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未加入

加入這個商品討論後可以 張貼文章、回覆留言.

國家統計局週五(9/15日)表示,8月主要指標邊際改善,國民經濟恢復向好,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積極因素累積增多。但外部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依然較多,國內需求仍顯不足,經濟恢復向好基礎仍需鞏固。下階段,要圍繞穩增長、穩就業、防風險等,加快已出台政策舉措落地見效,不斷推動經濟運行持續好轉、內生動力持續增強、社會預期持續改善及風險隱患持續化解,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看法:工業生產、零售銷售年比意外地反彈,持續呈現改善的跡象,但固定資產投資不如預期,房市投資與銷售依舊不理想,房市仍是中國經濟最弱的一環。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在中國央行意外宣布年內第二次降準後,周五(9/15日)對9月到期的4000億元MLF進行加量續作。根據中國央行公告,周五開展了5910億元1年期MLF操作,利率持穩於2.5%;經濟學家此前預期央行將維持利率不變。彭博根據到期額計算,此次操作淨投放MLF資金1910億元。 中國央行8月份下調MLF利率15個基點,創2020年初以來的最大降幅。在經濟持續疲弱影響下,今年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已下跌5%以上,考慮中美利差處於歷史高位,中國降息刺激經濟和穩定匯率的目標間存在一定衝突,央行選擇降準但不降息,既向市場傳遞了貨幣政策加碼寬鬆,支持經濟復甦的決心,又避免短期對人民幣造成更大壓力。考慮到當前中國實際利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中國人行周四(9/14日)宣布,為鞏固經濟回升向好基礎,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中國人民銀行決定於2023年9月15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25%(不含已執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人行指出,當前中國經濟運行持續恢復,內生動力持續增強,社會預期持續改善。本次下調後,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約為7.4%。 中國央行在公告中指出,當前中國經濟運行持續恢復,內生動力持續增強,社會預期持續改善。爲鞏固經濟回升向好基礎,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決定於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市場估算此次降準釋放流動性人民幣約5000億元左右,市場流動性將有所放鬆,貨幣市場利率和中長期債券利率也將隨之下降,發揮降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中國央行週一(9/11日)在其網站發布數據,中國8月份新增人民幣貸款1.36兆元,預估1.25萬億元;22位經濟學家對新增人民幣貸款的預期區間為9000億至1.55兆元,7月份為3459億元。8月份社會融資規模為3.12兆元人民幣,預估中值2.69兆元人民幣(20位經濟學家的預測區間為2兆至3.5兆元),7月份為5282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包括銀行貸款,表外貸款及債券和股票融資。8月底M2年比成長10.6%,預估中值為成長10.7%;24位經濟學家的預測區間為成長10.2%至11%,7月底年比成長10.7%。  中國8月份的信貸擴張超出預期,此前中國央行要求銀行增加貸款,政府加快了債券發行節奏。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隨著消費者價格上漲和生產者價格下降放緩,中國的通貨緊縮壓力在八月份略有緩解,這進一步表明某些經濟領域最糟糕的時期可能已經過去。 國家統計局周六(9/9日)公布,八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年比上漲0.1% ,繼七月份之後出現增長。七月份CPI年比下降0.3%,為兩年多來首次下降。剔除波動較大的食品和能源成本後的核心通脹率(核心CPI)年比上升了0.8%。此外,八月生產者價格指數(PPI)年比下降3%,較7月份的年比下降4.4%有所放緩。生產者物價格指數(PPI)陷入萎縮已經持續了近一年。 這些數據發布之際,中國正在尋找證據表明政府刺激措施已開始滲透到經濟中並避免經濟放緩惡化。八個月中國人民銀行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儘管早些時候有跡象表明全球對中國商品的需求仍然疲軟,但中國的出口下滑在八月份有所緩解。海關總署週四(9/7日)表示,上個月以美元計算,出口年比下降 8.8%,而進口年比下降7.3%,均好於預期(皆為年減9%)。本月貿易順差為683.6億美元,預估739億美元。 今年全球對中國商品的需求下滑,打擊了疫情期間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主要增長來源。這加劇了中國今年的經濟放緩,工廠也受到波及:8月份官方製造業活動指標連續五個月萎縮,儘管縮減的速度較為溫和。8月出口訂單繼續收縮,幾乎沒有改善的跡象。中國國內商品需求疲軟和中國整體經濟放緩也正在影響全球貿易。韓國對中國出口8月暴跌20%。日本近幾個月對中國的出口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財新中國服務業PMI顯示,8月份的經濟活動擴張速度是今年以來最慢的,這加劇了人們對今年經濟復甦的主要引擎是否正在失去動力的擔憂。 財新和標普全球週二(9/5日)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財新網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從7月份的54.1降至上個月的51.8。儘管該讀數仍高於區分擴張與收縮的榮枯線,但這是自12月以來的最弱增速。此外,8月份綜合PMI為51.7,低於前期51.9。 調查附帶的一份聲明稱,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總體新工作增長放緩,來自海外的新業務今年首次下降。上周五公布的官方版非製造業PMI為51.0。與官方PMI相比,財新調查重點關注規模較小的企業,後者的樣本量也更大。 中國經濟復甦仍不穩定。最近的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中國製造業景氣在7月短暫回落至萎縮區間後,8月重現擴張,顯示供需改善,政策加碼效果漸顯。據《財新網》週五(9/1日)報導,8月財新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1,較7月回升1.8%,重回臨界點以上,並寫下六個月來最高紀錄。 上述走勢與國家統計局製造業PMI一致。國家統計局週四(8/3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8月製造業PMI為49.7,較7月高0.4%,連續第五個月處於萎縮區間,但最近三個月連續攀升。 財新智庫高級經濟學家王喆表示,8月中國製造業景氣升溫,除了出口不振,供給、需求、就業指數均處於擴張區間,但內部需求不足和弱預期的問題,可能會在更長時間形成負循環,加上外需不確定性,經濟下行壓力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中國製造業活動8月份再次萎縮,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前景更加黯淡。中國國家統計局週四(8/31日)發布數據,8月份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報49.7,連續第五個月萎縮,不過較7月份的49.3有所改善,且高於彭博調查的預估中值49.2。包括建築和服務業活動在內的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降至51,低於預估的51.2。 今年一季度經濟活動雖表現活躍,但此後中國經濟復甦勢頭減弱,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拖累市場情緒。由於全球需求下滑和國內支出低迷,製造業幾個月來一直表現萎靡。通縮也對工業企業利潤構成壓力,7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6.7%。服務業表現優於其他經濟領域,成為經濟低迷時期的一大亮點。即便如此,商品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 據中國國家統計局週日(8/27日)公布資訊指出,中國大陸前7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39439.8億元,年減15.5%,降幅比前6月份縮小1.3%。 * 前7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3805.9億元,年減20.3%;股份制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8835.6億元,下降16.6%;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實現利潤總額9355.7億元,下降12.4%;私營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0226.6億元,下降10.7%。 * 前7月,採礦業實現利潤總額7827.4億元,年減21.0%;製造業實現利潤總額27694.2億元,下降18.4%;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實現利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