年最後階段的攀升,中國實現了2023年的經濟目標。現在的焦點轉向政策制定者將採取哪些措施來支持未來的成長。總理李強一天前在瑞士達沃斯舉行的論壇中不同尋常地指出,去年GDP成長約5.2%。 國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中國人民銀行週五(1/12日)在其網站發布數據。 2023年12月底M2年比成長9.7%,預估中值為成長10.1%(20位經濟學家的預測區間為成長10%至10.4%),11月末成長10%。M1年比增長1.3%,M0年比增長8.3%。 中國12月份新增人民幣貸款1.17兆元,預估1.35兆元,20位經濟學家對新增人民幣貸款的預期區間為9500億至1.75兆元。人民幣貸款餘額年比上漲11%,前月年比上漲11.2%。12月份新增人民幣存款868億元。 12月份社會融資規模為1.94兆元人民幣,預估中值2.16兆元人民幣(19位經濟學家的預測區間為1.55兆至2.8兆元),11月份為2.45兆元。12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中國海關總署週五(1/12日)公佈2023年以美元計價的貨物貿易數據。中國12月份以美元計價出口年比增長2.3%,預估增長1.5%;12月份以美元計價進口年比增長0.2%;12月份貿易順差753.4億美元。2023年12月的出口數據可能受到與2022年同月相比的幫助,當時的出口下降了近10%,部分原因是疫情在中國範圍內肆虐的影響。 隨著全球需求疲軟,中國去年出口創下自2016年以來首次下降,削弱了可帶動國內經濟成長的一股動力。中國2023年向世界其他地區出口的商品價值為3.38兆美元,年比下降4.6%。疫情期間,隨著人們在家工作時增加購買商品,出口激增;但隨著利率上升,歐洲、美國和其他地區的需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12月份中國消費者價格連續第三個月下降,這是內需疲軟的跡象,促使經學家呼籲採取更多刺激措施。 中國國家統計局周五(1/12日)在其網站發布數據。中國12月份居民消費價格(CPI)年比下降0.3%,分析師預估年比下降0.4%,11月年比下降0.5%;28位經濟學家對居民消費價格的預期區間為下降0.6%至增長0.1%。 12月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年比下降2.7%,預估中值年比下降2.6%,11月份下降3% ;26位經濟學家的預期區間為下降2.8%至下降2.4%。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董莉娟解讀指,12月份,受寒潮天氣及節前消費需求增加等因素影響,CPI月比由負轉正,年比減幅縮小;扣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12月財新中國服務業活動的私人指標升至四個月高點,而官方指數仍處於收縮狀態。12月財新中國服務業採購經理人(PMI)指數從11月的51.5攀升至52.9, 財新傳媒和 S&P Global 週四(1/4日)表示。讀數高於 50 表示經濟活動擴張,低於該水準則表示經濟活動收縮。 更密切追蹤大型國有企業的官方指標為中國服務業描繪了一幅更黯淡的景象。 12 月中國官方非製造業 PMI(涵蓋服務業和建築活動)升至50.4,而11月為50.2。 12月追蹤服務活動的分類指數維持在49.3,與上月持平,而建築業分類指數則從55.0攀升至56.9。 過去一年中,財新(私人調查)結果連續幾個月優於官方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隨著中國經濟在2023年底尋找動能,週二(1/2日)公布的一項衡量中國製造業活動的財新數據12月表現強於預期,與官方數據形成對比。 財新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上個月升至50.8,11月為50.7,彭博調查預期中值為50.3。該指數高於50表明製造業擴張,低於50表明萎縮。這是該指數自8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在此之前,官方周末發布的數據顯示12月製造業活動萎縮至六個月來的最低水平,顯露經濟成長疲軟跡象。這兩項調查覆蓋不同的樣本規模、地理位置和企業類型,這或許可以解釋數據之間的一些差異。 PMI調查為每月的中國經濟動向提供最早信息。由於房地產危機打擊了市場情緒和信心,過去一年中國從疫情中復甦的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中國製造業活動持續收縮,國家統計局週日(12/31日)公布,12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降至49,比上月下降0.4%,不如於市場預期的49.6。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表示,從全球範圍看,今年以來歐美等主要經濟體製造業持續收縮。當前外部環境複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調查中部分企業反映,海外訂單減少疊加國內有效需求不足是企業面臨的主要困難。 國家統計局週日(12/31日)公布,12月份,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回升至50.4,比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高於臨界點。 非製造業整體狀況有所改善,但這主要是由於財政支持。非製造業PMI的上升是受到建築業商務活動指數的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中國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周四(12/21日)宣布,台灣單方面對大陸產品出口採取歧視性禁止、限制等措施,違反了《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規定,北京決定中止ECFA部分產品關稅減讓。 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表示,自2024年1月1日起,原產於台灣的丙烯、對二甲苯等12個稅目進口產品,中止適用ECFA協定稅率,按現行有關規定執行。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說,希望台灣採取有效措施,取消對大陸的貿易限制。 根據官方所提附件,相關產品包含丙烯、丁二烯、異戊二烯、鄰二甲苯、間二甲苯、對二甲苯、混合二甲苯異構體、十二烷基苯、氯仿(三氯甲烷)、氯乙烯、初級形狀的乙烯丙烯共聚物(乙丙橡膠)、其他初級形狀的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中國人民銀行在網站上公告,12月份1年期和5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分别為3.45%和4.20%;11月份分別為3.45%和4.20%。人行該決議與市場預期一致。 另外,中國人民銀行周三(12/20日)進行1,340億元人民幣(下同)7天期逆回購操作以及1,51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另同日有2,650億元逆回購到期。 中資銀行連續第四個月維持基準貸款利率。繼本月稍早央行決定不降息後,中國各銀行週三維持基準貸款利率不變。 11月公布的經濟數據顯示,中國經濟復甦仍面臨需求疲軟和房地產危機揮之不去的壓力。 中國最高領導人最近出席兩場政策會議發出訊號:他們明年將維持寬鬆的貨幣政策。經濟學家預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中國公佈的11月工業增加值超出預期,不過2022年同期受到疫情影響、形成有利的基數效應,這意味著最新數據不太可能平息對明年經濟成長的擔憂。 中國國家統計局周五(12/15日)公佈,上月工業增加值年比成長6.6%,預估中值為成長5.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成長10.1%,增速低於預期的12.5%。今年前11個月固定資產投資成長2.9%,遜於預期的成長3%。房地產開發投資仍然構成嚴重拖累,今年前11個月年比下降9.4%。城鎮失業率持平於5%。 經濟學家對11月份數據比較謹慎,因為基數效應造成了一些扭曲。房地產危機仍然是復甦面臨的主要威脅,通縮持續表明內需依然疲軟,政策制定者因此面臨加大經濟支持措施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