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未加入

加入這個商品討論後可以 張貼文章、回覆留言.

  中國製造業活動持續收縮,國家統計局週日(12/31日)公布,12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降至49,比上月下降0.4%,不如於市場預期的49.6。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表示,從全球範圍看,今年以來歐美等主要經濟體製造業持續收縮。當前外部環境複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調查中部分企業反映,海外訂單減少疊加國內有效需求不足是企業面臨的主要困難。 國家統計局週日(12/31日)公布,12月份,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回升至50.4,比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高於臨界點。 非製造業整體狀況有所改善,但這主要是由於財政支持。非製造業PMI的上升是受到建築業商務活動指數的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中國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周四(12/21日)宣布,台灣單方面對大陸產品出口採取歧視性禁止、限制等措施,違反了《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規定,北京決定中止ECFA部分產品關稅減讓。 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表示,自2024年1月1日起,原產於台灣的丙烯、對二甲苯等12個稅目進口產品,中止適用ECFA協定稅率,按現行有關規定執行。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說,希望台灣採取有效措施,取消對大陸的貿易限制。 根據官方所提附件,相關產品包含丙烯、丁二烯、異戊二烯、鄰二甲苯、間二甲苯、對二甲苯、混合二甲苯異構體、十二烷基苯、氯仿(三氯甲烷)、氯乙烯、初級形狀的乙烯丙烯共聚物(乙丙橡膠)、其他初級形狀的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中國人民銀行在網站上公告,12月份1年期和5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分别為3.45%和4.20%;11月份分別為3.45%和4.20%。人行該決議與市場預期一致。 另外,中國人民銀行周三(12/20日)進行1,340億元人民幣(下同)7天期逆回購操作以及1,51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另同日有2,650億元逆回購到期。 中資銀行連續第四個月維持基準貸款利率。繼本月稍早央行決定不降息後,中國各銀行週三維持基準貸款利率不變。 11月公布的經濟數據顯示,中國經濟復甦仍面臨需求疲軟和房地產危機揮之不去的壓力。 中國最高領導人最近出席兩場政策會議發出訊號:他們明年將維持寬鬆的貨幣政策。經濟學家預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中國公佈的11月工業增加值超出預期,不過2022年同期受到疫情影響、形成有利的基數效應,這意味著最新數據不太可能平息對明年經濟成長的擔憂。 中國國家統計局周五(12/15日)公佈,上月工業增加值年比成長6.6%,預估中值為成長5.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成長10.1%,增速低於預期的12.5%。今年前11個月固定資產投資成長2.9%,遜於預期的成長3%。房地產開發投資仍然構成嚴重拖累,今年前11個月年比下降9.4%。城鎮失業率持平於5%。 經濟學家對11月份數據比較謹慎,因為基數效應造成了一些扭曲。房地產危機仍然是復甦面臨的主要威脅,通縮持續表明內需依然疲軟,政策制定者因此面臨加大經濟支持措施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中國人行12月通過中期借貸便利(MLF)向市場注入中長期資金的規模創歷史新高,這將有助金融機構應對年底和春節前的流動性需求。儘管本次MLF操作利率持穩,市場對明年仍有降息預期。 根據中國央行公告,周五(12/15日)開展了1.45兆元人民幣的1年期MLF操作,利率持穩於2.5%;考慮到本月有6500億元到期,此次操作淨投放資金8000億元,月度投放規模刷新紀錄並高於市場預期。此前接受彭博調查的經濟學家和分析師預估中值為利率持穩,淨投放3250億元。 之前公佈的11月新增人民幣貸款和社融增量均低於預估,狹義貨幣供應量(M1)同比增速為近兩年來最慢,凸顯內需偏弱。此前公佈的11月CPI和PPI數據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以下是中國人民銀行週三(12/13日)發布的11月份貨幣供應與貸款數據。中國11月份新增人民幣貸款1.09兆元;預估中值為1.3兆元,20位經濟學家對新增人民幣貸款的預期區間為1兆至1.54兆元;前期為7384億元。人民幣貸款餘額年比上漲11.2%,前月為年比上漲11.3%。 中國11月份社會融資規模為2.45兆元人民幣;預估中值2.6兆元人民幣,18位經濟學家的預測區間為2.1兆至3兆元;10月份為1.85兆元。11月底社會融資規模存量376.4兆元,年比上漲9.4%(注:社會融資規模包括銀行貸款,表外貸款及債券和股票融資)。 11月貨幣供給M2年比增長10%、符合預估,10月年比增長10.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中國CPI創三年來最大跌幅,PPI減幅擴大,凸顯經濟復甦面臨的挑戰。 國家統計局週六(12/9日)在聲明中表示,1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減0.5%。這是自2020年11月以來的最大跌幅,低於經濟學家在彭博社調查中預測的0.2%跌幅。生產者價格指數(PPI)年比下降3%,而預期為下降2.8%。工廠出廠成本已連續14個月陷入通貨緊縮的泥淖。 今年大部分時間,中國一直在努力應對物價下跌,而世界上許多其他地區的央行則專注於抑制通膨。彭博經濟 期望 通貨緊縮風險將持續到2024年,因為沒有足夠的催化劑來應對房地產市場低迷,抑制了需求和價格。 通貨緊縮對中國來說是危險的,因為它可能導致經濟活動螺旋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大陸外匯存底出現大幅增長,大陸國家外匯管理局周四(12/7日)公布,截至11月底,中國外匯存底規模為3兆1,718.07億美元,較10月底激增705.83億美元,升幅為2.28%,結束此前連續三個月下降趨勢。 11月底,中國黃金儲備規模為7,158萬盎司,較上月增加38萬盎司,為連續13個月增加。 外管局表示,11月受主要經濟體宏觀經濟數據、貨幣政策預期等因素影響,美元指數下跌,全球金融資產價格總體上漲。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化等因素綜合作用,當月外匯存底規模上升。中國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經濟韌性強、潛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將繼續支持外匯存底規模保持基本穩定。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中國11月份進口意外較一年前受新冠疫情衝擊時期出現萎縮,這打擊了對國內需求從低基數反彈以刺激中國經濟成長的希望。 海關總署周四(12/7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1月以美元計價的進口年比下降0.6%。此前經濟學家的預估中值為成長3.9%。當月出口總額年比上升0.5%。這略好於經濟學家預估的持平,且實現4月以來的首次年比成長。當月貿易順差683.9億美元。 「儘管與去年的低基數進行比較,但國內需求並沒有真正改善,」大華銀行經濟學家Woei Chen Ho說道。「儘管11月份出口成長略好於預期,但出口也沒有明顯的改善趨勢。總而言之,這表明中國的復甦趨勢疲軟。」 因為預期中的貿易季節性成長未能實現,該數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中國服務業擴張速度加快,景氣度回升。5日公布的11月財新中國服務業PMI為51.5,較10月回升1.1%,為9月以來最高。不過服務業就業形勢出現惡化,不少企業實施結構重組,導致用工收縮。此前公布的11月財新中國製造業PMI上升1.2%至50.7,重回擴張區間;兩大行業PMI同時反彈,帶動當月財新中國綜合PMI從10月的50升至51.6,均創近三個月來新高,反映中國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改善。 儘管服務業供需同步擴張,就業形勢卻出現惡化。11月服務業就業指數跌至臨界點以下,為2023年2月以來首次。調查顯示,當月部分企業為支持新業務增長而增加人手,但也有不少企業實施結構重組,導致用工收縮。服務業市場信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